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上28-29章」「大衛招聚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領和輪班服事王的軍長,與千夫長、百夫長,掌管王和王子產業牲畜的,並太監,以及大能的勇士,都到耶路撒冷來。大衛王就站起來,說:'我的弟兄,我的百姓啊,你們當聽我言,我心裡本想建造殿宇,安放耶和華的約櫃,作為我神的腳凳;我已經預備建造的材料……。」在歷代志上第二十八章中記載了,大衛在臨終前召聚所有不同班次的族長、各支派的首領和軍長到耶路撒冷,對他們作最後的囑咐和勉勵。此時大衛已經年老體弱(王上1:1),但卻「站起來」講話,表明十分鄭重。他稱呼眾首領為「我的弟兄,我的百姓」,也是在提醒他們:「你總要立耶和華你神所揀選的人為王。必從你弟兄中立一人;不可立你弟兄以外的人為王」(申17:15)。「安放耶和華的約櫃」,意思是作為耶和華約櫃的安息之所。大衛偉大的抱負就是建造聖殿,作為神約櫃的永久居所。「只是神對我說:'你不可為我的名建造殿宇;因你是戰士,流了人的血。'然而,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在我父的全家揀選我作以色列的王,直到永遠。因祂揀選猶大為首領;在猶大支派中揀選我父家,在我父的眾子里喜悅我,立我作以色列眾人的王。耶和華賜我許多兒子,在我兒子中揀選所羅門坐耶和華的國位,治理以色列人…你們應當尋求耶和華你們神的一切誡命,謹守遵行,如此你們可以承受這美地,遺留給你們的子孫,永遠為業…。」大衛再次提到他為耶和華建殿的心,以及神不讓他建造的原因。他也強調神的「揀選」:神在以色列中揀選猶大支派,在猶大支派中揀選大衛的父家,在大衛的父家中揀選大衛,最後在大衛的眾子中揀選所羅門作王。神揀選所羅門作王,並不是允許他為所欲為,而是有特殊要求的:「他若恆久遵行我的誡命典章如今日一樣,我就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我兒所羅門哪,你當認識耶和華你父的神,誠心樂意地事奉祂;因為祂鑒察眾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你若尋求祂,祂必使你尋見;你若離棄祂,祂必永遠丟棄你。你當謹慎,因耶和華揀選你建造殿宇作為聖所。你當剛強去行。」這是大衛對所羅門的囑咐。要他「誠心樂意地事奉祂」,就是以完全的心和以祂為樂的生命事奉祂。「你當謹慎」,是提醒所羅門應當順服神,因為他蒙揀選最重要的事奉就是「建造殿宇作為聖所」。
「大衛將殿的游廊、旁屋、府庫、樓房、內殿,和施恩所的樣式指示他兒子所羅門,又將被靈感動所得的樣式,就是耶和華神殿的院子、周圍的房屋、殿的府庫,和聖物府庫的一切樣式都指示他;又指示他祭司和利未人的班次與耶和華殿里各樣的工作,並耶和華殿里一切器皿的樣式…。大衛說:'這一切工作的樣式都是耶和華用手劃出來使我明白的。'」這裡是大衛「被靈感動所得的樣式」包括三個部分:聖殿的建築、事奉的人員和聖殿的器皿。「大衛說:「這一切工作的樣式都是耶和華用手劃出來使我明白的。」」正如神在西奈山向摩西指示會幕的「樣式」,祂也在耶路撒冷向大衛指示聖殿的「樣式」。「大衛又對他兒子所羅門說:'你當剛強壯膽去行!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耶和華神就是我的神,與你同在;祂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直到耶和華殿的工作都完畢了。有祭司和利未人的各班,為要辦理神殿各樣的事,又有靈巧的人在各樣的工作上樂意幫助你;並有眾首領和眾民一心聽從你的命令。'」這是大衛臨終前對所羅門的勉勵,比從前的吩咐(22:14)多了「有祭司和利未人的各班,為要辦理神殿各樣的事…並有眾首領和眾民一心聽從你的命令」,而這兩批人正是二十三至二十七章中大衛為聖殿所預備的。「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神「與你同在」,這三句話也是大衛從前對所羅門的吩咐,這是提醒所羅門:建造聖殿同樣需要信心和神的同在。雖然大衛儘力為聖殿預備了材料、又預備了人,但他清楚地知道,正如征服迦南是神自己帶領,建造聖殿也是神自己負責:「祂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直到耶和華殿的工作都完畢了」。
在歷代志上第二十九章,也是最後一章中記載了,「大衛王對會眾說:'我兒子所羅門是神特選的,還年幼嬌嫩;這工程甚大,因這殿不是為人,乃是為耶和華神建造的。我為我神的殿已經儘力,預備金子做金器,銀子做銀器…今日有誰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呢?'」大衛向會眾述說自己為建造聖殿所做的準備,並呼籲以色列中有財富,有地位的人奉獻。大衛已經預備了「金子十萬他連得,銀子一百萬他連得」(22:14),現在又額外奉獻了個人積蓄的「俄斐金三千他連得、精鍊的銀子七千他連得」,合計金子3,522.6噸、銀子34,439噸。無論是摩西建造會幕(出35:5),還是大衛建造聖殿,神都要求建造的人首先要有甘心樂意的奉獻:不只是樂意奉獻金銀,更是「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於是,眾族長和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領、千夫長、百夫長,並監管王工的官長,都樂意獻上。他們為神殿的使用獻上金子五千他連得零一萬達利克,銀子一萬他連得…因這些人誠心樂意獻給耶和華,百姓就歡喜,大衛王也大大歡喜。」眾首領「誠心樂意」的奉獻,包括金子171噸、銀子342噸、銅615.6噸、鐵3420噸,數量巨大。「達利克」是波斯帝國的金幣,每個重約8.4克,「一萬達利克」摺合84公斤。人若「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奉獻和事奉就會帶來極大的喜樂。「所以,大衛在會眾面前稱頌耶和華說:'耶和華我們的父,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直到永永遠遠的!…我們的神啊,現在我們稱謝禰,讚美禰榮耀之名!」10-19節是大衛的禱告,是他因著奉獻而生髮的喜樂的禱告。這個奉獻的禱告,顯明什麼才是真正的奉獻:奉獻就是承認神「為萬有之首」、也是萬有的源頭,因此把神配得的感謝和讚美都歸給祂。「我算什麼,我的民算什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禰而來,我們把從禰而得的獻給禰。我們在禰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列祖一樣… 耶和華我們的神啊,我們預備這許多材料,要為禰的聖名建造殿宇,都是從禰而來,都是屬禰的。」大衛承認自己和百姓本不配奉獻給神,他們只是將從神而得的獻給神而已。大衛也明白自己在神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地上的一切都「不能長存」,所以才能甘心把「從禰而來,都是屬禰的」用於聖殿的建造。
「我的神啊,我知道禰察驗人心,喜悅正直;我以正直的心樂意獻上這一切物。現在我喜歡見禰的民在這裡都樂意奉獻與禰…又求禰賜我兒子所羅門誠實的心,遵守禰的命令、法度、律例,成就這一切的事,用我所預備的建造殿宇。'」大衛「以正直的心樂意獻上這一切物」,他也不懷疑百姓「樂意奉獻」的心,所以能坦然站在「察驗人心,喜悅正直」的神面前。但他對人的善變更有深刻的認識,所以在奉獻的喜樂之中,也能清醒地求神保守百姓「常存這樣的心思意念」。大衛也特別求神賜給所羅門「誠實的心」。「大衛對全會眾說:'你們應當稱頌耶和華你們的神。'於是會眾稱頌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低頭拜耶和華與王…他們奉耶和華的命再膏大衛的兒子所羅門作王,又膏撒督作祭司…耶和華使所羅門在以色列眾人眼前甚為尊大,極其威嚴,勝過在他以前的以色列王。」所羅門之前已經被膏立過一次(王上1:39),這裡是在登基儀式上第二次被膏立。以色列是神的國度,所羅門是「坐在耶和華所賜的位上」,照著神的旨意牧養神的群羊。因此,「耶和華使所羅門在以色列眾人眼前甚為尊大,極其威嚴」(25節),顯明神的榮耀和豐富。「耶西的兒子大衛作以色列眾人的王,作王共四十年:在希伯侖作王七年,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三年。他年紀老邁,日子滿足,享受豐富、尊榮,就死了。他兒子所羅門接續他作王。大衛王始終的事都寫在先見撒母耳的書上和先知拿單並先見迦得的書上。他的國事和他的勇力,以及他和以色列並列國所經過的事都寫在這書上」。大衛作王的歷史,以神「把國歸於耶西的兒子大衛」(10:14)開始,又以「耶西的兒子大衛作以色列眾人的王」結束。最後《歷代志上》的結尾記下大衛的逝世:「日子滿足,享受豐富、尊榮,就死了」,這也對他一生的綜述。一位一生忠心愛神、像牧人一樣愛護子民的大衛,無論在世人,或在神的眼中,他的一生都是極有價值的。大衛因依靠神,人生就沒有白活。大衛因愛神,就使他的生命:「豐富、尊榮」!但願我們今天也都要像大衛那樣愛神,依靠神,這樣我們的一生也必蒙神賜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