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4: 8-23」「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在腓立比書第四章最後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在要求信徒「應當一無掛慮」之後,他就勸勉信徒應思念的事,就是關乎屬靈品德長進的事。在此保羅具體地舉出一些信徒所要思念的事項:「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這「真實的」是指行事、待人、言語等都要真誠。「可敬的」是指有尊嚴,能引人敬重、佩服的事。「公義的」指公義的行事,就是完全沒有偏私或體貼人意,只站在公正的地位上,照著真理而行。「清潔的」是指毫無罪惡的成份和動機的事。「可愛的」是指令人喜悅、愛慕的事。「有美名的」是指有好名聲,被眾人所傳誦的事。「德行」專指道德方面超越的事。「稱讚」指博得人讚賞的事。「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思念」即思想、考慮等意。信徒若常去思想別人身上所顯出基督的美德,就會被激發、受影響,使我們得到屬靈的造就。所以保羅說:「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神就必與你們同在。」在此保羅以他自己作為信徒的榜樣,「所學習的」重在指他的真理認識,「所領受的」重在指他的屬靈供應,「所聽見的」重在指他的傳講教導,「所看見的」重在指他的行為表現。「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思而不行,仍與我們無益。但我們的「行」與神的平安有分不開的關係。信徒若將那些美好的事,又思念又去行,賜平安的神就必與我們同在。接著保羅說:「我靠主大大地喜樂,因為你們思念我的心如今又發生;你們向來就思念我,只是沒得機會。」保羅「靠主大大地喜樂」,不是因為腓立比信徒的物質幫助,而是他們借著行動表達出來的「思念」。這一類的事似乎無須靠主也可以喜樂,但保羅卻仍要「靠主」,所以不只是喜樂,而且是大大地喜樂。「只是沒得機會」,腓立比信徒「向來就思念」保羅,但卻不是常有機會表示他們的愛心。
「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這裡保羅解釋了他稱讚腓立比人的原因,並非因他感到缺乏,所以故意講奉承的話,好叫他們日後繼續樂意供給他。而他已經學會了「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他隨時能有喜樂,而且不用奉承人的秘訣。保羅給我們看見真知足的意思,是「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不論貧、富、苦、樂、尊、卑、榮、辱都知足。也就是說,不論什麼景況,都以當時所有的為足,都順服並接受神當時的安排。「已經學會了」,表示知足並非出於樂觀的天性或本能,而是經由學習得來的。「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在此保羅見證他自己如何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得勝,並且得了秘訣。從這裡也可知保羅的人生經歷十分豐富。他不是一直在飽足、豐富之中,也不是一直在飢餓、缺乏之中。但因他處處、事事與主相聯結,這就是他知足的秘訣。信徒不刻意揀選「貧賤」或「豐富」、「飢餓」或「飽足」、「缺乏」或「有餘」,而是順服神在環境里的安排,不重視個人的得與失,只是留意支取主自己,這就是能在各種環境中都能「知足」的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這也是保羅所說的秘訣之一,他的秘訣就是凡事靠主。雖然他的境遇有許多種,但得勝的原則卻只有一個,就是「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凡事」指上面列出的各種境遇,主若准許這些事臨到我們身上,主也必加添力量給我們來應付。「然而,你們和我同受患難原是美事。」腓立比信徒不因保羅的患難而輕視他,反而在物質上給他供應,藉此他們實質上分擔並參與了他的患難。這在保羅看來,乃是一件「美事」,因對他們的靈性大有幫助。
「腓立比人哪,你們也知道我初傳福音離了馬其頓的時候,論到授受的事,除了你們以外,並沒有別的教會供給我。」保羅追述他初次在腓立比傳道時的情形(徒16章),和他離開腓立比到帖撒羅尼迦之後(徒17:1-9),腓立比教會如何一再打發人供給他的需用。保羅在全部傳道工作中,除了腓立比教會之外,沒有再接受任何其他教會的供給,因他並不隨便接受人的供給(林后7:2)。「就是我在帖撒羅尼迦,你們也一次兩次地打發人供給我的需用。」按保羅給帖撒羅尼迦的信看來,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傳道時,因當地信徒的屬靈情形幼稚,為免任何人受累,保羅就晝夜親手辛勞做工(帖前2:9)。可能因他的工作收入有限,所以腓立比教會經常派人補貼他的需用。「我並不求什麼饋送,所求的就是你們的果子漸漸增多,歸在你們的賬上。但我樣樣都有,並且有餘。我已經充足,因我從以巴弗提受了你們的饋送,當作極美的香氣,為神所收納、所喜悅的祭物。」這裡更顯出保羅信心的生活,那時既只有腓立比教會供給他的需用,而保羅竟然能這麼「放膽」地對他們說,他並不求什麼饋送,且「樣樣都有,並且有餘」,證明他的信心是真正仰賴神的,不是仰賴人。他的眼睛不是看在腓立比所送來的「饋送」上,而是仰望著神施恩的手。保羅所以能憑著信心向腓立比人這樣說,也因為他在神面前的存心十分真純,完全沒有私心。他所求的不是自己能得著多少金錢,而是信徒能為主多結果子,可以向神交賬。「當作極美的香氣,為神所收納所喜悅的祭物」,表示信徒作在神仆身上的,就是作給神的。所以奉獻的人不該對接受的人有所要求,這樣的奉獻,才蒙神的接納,才是極美的香氣。「我的神必照祂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里,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這個祝福的源頭是神「榮耀的豐富」,範圍是「在基督耶穌里」,果效是享用「一切所需用的」,包括物質和屬靈的一切需要。這不只是保羅憑信心為腓立比教會的信徒所祝禱的話,也是一切信徒能支取的應許。但支取這應許的人不但要有信心,而且應當顧念主僕的需用,並樂意奉獻。
「願榮耀歸給我們的父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凡將榮耀歸給神的,都該永永遠遠地歸給神,不是只暫時把榮耀歸給祂,很快便轉歸自己。「請問在基督耶穌里的各位聖徒安。在我這裡的眾弟兄都問你們安」。這裡的「眾聖徒」,是指腓立比教會的信徒,他們雖然還很不完全,甚至有些人彼此不和,但「在基督耶穌里」已經分別為聖,是神面前的「聖徒」。「眾弟兄」,大概是跟保羅在一起同工的少數弟兄們。「眾聖徒都問你們安。在凱撒家裡的人特特的問你們安。」這裡的「眾聖徒」可能是指在羅馬教會中的弟兄,連同因保羅在羅馬坐監而歸主的人在內。「在該撒家裡的人」,可能指當時在羅馬宮廷或政府裡面供職的人,因保羅的見證而悔改信主。最後保羅以祝福的話:「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與你們 同在」,結束本書。 《腓立比書》是一卷非常寶貴的書!本書保羅所論關於基督的啟示,其降卑虛己的榜樣,是全部聖經著名的教訓之一。保羅就勸告信徒,要以基督的心為心。保羅借本書也說出了他屬靈生活的得勝,是在於他得著了屬靈的秘訣,而這個秘訣就是基督。基督是他裡面一切動力之源,也是他外面一切彰顯之因。因此保羅盼望信徒也能和他一樣,追求那超越的目標,就是基督。「喜樂」也是本書最顯著的信息,每章都有提到。保羅雖然在監獄里,但在書中處處流露出他喜樂之情,可見保羅不是因環境而喜樂,乃是因在基督里而喜樂。但願我們今天也都要靠主常常喜樂,靠主大大地喜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