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薩迦支派的家譜>
讀經「代上7: 1-40」「以薩迦的兒子是陀拉、普瓦、雅述(在創世記第四十六章十三節是約伯)、伸侖,共四人。陀拉的兒子是烏西、利法雅、耶勒、雅買、易伯散、示母利,都是陀拉的族長,是大能的勇士…他們所率領的,按著宗族出戰的軍隊,共有三萬六千人,因為他們的妻和子眾多。他們的族弟兄在以薩迦各族中都是大能的勇士,按著家譜計算共有八萬七千人……。」在歷代志上第七章中記載了,以薩迦、便雅憫、拿弗他利、河西瑪拿西、以法蓮及亞設六個支派的家譜。1-5節是以薩迦支派的家譜。在以薩迦的四個兒子中,作者只提到陀拉的後代,在陀拉的兒子中又只記述烏西的後代。由此可見,聖經記載家譜因目的不同而作取捨。雅各曾預言以薩迦支派是:「強壯的驢,卧在羊圈之中」(創49:14)。這意味著以薩迦支派將成為強大的宗族,所以以薩迦支派不論是從其勇猛還是從其數量,都對以色列的國力擴張帶去很大的益處。 「陀拉」在士師記時被神興起,拯救以色列人。(士10:1-2)
「便雅憫的兒子是比拉、比結、耶疊,共三人。比拉的兒子是以斯本、烏西、烏薛、耶利摩、以利,共五人,都是族長,是大能的勇士。按著家譜計算,他們的子孫共有二萬二千零三十四人。比結的兒子是細米拉、約阿施、以利以謝…按著家譜計算,他們的子孫共有二萬零二百人。耶疊的兒子是比勒罕;比勒罕的兒子是耶烏施、便雅憫…他們的子孫能上陣打仗的,共有一萬七千二百人。還有以珥的兒子書品、戶品,並亞黑的兒子戶伸。」6-12節是便雅憫支派和但支派的家譜。便雅憫一共有十個兒子(創46:21),這裡所記錄的是其中三個兒子的後裔,他們可能在南北分裂后住在北國以色列境內。雅各預言此支派是:「撕掠的狼」(創49:27),很生動地講到他們的好戰性。事實上,這種好戰性在以色列的歷史中也得到了突出的表現,並肯定地作了評價了,就如士師以笏的英雄故事(士3:15-30),以及出色的投石手與弓箭手(代下14:8)。這裡記載便雅憫的長子比拉,共有子孫二萬二千零三十四人。二子比結,共有子孫二萬零二百人,三子耶疊,共有子孫能上陣的一萬七千二百人,合共五萬九千四百三十四人。這裡的數目細微到三十四人,零頭也算出來了,一個不漏。從這數算使我們看到,神對祂的百姓,沒有一個被忘記而不數算的。在本書各支派的家譜系未見但的家譜,而在創世記46:23的家譜中列有「但的兒子是戶伸」,這並不是遺漏,是因但支派是最早拜偶像的支派(士18:30-31),他們自己離棄了神,所以這裡就不提「但」的名字。「「拿弗他利的兒子是雅薛、沽尼、耶色、沙龍。這都是辟拉的子孫。」13節是北部拿弗他利支派的家譜。只列出了拿弗他利的四個兒子。雅各曾預言此支派是:「被釋放的母鹿」(創49:21)。這有可能意味拿弗他利支派像自由的母鹿一樣任意移動而分散在四方,所以這裡特別簡單地談起此支派的家譜。辟拉是拉結的婢女(創29:28),為雅各生下但與拿弗他利二子。
「瑪拿西的兒子亞斯列是他妾亞蘭人所生的,又生了基列之父瑪吉。瑪吉娶的妻是戶品、書品的妹子,名叫瑪迦。瑪拿西的次子名叫西羅非哈;西羅非哈但有幾個女兒…。」14-29節是約瑟兩個支派的家譜。14-19節是約旦河西瑪拿西半支派的家譜。對以色列人而言,繼承權首先屬於長子(創25:31)但神也垂聽了欲繼承父產業的,「西羅非哈」女兒的祈求(民27:3-11),所以她們也在這份家譜中被記念。「以法蓮的兒子是書提拉;書提拉的兒子是比列;比列的兒子是他哈;他哈的兒子是以拉大;以拉大的兒子是他哈;他哈的兒子是撒拔;撒拔的兒子是書提拉。以法蓮又生以謝、以列;這二人因為下去奪取迦特人的牲畜,被本地的迦特人殺了。他們的父親以法蓮為他們悲哀了多日,他的弟兄都來安慰他。以法蓮與妻同房,他妻就懷孕生了一子,以法蓮因為家裡遭禍,就給這兒子起名叫比利亞。他的女兒名叫舍伊拉,就是建築上伯和侖、下伯和侖與烏羨舍伊拉的…以利沙瑪的兒子是嫩;嫩的兒子是約書亞。」20-27節是以法蓮支派的家譜。雅各在作祝福禱告時,應許他要比其兄瑪拿西更昌大(創48:19)。而以法蓮支派在尚未強大之前就在與非利士的爭戰中落敗,使欲使其「昌大」的神之預言推后成就。當以法蓮陷入這種處境而悲傷不已時,「他的弟兄都來安慰他」。神也安慰以法蓮而賜給他後嗣,以法蓮為兒子取名叫「以利亞」,意指「災殃」,以此表現了對自己與支派的悲傷之情。而「他的女兒名叫舍伊拉」,是與嫩的兒子約書亞同時代的一位傑出女性,在迦南地建立了三個城。「約書亞」是摩西的繼承人,他率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
「以法蓮人的地業和住處是伯特利與其村莊;東邊拿蘭,西邊基色與其村莊;示劍與其村莊,直到迦薩與其村莊;還有靠近瑪拿西人的境界,伯·善與其村莊;他納與其村莊;米吉多與其村莊;多珥與其村莊。以色列兒子約瑟的子孫住在這些地方。」28-29節是以法蓮與河西瑪拿西半支派的地業。其中「伯特利」是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遇見神、敬拜神的地方(創28:19)。「示劍」是亞伯拉罕進入應許之地的第一站(創12:6),也是約書亞臨終前與百姓立約的地方(書24:25)。「伯善」是掃羅王戰死後被敵人示眾的地方(撒上31:30),「米吉多」是約西亞王戰死的地方(王下24:29)。而這裡提到的「伯特利」、「示劍」、「伯善」和「米吉多」這幾個地名,會讓回歸的百姓回想起坎坷的國度歷史,心中感慨萬千。「亞設的兒子是音拿、亦施瓦、亦施韋、比利亞,還有他們的妹子西拉。比利亞的兒子是希別、瑪結;瑪結是比撒威的父親…這都是亞設的子孫,都是族長,是精壯大能的勇士,也是首領中的頭目,按著家譜計算,他們的子孫能出戰的共有二萬六千人。」30-40節是北部亞設支派的家譜。這一支派的人數要少於其它支派,但他們都是「是精壯大能的勇士」。在士師記7:12中記載了,「基甸」的三百勇士雖然不多卻戰勝了蝗蟲般的米甸人。因為神在作自己的工作時,並不需要很多人,而是需要被徹底訓練的少數的精兵。今天我們若要在與撒但的爭戰中獲勝,願我們都要知道,惟有「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的人(弗6:11),才能在屬靈的爭戰中獲勝!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