倍可親

<代下7-8章>

作者:霞步思  於 2020-12-4 05: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代下7-8章」「所羅門祈禱已畢,就有火從天上降下來,燒盡燔祭和別的祭。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因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耶和華殿,所以祭司不能進殿。那火降下、耶和華的榮光在殿上的時候,以色列眾人看見,就在鋪石地俯伏叩拜,稱謝耶和華說: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在歷代志下第七章中記載了,當所羅門的獻殿禱告結束后,就有火從天而降,燒盡祭物,這時,「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祭司看到神的榮光不能進殿。「火從天上降下來」,是神賜下明顯的記號,證明所羅門的祈禱已蒙垂聽,以及他所建造的殿,神就以自己的同在尊榮聖殿。以色列眾人看見那降在殿上神的榮光,便在鋪石地上俯伏叩拜、稱頌神的慈愛。「王和眾民在耶和華面前獻祭。所羅門王用牛二萬二千,羊十二萬獻祭。這樣,王和眾民為神的殿行奉獻之禮。祭司侍立,各供其職;利未人也拿著耶和華的樂器,就是大衛王造出來、借利未人頌讚耶和華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因著神對所羅門禱告的應允,王和百姓就為神的殿行奉獻禮,就是獻祭感恩。奉獻禮上奉獻的祭物數量相當龐大,這是為了對悅納聖殿的神的恩惠,和降在聖殿的神的榮光表示熱切的感恩。燔祭、素祭、平安祭都在此提到了,所有的祭司各供其職。利未人也各就其位,拿著大衛所制頌讚耶和華的樂器,就是他獻上感謝時所用的,說:「祂的慈愛永遠長久」。全體會眾都在場,包括祭司、利未人和以色列人。「那時所羅門和以色列眾人,就是從哈馬口直到埃及小河,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聚集成為大會,守節七日。第八日設立嚴肅會…。」在所羅門的時代,「哈馬口」是以色列的北界,「埃及小河」是以色列的南界。「守節七日」指住棚節。整個慶祝活動維持十五天:七天奉獻祭壇,其後七天住棚節,最後以一天的嚴肅會作為高潮。以色列眾民因見神向大衛和所羅門與祂民以色列所施的恩惠,就都心中喜樂。

「所羅門造成了耶和華殿和王宮;在耶和華殿和王宮凡他心中所要做的,都順順利利地做成了。夜間耶和華向所羅門顯現,對他說:'我已聽了你的禱告,也選擇這地方作為祭祀我的殿宇。我若使天閉塞不下雨,或使蝗蟲吃這地的出產,或使瘟疫流行在我民中,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我必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現在我已選擇這殿,分別為聖,使我的名永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裡。」所羅門建造「耶和華殿和王宮」,總共用了二十年時間。當所羅門「在耶和華殿和王宮凡他心中所要做的,都順順利利地做成了」之後,神就第二次「向所羅門顯現」,給他應許和警告。若神使大旱、蝗蟲、瘟疫落到民間,他們便應當自卑、禱告、尋求神的面,並轉離他們的惡行。神必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現在我已選擇這殿,分別為聖」,表明神的同在才使聖殿稱為聖所,否則不過是一座人手所造的建築。「眼」代表看顧,「心」代表慈愛。「你若在我面前效法你父大衛所行的,遵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謹守我的律例典章,我就必堅固你的國位,正如我與你父大衛所立的約,說:'你的子孫必不斷人作以色列的王。'」這是神對所羅門個人的提醒,他只有效法大衛的順服,遵行神的一切吩咐、謹守神的律例典章,神就會堅固他的國位,並讓所羅門的子孫繼承他的寶座。「倘若你們轉去丟棄我指示你們的律例誡命,去事奉敬拜別神, 我就必將以色列人從我賜給他們的地上拔出根來,並且我為己名所分別為聖的殿也必捨棄不顧,使他在萬民中作笑談,被譏誚…。'」這是神給全體百姓的提醒,如果百姓「去事奉敬拜別神」,神照樣會按著早已宣告的咒詛管教他們,即使是神「為己名所分別為聖的殿」,祂「也必捨棄不顧」,好讓世人認識神做工的法則。

在歷代志下第八章中記載了,「所羅門建造耶和華殿和王宮,二十年才完畢了。以後所羅門重新修築希蘭送給他的那些城邑,使以色列人住在那裡……。」這「二十年」,包括了七年建造聖殿,十三年建造王宮。「希蘭送給他的那些城邑」,其實是希蘭王拒絕接收(王上9:11-13)。所羅門之前把加利利的二十座城送給希蘭,以回報他的木材和黃金,但希蘭不喜歡,就把這些城還給了所羅門,所羅門現在所造的就是這些城。這些城在推羅邊境,主要由外邦人居住,但現在所羅門讓以色列人移居那裡。「所羅門往哈馬瑣巴去,攻取了那地方。所羅門建造曠野里的達莫,又建造哈馬所有的積貨城,又建造上伯和侖、下伯和侖作為保障,都有牆,有門,有閂;又建造巴拉和所有的積貨城,並屯車輛馬兵的城,與耶路撒冷、黎巴嫩,以及自己治理的全國中所願意建造的。」「積貨城」用來儲藏軍備用資。「上伯和侖、下伯和侖」這兩個城市控制著耶路撒冷西北面通往約帕的通道。從這裡可以看到所羅門各方面的成就,他進行龐大的城市發展計劃,重建或攻取積貨城、保障城和屯車輛馬兵的城。「至於國中所剩下不屬以色列人的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就是以色列人未曾滅絕的,所羅門挑取他們的後裔作服苦的奴僕,直到今日。惟有以色列人,所羅門不使他們當奴僕做工,乃是作他的戰士、軍長的統領、車兵長、馬兵長。所羅門王有二百五十督工的,監管工人。」所羅門強征迦南人作服苦的奴僕,但使以色列人作戰士、統領和主要長官。「二百五十督工的」,是指以色列人的督工,而不是外邦人的督工。

「所羅門將法老的女兒帶出大衛城,上到為她建造的宮裡;因所羅門說:'耶和華約櫃所到之處都為聖地,所以我的妻不可住在以色列王大衛的宮裡。'」所羅門不讓他的妻子,即法老的女兒住在王宮,因為他說耶和華的約櫃在那裡,因此那地是聖地。這不是說約櫃真的搬進了宮裡,而是因為約櫃所在的聖殿與王宮鄰近。「所羅門在耶和華的壇上,就是在廊子前他所築的壇上,與耶和華獻燔祭;又遵著摩西的吩咐在安息日、月朔,並一年三節,就是除酵節、七七節、住棚節,獻每日所當獻的祭。所羅門照著他父大衛所定的例,派定祭司的班次,使他們各供己事,又使利未人各盡其職,讚美耶和華,在祭司面前做每日所當做的…。」這裡「一年三節」,是指「除酵節、七七節、住棚節」(13節),也就是逾越節、五旬節和住棚節,這些都是「遵著摩西的吩咐」而行的。所羅門又照著他父大衛所定的例,派定祭司和利未人的班次,使他們各供己事。所羅門所有的工作由始至終都是井井有條的。「那時,所羅門往以東地靠海的以旬迦別和以祿去。希蘭差遣他的臣僕,將船隻和熟悉泛海的僕人送到所羅門那裡。他們同著所羅門的僕人到了俄斐,得了四百五十他連得金子,運到所羅門王那裡。」以色列人原來從事農牧業,不擅長航海,現在與推羅合作從事商業航海。所羅門的航海貿易非常成功,「四百五十他連得金子」大約有15.38噸,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所羅門靠著自己的智慧,又建造、又經營,在商業上非常成功,到晚年卻說:「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傳2:11)。因此這裡所強調的並不是所羅門的成就,而是要讓百姓看到:平安和富足固然是神所賜的福氣,但並不能解決人的問題,更不能成為神百姓追求的目標,唯有「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這才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傳12:13)。但願我們今天都謹記在心!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9:1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