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利未支派的家譜>

作者:霞步思  於 2020-10-14 22: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利未支派的家譜>
讀經「代上6: 1-81」「利未的兒子是革順、哥轄、米拉利……。」在歷代志上第六章中記載了,利未支派的家譜,以及遍布應許之地的利未人城邑。因利未是分別出來在聖殿事奉神的支派,因此在十二支派的家譜中,利未支派的篇幅是第二長(6:1-81;9:14-44),數算得也特別詳細。利未的後裔分為「革順、哥轄、米拉利」三族,祭司必須由哥轄族中亞倫的後裔擔任。「哥轄的兒子是暗蘭、以斯哈、希伯倫、烏薛。暗蘭的兒子是亞倫、摩西,還有女兒米利暗。亞倫的兒子是拿答、亞比戶、以利亞撒、以他瑪…亞希突生撒督;撒督生亞希瑪斯…當耶和華借尼布甲尼撒的手擄掠猶大和耶路撒冷人的時候,這約薩答也被擄去。」2-15節是祭司的家譜,從「亞倫」一直記錄到被擄巴比倫的「約薩答」。從「暗蘭」的兒女中,神揀選「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領受律法。揀選「米利暗」作女先知。揀選「亞倫」作第一任大祭司,也只有亞倫的後代才能當祭司。「撒督」是大衛和所羅門時期的大祭司,當另一名祭司、以利的後代亞比亞他支持亞多尼雅叛變時(王上1:7),他卻支持所羅門。這份家譜所關注的是大祭司職分的連續性,絲毫沒有提及重大的歷史事件,甚至連「摩西」也是一筆帶過,卻單單提到建殿和被擄。這是為了突出神的絕對主權,證明南國猶大的滅亡,並不是大衛之約的失敗或廢棄,而是「耶和華借尼布甲尼撒的手」所施行的管教,正如神起初向大衛所應許的:「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他若犯了罪,我必用人的杖責打他,用人的鞭責罰他。但我的慈愛仍不離開他。」(撒下7:14-15)因此神的應許和絕對主權,也是信徒在難處中可以倚賴的盼望。

「利未的兒子是革順、哥轄、米拉利。革順的兒子名叫立尼、示每。哥轄的兒子是暗蘭、以斯哈、希伯倫、烏薛。米拉利的兒子是抹利、母示。這是按著利未人宗族分的各家…哥轄的兒子是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的兒子是可拉;可拉的兒子是亞惜…。」16-30節是其他利未人的家譜,包括革順(20-21節)、哥轄(22-28節)和米拉利(28-30節)三族的七個「宗族」。「可拉」曾攻擊摩西的權柄(民16:3-32),但神是公義的,他的眾子未參與叛亂,就被神大大使用。在他的後裔中有士師和先知「撒母耳」,有在聖殿中歌唱的「希幔」,有撰寫詩篇的「可拉的後裔」(詩42:等12篇)。從這份家譜中的名字,讓我們既看到了神公義的追討,又顯明了神長久的慈愛:「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出20:5-6)。「約櫃安設之後,大衛派人在耶和華殿中管理歌唱的事。他們就在會幕前當歌唱的差,及至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耶和華的殿,他們便按著班次供職。供職的人和他們的子孫記在下面:哥轄的子孫中有歌唱的希幔…。」31-38節是大衛詩班中三位領袖的家譜。當大衛把約櫃迎到耶路撒冷以後,他就建立了利未人的詩班(31節),一共有二十四班,每班十二人(二十五9-31)。這裡有哥轄族的詩班領袖「希幔」的家譜,哥轄族站在詩班的中間。有革順族的詩班領袖「亞薩」的家譜,革順族在詩班的右邊。有米拉利族的詩班領袖「以探」的家譜,米拉利族在詩班的左邊。這份家譜對其他利未人的事奉只是輕輕帶過,卻仔細數算了三位詩班領袖的家譜,篇幅甚至比祭司的家譜還長。因為在大衛時期,利未人有了一個全新的事奉,就是在聖殿里用詩歌敬拜讚美神,用音樂來事奉神。今天神的兒女也當時時讚美神,而將來在天上的聖城,神的僕人永遠的事奉,就是敬拜和讚美,也就是人從心裡承認神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啟4:11)

「亞倫和他的子孫在燔祭壇和香壇上獻祭燒香,又在至聖所辦理一切的事,為以色列人贖罪,是照神僕人摩西所吩咐的。亞倫的兒子是以利亞撒;以利亞撒的兒子是非尼哈;非尼哈的兒子是亞比書…亞希突的兒子是撒督;撒督的兒子是亞希瑪斯」。49-53節是大祭司亞倫的家譜,名單與2-15節中的相同,但單單選取從「亞倫」到與三位詩班領袖同時事奉的大祭司「亞希瑪斯」十二代。「在至聖所辦理一切的事,為以色列人贖罪」,是指贖罪日的事奉(利16:1-31 ),而事奉的根據乃是神的揀選。舊約里利未人事奉的資格,乃在乎他是不是神所揀選的利未的後裔,大祭司事奉的資格,也在乎他是不是神所揀選的亞倫的後裔、非尼哈的後裔和撒督的後裔。同樣新約里事奉神的資格,也不在乎才幹或能力,而在乎是不是神所揀選的。而每個重生得救的人都是被揀選的「有君尊的祭司」(彼前2:9),都有事奉的責任,都會自然而然地渴慕與神同工。人的熱情很容易被消耗殆盡,只有從重生的生命里出來的事奉負擔,才能直涌到永生。

「他們的住處按著境內的營寨,記在下面:哥轄族亞倫的子孫先拈鬮得地,在猶大地中得了希伯侖和四圍的郊野;只是屬城的田地和村莊都為耶孚尼的兒子迦勒所得。亞倫的子孫得了逃城希伯侖,又得了立拿與其郊野,雅提珥、以實提莫與其郊野…。」54-81節是遍布應許之地的利未人城邑,首先列出了祭司的城邑。「希伯侖」是神帶領大衛開始作王的地方(撒下2:1)。大衛的第一個首都希伯侖就是祭司的城、也是「逃城」。利未人的四十八座城邑(民35:7)平均分佈在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境內,使所有的百姓都可以常得律法的教導(利10:11),因為沒有人會住在距利未人的城半天路程以外的地方。除了祭司之外的利未人都分佈在北國以色列境內,南北分裂以後,北國敬拜金牛犢,所有的「利未人撇下他們的郊野和產業,來到猶大與耶路撒冷,是因耶羅波安和他的兒子拒絕他們,不許他們供祭司職分事奉耶和華」(代下11:14)。結果沒有利未人的北國的信仰迅速徹底敗壞,被擄更早,而南國猶大的屬靈光景還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以色列人進迦南的時候,神安排了六座逃城,但在這份家譜中,只提到迦南地離耶路撒冷聖殿最近的南北兩座逃城:「希伯侖」和「示劍」。這是提醒回歸的百姓:當人遠離神的時候,逃城名存實亡,當人拒絕真理的時候,寬容就成了包庇、愛心就成了濫情,救恩也就沒有了。但願我們今天都能從這些事上,得著提醒和教訓!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5: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