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代下5-6章>

作者:霞步思  於 2020-12-2 05:4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代下5-6章」「所羅門做完了耶和華殿的一切工,就把他父大衛分別為聖的金銀和器皿都帶來,放在神殿的府庫里……。」在歷代志下第五章中記載了,所羅門用了七年的時間,將建造聖殿的浩大工程完成,他就將他父大衛「分別為聖的金銀和器皿都帶來,放在神殿的府庫里」。大衛曾經為建造聖殿積攢了大量的金銀(代上22:13),很多戰利品都獻給了神(代上18:8-11)。「那時,所羅門將以色列的長老、各支派的首領,並以色列的族長招聚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華的約櫃從大衛城就是錫安運上來。於是以色列眾人在七月節前都聚集到王那裡。以色列眾長老來到,利未人便抬起約櫃。祭司利未人將約櫃運上來,又將會幕和會幕的一切聖器具都帶上來。」這「七月節前」,是指七月十五的住棚節之前,相當於陽曆十至十一月秋季。在此之前,約櫃已經被大衛運入大衛城中的帳幕里(代上16:1),而會幕還在基遍(1:3)。現在會幕和約櫃都被運到摩利亞山上的聖殿中,神的百姓有了統一的敬拜中心。「所羅門王和聚集到他那裡的以色列全會眾都在約櫃前獻牛羊為祭,多得不可勝數。祭司將耶和華的約櫃抬進內殿,就是至聖所,放在兩個基路伯的翅膀底下。基路伯張著翅膀在約櫃之上,遮掩約櫃和抬櫃的杠。這杠甚長,杠頭在內殿前可以看見,在殿外卻不能看見,直到如今還在那裡。約櫃里惟有兩塊石版,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后,耶和華與他們立約的時候,摩西在何烈山所放的。除此以外,並無別物。」所羅門王和以色列全會眾在約櫃前獻這麼多牛羊為祭,因神的祝福使他們加倍地喜悅。祭司將約櫃抬進至聖所,放在兩個基路伯的翅膀底下,正是神與以色列百姓見面,並立約啟示神的旨意的地方(出25:22)。「杠頭在內殿前可以看見」,可能指杠頭透過至聖所的門縫可以被看見。「直到如今還在那裡」,說明這些經文的原始記錄是在尼布甲尼撒摧毀聖殿之前寫的。本書編撰完成時,聖殿已經被毀,約櫃也失蹤了。在曠野的會幕里,約櫃里「有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並兩塊約版」(來9:4)。現在約櫃里只剩下記著十誡的石版,「除此以外,並無別物」。可能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在被非利士人擄去時丟失了(撒上4:11)。


「當時,在那裡所有的祭司都已自潔,並不分班供職。他們出聖所的時候,歌唱的利未人亞薩、希幔、耶杜頓,和他們的眾子眾弟兄都穿細麻布衣服,站在壇的東邊,敲鈸、鼓瑟、彈琴,同著他們有一百二十個祭司吹號。吹號的、歌唱的都一齊發聲,聲合為一,讚美感謝耶和華。吹號、敲鈸,用各種樂器,揚聲讚美耶和華說: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那時,耶和華的殿有雲充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因為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神的殿」。「自潔」就是使自己分別、把自己獻給神。全體祭司都參加了獻殿儀式,所以「並不分班供職」。「歌唱的利未人」,也全部參加了獻殿儀式,他們「都一齊發聲,聲合為一,讚美感謝耶和華」。當約櫃進入至聖所以後,「耶和華的殿有雲充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這是神用人可以看見的景象,向百姓顯明:祂對聖殿的悅納和對會幕的悅納一樣,祂已經接收了聖殿。


在歷代志下第六章中記載了,「那時,所羅門說:耶和華曾說祂必住在幽暗之處。但我已經建造殿宇作禰的居所,為禰永遠的住處……。」這裡「祂必住在幽暗之處」,就是祂必住在濃雲之中,因為此時「耶和華的殿有雲充滿」。「但我已經建造殿宇作禰的居所」,意思是巍峨的聖殿正是象徵神的住處隱秘、崇高。「為禰永遠的住處」,既是指聖殿可以成為約櫃永久的居所,也是盼望神與百姓永遠同在。「王轉臉為以色列會眾祝福,以色列會眾就都站立。所羅門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祂親口向我父大衛所應許的,也親手成就了…'。耶和華卻對我父大衛說:'你立意要為我的名建殿,這意思甚好;只是你不可建殿,惟你所生的兒子必為我名建殿。'現在耶和華成就了祂所應許的話,使我接續我父大衛坐以色列的國位,是照耶和華所說的,又為耶和華以色列神的名建造了殿。 我將約櫃安置在其中,櫃內有耶和華的約,就是祂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建造聖殿是神親口應許了大衛之約,「也親手成就了」祂的應許。雖然神的旨意是要建造聖殿,但什麼時候造、在哪裡造、由誰來造,都必須根據神的揀選。聖殿是為了見證「櫃內有耶和華的約,就是祂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而不是彰顯人的榮耀。「所羅門當著以色列會眾,站在耶和華的壇前,舉起手來,(所羅門曾造一個銅台,長五肘,寬五肘,高三肘,放在院中)就站在台上,當著以色列的會眾跪下,向天舉手,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天上地下沒有神可比禰的!禰向那盡心行在禰面前的僕人守約施慈愛;向禰僕人我父大衛所應許的話現在應驗了。禰親口應許,親手成就,正如今日一樣…。」所羅門先是「站在耶和華的壇前」向百姓致辭,然後「當著以色列的會眾跪下,向天舉手」,就說:「禰親口應許,親手成就」,他承認不是倚靠自己的能力建造了聖殿,而是神自己「親手成就」了祂的應許。


「神果真與世人同住在地上嗎?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禰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惟求耶和華我的神垂顧僕人的禱告祈求,俯聽僕人在禰面前的祈禱呼籲…。」所羅門知道,創造宇宙的神不會居住在人手所造的殿里。所羅門有很多要感謝的事情,而他所得的恩典也讓他放膽向神多多祈求,接下來是所羅門在神面前的七個祈求:「人若得罪鄰舍,有人叫他起誓,他來到這殿,在禰的壇前起誓,求禰從天上垂聽,判斷禰的僕人,定惡人有罪,照他所行的報應在他頭上;定義人有理,照他的義賞賜他。」所羅門的第一個祈求,是表明君王和百姓都願接受神的審判權柄,好讓公義彰顯在應許之地。「判斷禰的僕人」,意思是採取行動判斷禰的僕人。「禰的民以色列若得罪禰,敗在仇敵面前,又回心轉意承認禰的名,在這殿里向禰祈求禱告,求禰從天上垂聽,赦免禰民以色列的罪,使他們歸回禰賜給他們和他們列祖之地。」所羅門的第二個祈求是,若百姓因得罪神而戰敗,求神赦免在失敗中悔改的百姓,領他們平安回家。「禰的民因得罪禰,禰懲罰他們,使天閉塞不下雨,他們若向此處禱告,承認禰的名,離開他們的罪,求禰在天上垂聽,赦免禰僕人和禰民以色列的罪,將當行的善道指教他們,且降雨在禰的地,就是禰賜給禰民為業之地。 」所羅門王的第三個祈求是,若百姓「偏離正路,去事奉敬拜別神」(申11:16),求神赦免在管教中悔改的百姓,好「將當行的善道指教他們」,重新降下時雨。「國中若有飢荒、瘟疫、旱風、霉爛、蝗蟲、螞蚱,或有仇敵犯境,圍困城邑,無論遭遇什麼災禍疾病,禰的民以色列,或是眾人,或是一人,自覺災禍甚苦,向這殿舉手,無論祈求什麼,禱告什麼,求禰從天上禰的居所垂聽赦免…。」所羅門的第四個祈求是,若百姓不遵行律法,求神赦免在管教中悔改的百姓,好讓他們一生一世敬畏神。這裡所列出的「災禍疾病」,都是申命記中所記載的背約咒詛。百姓若經歷了這些災難,就應當知道自己已經得罪了神,所以神保護的手已經收回了。「論到不屬禰民以色列的外邦人,為禰的大名和大能的手,並伸出來的膀臂,從遠方而來,向這殿禱告,求禰從天上禰的居所垂聽,照著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使天下萬民都認識禰的名,敬畏禰,像禰的民以色列一樣,又使他們知道我建造的這殿是稱為禰名下的。」所羅門的第五個祈求是,求神讓外邦人能敬畏祂、認識祂的名。


「禰的民若奉禰的差遣,無論往何處去與仇敵爭戰,向禰所選擇的城與我為禰名所建造的殿禱告,求禰從天上垂聽他們的禱告祈求,使他們得勝。」所羅門的第六個祈求是,求神向奉神的名爭戰的百姓賜下得勝,「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撒上17:47)。「禰的民若得罪禰(世上沒有不犯罪的人),禰向他們發怒,將他們交給仇敵擄到或遠或近之地;他們若在擄到之地想起罪來,回心轉意,懇求禰說:'我們有罪了,我們悖逆了,我們作惡了'…求禰從天上禰的居所垂聽禰民的禱告祈求,為他們伸冤,赦免他們的過犯。」所羅門的第七個祈求是,求神赦免悔改的被擄百姓,使他們在被擄之地蒙憐恤。「我的神啊,現在求禰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耶和華神啊,求禰起來,和禰有能力的約櫃同入安息之所。耶和華神啊,願禰的祭司披上救恩;願禰的聖民蒙福歡樂。耶和華神啊,求禰不要厭棄禰的受膏者,要記念向禰僕人大衛所施的慈愛。'」所羅門之所以敢求神「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不是因為自己建造了聖殿,而是因為神信守大衛之約,「記念向禰僕人大衛所施的慈愛」。「安息之所」,指聖殿。神的約櫃進入「安息之所」,神的百姓才能在「安息之所」尋得安息。以色列的祭司、先知和君王就職時,都要用油膏在頭上,象徵從神接受職分和能力。所羅門就以「求你不要厭棄禰的受膏者」結束了自己的懇求。在所羅門的禱告中多次說到:「求你從天上垂聽。」而那位在天上聖潔全能無限的神,肯降卑垂聽有罪的人祈求,全是因為祂豐富無比的慈愛與恩惠。而神已經為我們開啟了救贖的路,因為祂應許「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3:16)。為此,願我們都要感謝神的大愛,感謝主耶穌為我們流出寶血成就了的救贖大恩!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14: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