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3: 12-21」「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或譯:所要我得的)……。」在腓立比書第三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又告訴信徒,他還有更深的追求目標,可見保羅在屬靈方面的追求有一種不自滿的態度。按保羅豐富的靈命與經歷而論,他已經為基督看萬事如糞土,又以認識基督為至寶,且認識祂復活的大能,甚至他可以說:「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1:21),但他仍不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我乃是竭力追求」,指願意付上一切代價來追求。而保羅所追求的,是一個很高尚的目標,這目標就是要完全得著耶穌基督,能以對祂有十分完滿的認識。「基督耶穌所要我得的」,是比人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標更高。主所要我們得著的,往往比我們自己所想得著的更多,保羅不是照他自己所定的目標,而是照主耶穌所要他得著的,作為追求的目標,這偉大的目標,是使他不停止前進的原因。「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保羅再次表示他並非自以為已經得著了,他這種追求的態度,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態度。「忘記背後」,並非因疏忽而忘記,乃是故意地忘記,並且不單是忘記那些罪惡、失敗、不好的事,連從前種種的成就、得勝,也要忘記。因為不忘記以往的成就,就會自高自滿,不忘記以往的失敗和軟弱,就會灰心沮喪,不能前進。但保羅「只有一件事」,就是不論「背後」是好還是壞,是得勝還是失敗都要忘記,這樣他才能「努力面前的」,才能「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里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標竿」是設在跑道的終點處,供賽跑的人目光專註的標誌。「直跑」就是不管旁邊的事物,也不理會別人的譏笑或稱許,而是一心向前。天路的賽跑必須「直跑」,不能跑岔了路,也不能跑彎曲迂迴的路,同時又不能跑跑停停,停停跑跑,而必須不停的直跑到終點。保羅的奔跑是「向著標竿」的,不是無定向的,而是「要得神在基督耶穌里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有人或以為,保羅這種為得獎賞而追求的目標,並不算是最高尚的動機。但這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表示,得獎賞不獨是保羅的盼望,神也喜歡他得著。而神喜歡他得的心,絕不下於保羅自己。所以保羅以能得神的獎賞為奔跑的目標,正合乎神樂意賜恩的心。可是有許多人認為得救就很感謝主了,不必奢求「獎賞」。但人若連神喜歡我們得的「獎賞」都看不上,恐怕重生得救還很有問題。而我們將來所要得的獎賞,不是地上的獎賞,乃是神從上面召我們來得的。「在基督耶穌里」說明惟有真正信主的人才有參賽的資格,並且賽跑的路程也是在祂裡面。「所以我們中間,凡是完全人總要存這樣的心;若在什麼事上存別樣的心,神也必以此指示你們。」這裡的「完全人」,是指在存心上的完全。保羅的意思是說,凡是存心完全的人,應當存著前面十二節至十四節所說的態度,努力達到真正完全的地步。若有人「在什麼事上存別樣的心」,神必會引導他們走上這個方向。「然而,我們到了什麼地步,就當照著什麼地步行。」這就是要願意追求長進的信徒知道,靈性的進步要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不能取巧急進,一步登天。雖然保羅講論他自己的經歷是那麼高尚,目標那麼正確,態度那麼謙卑和熱切,令人羨慕,但他的這一切經歷,如果裡面沒有那種程度,是不可以勉強模仿做作出來的。信徒各人必須按照自己的靈性追求長進,明白真理多少,就實行多少,神終必也會引導他們進到靈程高深的地步。
「弟兄們,你們要一同效法我,也當留意看那些照我們榜樣行的人。」保羅要信徒效法他,就是要像他「效法基督」(林前11:1)那樣地效法他。而保羅能向信徒提出這樣的要求,實在是難能可貴,他自己的生活若不是十分敬虔像主,他的話不但不能叫人信服,反倒會引起人的反感。但保羅既能這樣勸勉信徒,就證明他的工作生活,確是「聖潔、公義、無可指摘」的了(帖前2:10)。「也當留意看那些照我們榜樣行的人」,信徒除了應當效法保羅之外,也要留心觀看那些已經效法保羅的人。保羅既是一個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人,效法保羅的人當然也是像保羅那樣,專心奔跑天路,向著屬天的目標追趕。所以保羅勸信徒留心看他們,借觀察體驗到自己應當怎樣追求長進。「我們的榜樣」,顯示保羅和他的同工們對信徒的帶領是生命的帶領,不只是用口講、用筆寫,更是在生命上作榜樣,使信徒可以看見他們的行事為人,和各種待人處事的原則,因而無形中依照著他們的樣子行。
「因為有許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敵。我屢次告訴你們,現在又流淚地告訴你們:」這「因為」是解釋使徒要求信徒效法他的理由:「因為有許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敵」。這「仇敵」一方面是指律法主義割禮派,他們所傳的道理破壞了基督的救恩,跟十字架的真道為敵。保羅既專一高舉基督的十字架,以認識基督為至寶,就是穩站在恩典的道路上。這樣信徒就該效法保羅,在救恩的道路上,緊緊地跟隨使徒的腳蹤,以免受到十字架仇敵的迷惑。但「十字架的仇敵」,也是指許多放縱私慾的罪惡。而保羅忠告信徒的態度是非常的誠懇。「屢次」表示他勸告的熱心,雖然信徒沒有留意他的勸告,他卻不因此便停止,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勸告他們、提醒他們。所以保羅勸告人不像一些只求盡責就算了事的人,他們常說:「我已經勸過他了,聽不聽是他自己的事」,這是只求自己可以不必負責就好。而保羅乃是「屢次」勸,甚至「流淚」勸,用愛心來勸告信徒,要他們走在正路上。可見保羅在神面前,為腓立比信徒有很重的責任感。
「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專以地上的事為念」。「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這等人的一切行事,不過為求肚腹之欲,凡事以能否滿足肚腹的要求為大前題。他們的肚腹就是他們的神,他們活著不過是事奉肚腹,奔波勞碌僅為飲食而已。「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意思就是他們以所行各種原屬可恥的罪惡為榮耀,可見這等人的良心已經昏暗,不能分辨是非。「專以地上的事為念」,就是專以地上的人和物質為中心。信徒應當以這等人的行事為戒,因為不論他們在今世如何亨通,但結局乃是沉淪。「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這裡清楚地提醒我們,我們本不是屬這世界的人。為什麼許多時候信徒不能像世人一般作他們所想作的事,倒要顯出分別?因為我們不是地上的人,「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我們就要珍重這天上國民的身分。信徒既是天上的國民,就當以天上的事為念,等候基督的再來。「祂要按著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祂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主耶穌的再來,是信徒最大的盼望,我們都要為著這盼望而生活在世上。雖然我們現在看見這世上還有許多抵擋主的力量,不論是道理上的異端、放縱情慾的罪惡或種種十字架的仇敵,都要在我們所行的路程中攔阻我們。但我們知道,當基督再來的時候,主要按那叫萬有歸服祂的大能,「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成,「和祂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的靈性的身體,我們那時要與基督完全相像(羅8:29),並「和祂一同得榮耀」(羅8:17)。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認定永恆的目標,儆醒等候,迎接主的再來!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