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要將約櫃運來>
讀經「代上13: 1-14」「大衛與千夫長、百夫長,就是一切首領商議。大衛對以色列全會眾說:'你們若以為美,見這事是出於耶和華我們的神,我們就差遣人走遍以色列地,見我們未來的弟兄,又見住在有郊野之城的祭司利未人,使他們都到這裡來聚集。我們要把神的約櫃運到我們這裡來;因為在掃羅年間,我們沒有在約櫃前求問神。'全會眾都說可以如此行;這事在眾民眼中都看為好……。」在歷代志上第十三章中記載了,在大衛坐穩王位后,他就要將神的約櫃從基列耶琳運到耶路撒冷來,因此他召集了全國的首領們商議,他把運約櫃回來的原因告訴他們,是要在神面前求問祂,全會眾都說好,可見這在百姓眼中都看為是一件好事,這也證明「這事是出於耶和華我們的神」。「約櫃」是神與人立約的見證(出25:11-22),是神同在的記號。約櫃被非利士人擄走歸回以後,一直留在基列耶琳(撒上7:1)。神的約櫃放置在基列耶琳,掃羅作王四十年,對約櫃不聞不問,通國的人也沒有尋求神。但大衛在正式作全以色列的王之後,就立刻想念神的約櫃,他們二者之間有天壤之別。而大衛已經是以色列的王,如果只是為了搬運約櫃,用不著與「一切首領商議」。但大衛知道,約櫃是神與百姓關係的見證,神的百姓只有同心接回約櫃,各支派同心歸向神,順服在聖約的管理之下,才能與神恢復正常的關係。
「於是,大衛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馬口都招聚了來,要從基列耶琳將神的約櫃運來。大衛率領以色列眾人上到巴拉,就是屬猶大的基列耶琳,要從那裡將約櫃運來。這約櫃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耶和華神留名的約櫃。他們將神的約櫃從亞比拿達的家裡抬出來,放在新車上。烏撒和亞希約趕車。大衛和以色列眾人在神前用琴、瑟、鑼、鼓、號作樂,極力跳舞歌唱。」
然而,在大衛在運送約櫃時,沒有按著神的指示用利未人抬約櫃,而是採用了非利士人用牛車運送約櫃的方式,把約櫃放在「新車」上。而大衛用「新車」運約櫃,是照著他自己所知道的最大敬意。但事奉神不但要有準確的態度,還要有準確的方法,照著人的方法去事奉,只能滿足人,只有照著神的方法去事奉,才能滿足神。非利士人不知道神的律例,所以當他們把約櫃送回以色列地時,雖把它放在車上運來,耶和華也認可他們這樣作了。可是以色列人手中有神的律法,有關於搬運約櫃之事的明白記載,所以他們忽略了神的指示,就是侮辱了神。作為利未人的「烏撒和亞希約」,居然也忽略了神的律法,沒有提出正確的建議,結果發生了悲劇。
「到了基頓(在撒母耳下六章六節是拿艮)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或譯:驚跳),烏撒就伸手扶住約櫃。耶和華向他發怒,因他伸手扶住約櫃擊殺他,他就死在神面前。大衛因耶和華擊殺(原文是闖殺)烏撒,心裡愁煩,就稱那地方為毗列斯·烏撒,直到今日。」當大衛用牛車來運神的約櫃時,所發生的悲劇就是,因牛失前蹄,烏撒本能地伸手去扶約櫃,神就向烏撒發怒擊殺他,烏撒就死在神的面前。烏撒是出於好心去扶約櫃,那為什麼會受到神如此嚴厲的處罰呢?因為神的律法明明地規定:只有亞倫的後代祭司才可以觸摸約櫃,其他的人「不可摸聖物,免得他們死亡」(民4:15)。而烏撒是利未人應該知道神的律法,他卻用手去扶約櫃,所以就犯了被處死的罪,結果被神擊殺。烏撒雖存好心,但他不照神的話去行,伸出不潔的手,就惹聖潔的神的忿怒!可有人說,如果烏撒不扶約櫃,約櫃倒下來怎麼辦?但我們看到,當烏撒被神擊殺后,約櫃依然屹立不倒,可見神會保護祂自己的約櫃,不用人去操心。人的責任就是照神的吩咐去行,其他的事神會自己負責!神借著擊殺烏撒,讓大衛、百姓和我們都上了難忘的一課:「神是輕慢不得的」(加6:7),也讓我們知道神的聖潔是不可侵犯的!可惜今天有許多人像烏撒一樣,信了主也讀了神的話,卻不遵照神的話去行,這是非常危險的!因此今天我們都要以烏撒扶約櫃被神擊殺為警戒,並要遵行神啟示在聖經中的旨意,要遵從神所吩咐的去行,避免造成嚴重的後果。我們更要在神面前存敬畏的心,要深深的知道,神是聖潔的神,神是輕慢不得的!
「那日,大衛懼怕神,說:'神的約櫃怎可運到我這裡來?'於是大衛不將約櫃運進大衛的城,卻運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神的約櫃在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大衛要將神的約櫃從基列耶琳運到耶路撒冷,這本是一件歡喜快樂的事,卻因著烏撒被神擊殺變成了悲劇。大衛因著烏撒的死而愁煩,大衛懼怕神,不敢把約櫃運到耶路撒冷,就把約櫃運到了俄別以東家。而迦特人俄別以東,明明知道烏撒因扶約櫃而被擊殺,也看到大衛的「懼怕」,但他還是歡迎約櫃到他家。因著他對神同在的愛慕,「神的約櫃在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從這件事中我們看到,神賜大福給愛慕祂的人,也嚴厲地處罰違背祂命令的人。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全面深入地認識神的公義和神的慈愛,並且要照著神的話去做,去生活,這樣我們必蒙神賜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