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代下3-4章>

作者:霞步思  於 2020-11-30 05:3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代下3-4章」「所羅門就在耶路撒冷、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大衛所指定的地方預備好了,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所羅門作王第四年二月初二日開工建造……。」在歷代志下第三章中記載了,所羅門在他作王第四年開工建殿。「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位於大衛城後面略高一點的「摩利亞山」,這裡是天使要執行公義、準備滅城的地方,也是神主動施恩、停止降災的地方(代上21:15)。「摩利亞山」更是神指示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地方(創22:2),因神預備了公羊替代,所以稱那山為「耶和華以勒」(創22:14)。「所羅門建築神殿的根基,乃是這樣:長六十肘,寬二十肘,都按著古時的尺寸。殿前的廊子長二十肘,與殿的寬窄一樣,高一百二十肘;裡面貼上精金。」一肘大約是45厘米,但這裡使用的是「古時的尺寸」,可能每肘要另加一掌(結40:5),即52厘米。聖殿長九十英尺、寬三十英尺、高四十五英尺(在王上六章有詳細的描述),大概有兩個會幕那麼大。聖殿前面有一條三十英尺長的廊子。「殿前的廊子」,指聖殿的前廳。「大殿的牆都用松木板遮蔽,又貼了精金,上面雕刻棕樹和鏈子;又用寶石裝飾殿牆,使殿華美;所用的金子都是巴瓦音的金子。又用金子貼殿和殿的棟樑、門檻、牆壁、門扇;牆上雕刻基路伯。」這裡稱聖所為大殿,因為聖所是聖殿的中心。棕樹象徵繁榮(詩92:12)、美麗(歌7:7-8)和勝利(約12:13;啟7:9),因此多用在聖殿的裝飾上。聖殿是用石頭建造的,但殿里卻一點石頭都不顯露,因為「都用松木板遮蔽」,「又貼了精金」,表明聖殿里充滿神豐盛的生命。「又用寶石裝飾殿牆」,代表屬神生命的「華美」。

「又建造至聖所,長二十肘,與殿的寬窄一樣,寬也是二十肘;貼上精金,共用金子六百他連得。金釘重五十舍客勒。樓房都貼上金子。」聖殿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至聖所」,「至聖所」是一個立方體,「長二十肘,寬二十肘,高二十肘」(王上6:20),「貼上精金,共用金子六百他連得」,約20.5噸金子。「金釘重五十舍客勒」,大約0.57公斤。純金的強度不足以做釘子,所以「大衛預備許多鐵做門上的釘子和鉤子」(代上22:3) ,「五十舍客勒」的金子可能只是用來貼釘子的表面。「在至聖所按造像的法子造兩個基路伯,用金子包裹。兩個基路伯的翅膀共長二十肘。這基路伯的一個翅膀長五肘,挨著殿這邊的牆;那一個翅膀也長五肘,與那基路伯的翅膀相接。那基路伯的一個翅膀長五肘,挨著殿那邊的牆;那一個翅膀也長五肘,與這基路伯翅膀相接。兩個基路伯張開翅膀,共長二十肘,面向外殿而立。又用藍色、紫色、硃紅色線和細麻織幔子,在其上綉出基路伯來」。「基路伯」是一種天使。這兩個基路伯的翅膀是完全展開的,四支翅膀,每支「長五肘」,正好是至聖所的寬度二十肘。基路伯的翅膀從牆的一邊到達另一邊,象徵完全地保護約櫃。約櫃的施恩座上面已有兩個基路伯,現在加造兩個大基路伯,站在約櫃的後面,「面向外殿而立」,迎接進入至聖所的大祭司,也提醒大祭司:人若不謹守遵行神的律法,神的審判必然會臨到(創3:24)。「在殿前造了兩根柱子,高三十五肘;每柱頂高五肘。又照聖所內鏈子的樣式做鏈子,安在柱頂上;又做一百石榴,安在鏈子上。將兩根柱子立在殿前,一根在右邊,一根在左邊;右邊的起名叫雅斤,左邊的起名叫波阿斯。」這裡省略了銅柱的細節(王上7:17-20),而是強調兩根柱子的名字。「雅斤」的意思是「他將建立」,「波阿斯」的意思是「他大有能力」。後來猶大的君王登基的時候,會站在其中一根柱子旁邊,起誓謹守與神所立的聖約(王下11:14;23:3)。

在歷代志下第四章中記載了,「他又製造一座銅壇,長二十肘,寬二十肘,高十肘……。」」本章簡述所羅門製造聖殿里的器具。「銅壇」就是燔祭壇(出27:1)。《列王紀》中只提到銅壇(王上8:64),卻沒有提到尺寸,但《歷代志》特地指出,這銅壇「長二十肘,寬二十肘,高十肘」。如果按「古時的尺寸」,大約長寬都是10.4米,高度5.2米,有一層半樓那麼高,非常龐大。「又鑄一個銅海,樣式是圓的,高五肘,徑十肘,圍三十肘;海周圍有野瓜(野瓜:原文是牛)的樣式,每肘十瓜,共有兩行,是鑄海的時候鑄上的;有十二隻銅牛馱海:三隻向北,三隻向西,三隻向南,三隻向東;海在牛上,牛尾向內;海厚一掌,邊如杯邊,又如百合花,可容三千罷特;又製造十個盆:五個放在右邊,五個放在左邊,獻燔祭所用之物都洗在其內;但海是為祭司沐浴的」。「銅海」是貯水池,池中的水是為祭司在供職前沐浴潔凈自己。「三千罷特」大約有66,000升。這個銅海可能平時存水「二千罷特」(王上7:26),裝滿時為「三千罷特」。「是鑄海的時候鑄上的」,指並非後來黏合上去的,這是比較高級的工藝。「一掌」大約7厘米。「銅海」是會幕的銅洗濯盆(出30:17-21)的延續。「十個盆」用來潔凈獻祭用的牲畜的,每個盆可盛880升水(王上7:38)。「他又照所定的樣式造十個金燈台放在殿里:五個在右邊,五個在左邊;又造十張桌子放在殿里:五張在右邊,五張在左邊;又造一百個金碗;又建立祭司院和大院,並院門,用銅包裹門扇;將海安在殿門的右邊,就是南邊。」會幕里只有一個金燈台(出25:31),但聖殿里卻有「十個金燈台」。會幕里只有一張陳設餅桌子(出25:23),但聖殿里卻有「十張桌子」。「右邊」是指「南邊」,「左邊」是指「北邊」。古代以色列人以東方為前方,聖殿的正門朝東;面向東方時,北邊就是左邊,南邊就是右邊。

「戶蘭又造了盆、鏟、碗。這樣,他為所羅門王做完了神殿的工…盆、鏟子、肉鍤子,與耶和華殿里的一切器皿,都是巧匠戶蘭用光亮的銅為所羅門王造成的,是在約旦平原疏割和撒利但中間借膠泥鑄成的。所羅門製造的這一切甚多,銅的輕重無法可查」。這「盆」可能用來煮平安祭的肉或是盛祭壇上的灰燼。「鏟」用來清除祭壇上的灰燼。「碗」用於撒水或撒血的儀式中。「光亮的銅」,指所有的銅器都被打磨光亮。「疏割」在約旦河東,位於雅博河流入約旦河口以北。約旦河谷盛產銅礦,是當時的冶鍊中心。這些銅是大衛「從屬哈大利謝的提巴和均二城中」(代上18:8)奪來的。這些銅器都十分沉重,把鑄成的銅器從約旦平原運到耶路撒冷是一件很大的工程。「所羅門又造神殿里的金壇和陳設餅的桌子,並精金的燈台和燈盞,可以照例點在內殿前。燈台上的花和燈盞,並蠟剪都是金的,且是純金的;又用精金製造鑷子、盤子、調羹、火鼎。至於殿門和至聖所的門扇,並殿的門扇,都是金子妝飾的」。「金壇」和會幕一樣,只有一個。「陳設餅的桌子」,有「十張」。「蠟剪」用來剪燭花(出25:38)。「鑷子」可能也是一種剪子。「盤子」可能用來放器皿。「調羹」可能用來盛乳香(出25:29)。「火鼎」可能是盛放剪下來的燭花的「蠟花盤」(出25:38)。最後「至聖所」的門扇是用金子妝飾,因為至聖所是一個神聖的地方,唯有一年一次的贖罪日,大祭司拿著祭牲的血才能進去,獻贖罪祭。今天因基督在十字架上所付的代價,我們隨時都可以坦然無懼的進入至聖所,來到神面前,與天父相會。可惜今天有許多信徒並不珍惜與神面對面的特權,也不借著禱告來親近神,要知道這是對基督十字架的恩典最嚴重的虧欠!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看重,隨時可到神面前禱告的權利,並要渴慕親近神!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2: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