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2: 12-30」「這樣看來,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既是常順服的,不但我在你們那裡,就是我如今不在你們那裡,更是順服的,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在腓立比書第二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講論了基督的「存心順服」后,在此他就勸勉信徒也要順服。「這樣看來」,就是將基督的順服與信徒在生活實際中的順服連接起來。而這裡的順服,應指順服使徒的教訓,也就是聖經的教訓,和順服在信徒心中運行的聖靈,也就是順服神。信徒要竭力順服聖經的教訓,不單是在人面前,特別是在傳道人面前才順服,而是要「常順服」,隨時都要順服。「恐懼戰兢」,是勸勉信徒要存敬畏神的心,小心謹慎地生活事奉,唯恐有失於神的託付,有負神的大恩。「作成得救的工夫」,就是要將神作在我們裡面的救恩活出來。「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因為」是解明為什麼我們要「恐懼戰兢」,以活出神的救恩?因為我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我們心裡運行,我們所以能活出救恩,讓神在心中作成祂的工作,皆是因神的運行,結果就能「成就祂的美意」。可惜許多信徒僅僅照神的運行「立志」,卻憑自己「行事」,結果仍是失敗。「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發怨言」,是對神不服,對人不平,一面不順服神的安排,一面不接受別人的對待。「起爭論」,指對疑惑不決的事,爭辯不休。「凡所行的,都不要…」,不論那一件事,不論是順是逆,都不要發怨言,這樣才能為主發光。「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這「使你們」是表示,信徒順服神的旨意,與在凡事上都不發怨言、起爭論,就是「使」信徒可以成為「無可指摘,誠實無偽…作神無瑕疵的兒女」的重要因素。「無可指摘」,就是不給人有毀謗的把柄。「誠實無偽」,就是要表現出真純誠實的美德。「彎曲悖謬的世代」,就是現今的世代。「彎曲」形容它的詭詐,「悖謬」形容它對神的悖逆,與在道理方面的錯謬。在這樣「彎曲悖謬的世代」中,「作神無瑕疵的兒女」,更顯得難能可貴。「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這是提醒信徒,為什麼要作神無瑕疵的兒女,因我們在這世代中,有如明光要照耀在黑暗中。
「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生命的道」即福音,給人新生命的信息。這生命的道必須借信徒的生活加以表明,使人看見。「基督的日子」,指基督再來的日子。「空跑」的「跑」指為傳福音而奔波。「徒勞」的「勞」,指為作主工而勞苦。保羅用他自己對將來的盼望,勉勵腓立比信徒為主發光、表明主道。否則會使那曾為他們奔跑、勞苦的使徒失望。「好誇我」,是強調他將來在主前會有的喜樂。「我以你們的信心為供獻的祭物,我若被澆奠在其上,也是喜樂,並且與你們眾人一同喜樂。你們也要照樣喜樂,並且與我一同喜樂。」保羅勞苦栽培信徒的信心,使他們的信心長進堅強,把這樣工作的果效,當作「祭物」獻給神。「我若被澆奠在其上,也是喜樂」,意即為要培養信徒信心的長進,縱使他自己犧牲生命,以自己的血澆奠在其上,他也是喜樂的,並且與他們一同喜樂。而信徒也要照樣喜樂,他們與保羅一同喜樂。接著保羅預先告訴腓立比人,他盼望很快就可以打發兩個在監獄中侍候他的同工去見他們,他說:「我靠主耶穌指望快打發提摩太去見你們,叫我知道你們的事,心裡就得著安慰。」保羅「靠主耶穌指望」,表明他打發同工不是憑自己的心意,而是在主里領會祂的意思,而有的行動。保羅打發提摩太去看望腓立比信徒,並要向保羅回報,使保羅知道信徒的情形而得安慰。「因為我沒有別人與我同心,實在挂念你們的事。」這裡所說的「我沒有別人與我同心」,是專指在挂念腓立比信徒的事上,沒有別人跟他同心。「挂念你們的事」,指關切腓立比教會的事。「別人都求自己的事,並不求耶穌基督的事。」保羅說這句話,是因當時原想打發別人去腓立比,但他們都只顧自己的事,對主的事全不關心,不願為保羅而去,因而保羅不得不打發提摩太去。所以上節保羅說:「因為我沒有別人與我同心」,和本節所說的「別人」,可能都是指保羅的一些同工,他們對於關懷腓立比信徒的事,與保羅並不同心。
「但你們知道提摩太的明證;他興旺福音,與我同勞,待我像兒子待父親一樣」。「明證」指經過事實考驗,證明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這說明腓立比人對提摩太的忠心是有認識的。而提摩太對腓立比教會關係也很深,因為在他跟從保羅同行佈道后,所建立的第一處教會就是腓立比,所以保羅說,他「他興旺福音,與我同勞」。而且「待我像兒子待父親一樣」,提摩太在工作上跟保羅的關係,不但是同工且像父子,彼此以愛相待。「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樣了結,就盼望立刻打發他去」。「我的事」指保羅在羅馬被囚的事,「要怎樣了結」,即他的案件怎樣了結。保羅可能蒙啟示,不久就能獲釋。所以他先打發提摩太去腓立比,將這好消息告訴他們,並且說:「但我靠著主自信我也必快去。」接下來保羅特別提到腓立比教會打發到羅馬服事他的以巴弗提,他說:「然而,我想必須打發以巴弗提到你們那裡去。他是我的兄弟,與我一同做工,一同當兵,是你們所差遣的,也是供給我需用的。」以巴弗提是腓立比教會差派至羅馬照顧保羅的人,而保羅也同樣「打發」他,可見保羅的屬靈地位是眾教會的領袖。而保羅對以巴弗提的三種稱呼,顯示他們之間的三重關係,「我的兄弟」表示他們靈命上的關係,「一同作工」,指事奉上的關係,「一同當兵」:指靈界爭戰上的關係。「是你們所差遣的,也是供給我需用的」,本句追述以巴弗提是腓立比教會所差遣來服事保羅的。
「他很想念你們眾人,並且極其難過,因為你們聽見他病了。他實在是病了,幾乎要死;然而神憐恤他,不但憐恤他,也憐恤我,免得我憂上加憂」。這裡「因為你們聽見他病了」,是解釋「他很想念你們眾人,並且極其難過」的緣故。為什麼以巴弗提「極其難過」?因他恐怕腓立比人為他過於掛心、焦急,因而極其難過。一個病得幾乎要死的人,竟然完全沒有想到自己,還是一心以主的教會為念,這是何等像主的生命!而以巴弗提的病可能是因服事保羅同時又作傳道的工夫,過於勞苦,以致病到「幾乎要死」,因著神的憐恤才得他以日漸痊癒。這裡的「然而」解釋了神旨意的美妙,神允許以巴弗提生此重病,是要使他和保羅更深地經歷神的恩典和「憐恤」。「所以我越發急速打發他去,叫你們再見他,就可以喜樂,我也可以少些憂愁。」從這裡可以看到,腓立比信徒對以巴弗提有真實的感情,所以他們再見他時,就會喜樂了。而保羅「越發急速打發他去」,這也可以使他「少些憂愁」,這「憂愁」就是挂念和關切。「故此,你們要在主里歡歡樂樂地接待他,而且要尊重這樣的人;」使徒保羅勸勉腓立比人「要在主里歡歡樂樂地接待」以巴弗提,並要尊重他。「因他為做基督的工夫,幾乎至死,不顧性命,要補足你們供給我的不及之處。」這裡解明以巴弗提所以配受信徒尊重的理由,因他為基督作工幾乎至死。而他為基督所作的是工夫,就是「要補足你們供給我的不及之處」。腓立比信徒雖供給保羅經濟上的需用,卻無法照顧他,但以巴弗提卻補足他們不及之處,為他們照顧保羅。可見雖然以巴弗提所作的工夫只是一些卑微的工作,但他既為基督而作,且十分忠心,甚至不顧性命,便值得受人敬重,也同樣被主所看重。但願我們也要尊重這樣人,因為這些人的工作,在神面前,是同樣被看重的!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