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14: 22-36」「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祂叫眾人散開……。」在馬太福音第十四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當主耶穌行了用五餅二魚讓五千個人吃飽的神跡后,便催促門徒登船離開。根據約翰福音的記載,當時的百姓稱頌祂為「那要到世間來的先知」,要「強逼祂作王」,做他們的政治領袖。門徒們也很有可能會產生同樣錯誤的認識,所以主耶穌催他們迅速離開,要他們先渡到加利利海那邊去,在那裡等候祂。耶穌在勸喻群眾散開后,便獨自上山禱告親近神。到了晚上,只有祂一人在那裹。而門徒在渡海途中,「那時,船在海中,因風不順,被浪搖撼。」耶穌看見門徒的苦況,就在「夜裡四更天」,也就是清晨三時至六時,「耶穌在海面上走,往門徒那裡去。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就驚慌了,說:'是個鬼怪。'便害怕,喊叫起來。」門徒因著不夠真正的認識主,看見了祂新奇的作為,就如「祂在海面上走」就會害怕,甚至以為是「鬼怪」。但等主親自說話表白,一切就都清楚了,「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這時彼得就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這表示彼得有信心,敢下海行走。耶穌就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裡去,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沈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這裡耶穌對彼得說:「你來吧」,這是主的應許,若沒有主的應許,千萬不可以作冒險的事。而彼得因看環境「見風甚大」,裡面便動搖起來「就害怕,將要沈下去」。但當他呼求:「主阿,救我!」「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疑惑呢?'」這裡主先伸手拉住彼得,然後才責備他。「小信」是指看環境的信心,人看環境,就會產生「疑惑」。真正的信心是只仰望主的應許,而不看環境,而且是持續不斷的信靠,不只走第一步,應憑信心一步步的走下去。在耶穌與彼得「上了船,風就住了。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說:'你真是神的兒子了。'」只要有主在船上,一切的風浪就都要過去。神特意讓門徒們經歷這些難處,為了讓他們認識主耶穌「真是神的兒子」,只有神的兒子才能顯明屬天的權柄。當門徒認定耶穌是神的兒子后,「他們過了海,來到革尼撒勒地方。那裡的人一認出是耶穌,就打發人到周圍地方去,把所有的病人帶到他那裡,只求耶穌准他們摸他的衣裳繸子,摸著的人就都好了。」這裡說到,當耶穌過海來到革尼撒勒地方,那裡的人一「認出」耶穌的身份,就把所有病人帶到主那裡,只求能「摸耶穌衣裳繸子」,凡摸著耶穌衣裳繸子的人「就都好了」。可是這些人,他們只認識耶穌是位大能的醫生,卻不能像門徒那樣認識耶穌:「你真是神的兒子了。」因為這些人,他們來到耶穌那裡只是為了病得醫治,為了延長地上的生命,卻不追求得著永恆的生命。這正與門徒看見耶穌屬天的權柄后,對耶穌的認識成為一個明顯的對比。所以這些尋求醫治的人,雖然他們也到耶穌的面前來,卻並不以耶穌為寶貴,因他們只是想得得醫治,這樣他們也就不能認識耶穌是神的兒子。等到他們獲得了醫治后,就不會再繼續跟隨耶穌。可惜的是,今天也有許多人,他們來信耶穌,也是為了得醫治以及肉身的好處,還有的人是為了除去生活中的痛苦,來尋求主,所以這些人雖口上說是信主,實際上卻是在追尋肉體上的滿足和需要。但願我們今天都要像主的門徒那樣,認識耶穌是神的兒子,並要在信心中更深經歷主自己,經歷屬天的豐富!阿們!
<耶穌履海的神跡>
讀經「太14: 22-33」「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祂叫眾人散開。散了眾人以後,祂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祂一人在那裡。那時,船在海中,因風不順,被浪搖撼。夜裡四更天,耶穌在海面上走,往門徒那裡去……。」在馬太福音第十四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馬太講到耶穌履海的神跡。這是發生在主耶穌行了五餅二魚的神跡之後,「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因為祂要逃避群眾強逼祂作王。約翰福音6: 15說:「眾人要來強逼他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主知道群眾想望祂作王,不是想罪得赦免,而是為了肉體的需要或政治上的自由,這並不是主第一次來世界的使命。主不想給門徒有錯誤的期望,所以就打發門徒離開。當耶穌叫眾人散開后,「就獨自上山去禱告」。正在「夜裡四更天」,即是清晨三時至六時,門徒若是在傍晚上船,他們已經在海里掙扎了起碼9個小時了!而主遠在山上禱告,那年代又沒有強力的照明設備,主會看到他們嗎?然而馬可福音6: 47-48說:「耶穌獨自在岸上;看見門徒因風不順,搖櫓甚苦。」主看見!主知道!黑暗及距離無法阻主的眼目。但主沒有立即來解決他們的困境,祂容讓他們掙扎多時還不出現,因為主有祂的時間,祂的幫助不會來得太遲,也不會來得太早。主要門徒經歷足夠的試煉后,祂就會出現解救。於是當門徒在狂風大浪中萬分疲憊地划船時,突然他們看見了令人心驚膽戰的一幕:「耶穌在海面上走,往門徒那裡去。」當時「門徒看見祂在海面上走,就驚慌了,說:『是個鬼怪!』便害怕,喊叫起來。」這裡清楚地記載門徒認出了耶穌,那為什麼他們還說祂是個鬼怪呢?馬可福音6: 52給我們講出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那分餅的事,心裡還是愚頑。」這就是說,他們若從分餅餵飽五千人的事,認識耶穌的身分,便不至於因祂在海面上行走和平靜風浪而驚奇了。因為他們心竅未開還是愚頑,故此他們把海面上的耶穌當作鬼怪了。試想,若我們在那條船上,也必然是這個結果。我們有限的頭腦,怎麼去思考基督的無限?我們憑人的經驗,怎麼去衡量基督的作為?我們軟弱的人性,怎麼去測度基督的神性?但這時「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這實在是對門徒,也是對今天的我們最大的安慰!我們在難處中,我們都希望主說這句話。當我們聽見是主的時候,我們就知道,這個環境不會傷害我們,是主許可的。主在其中,而且主正在走過來告訴我,叫我放心,不要害怕。而彼得一聽見是主就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彼得敢說出這樣的話,能有這樣的心志,在風浪中他要向主走去,說明他非常想經歷到這位主。耶穌就說:「你來吧!」於是「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裡去,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沈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彼得靠著信心,踏出了第一步,卻在中途因看見風大而害怕,當他的信心不夠了,快沈下去時,彼得就說「主啊!救我。」主的拯救是及時的,「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疑惑呢?」這時彼得雖然因信心不足快沈下去而受主責備,但彼得的信心在這一次的經歷中有極大的飛躍。因為主和彼得一起回到船上之後才使風浪平靜「他們上了船,風就住了」 。可見從彼得當初瀋水之處到船之間的這一段海面,彼得乃是在充滿大風大浪的海上與主一同凌駕風浪而歸 ! 這對我們這些信心幼小不足的人來說真是一大激勵!最後「在船上的人都拜祂,說:'你真是神的兒子了。'」主耶穌知道需要讓門徒知道祂確實的身份,這樣才能建立起他們堅定不移的信心。今天我們也有這樣的需要,認識耶穌是真神,信心便不致動搖。今天我們從耶穌履海的神跡中看見,耶穌是掌管一切的主,祂對我們的愛。因此今天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也時常會有風暴,但不管我們遇到怎樣的風暴,我們都要堅定的信靠主,把信心的眼睛放在耶穌身上,我們就能勝過風暴。我們若看環境,看風暴,就會在環境中跌倒!為此,願我們今天無論在任何環境中,都要注目看耶穌,專一信靠主耶穌,這樣面對人生任何的風暴,我們都無需擔心和懼怕,因為有主的話安慰我們,主耶穌與我們同在,我們就能憑信心走這天國的路!阿們!
<主啊,救我!>
讀經「太14: 22-31」「……彼得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裡去,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沈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疑惑呢?'」在馬太福音第十四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當門徒看到耶穌在海面上行走時,非常害怕,而彼得在知道是耶穌在海面上行走之時,他就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主並沒有責備彼得的請求,可見憑信心走在海面上,超越環境的艱難險阻,正是我們信徒應該學習的功課。於是彼得在主耶穌的應許下,他「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裡去。」剛開始,彼得信靠耶穌,注視主,他就能從船上下去,行走海面如同陸地,那時彼得的感受一定是非常的興奮與感恩!然而當他被海中的波浪影響,不再注視主耶穌,也忘記了主的應許時,他的信心受到風浪的打擊,他「就害怕」。但就在他「將要沈下去」的時候,就「喊著說:'主啊,救我!'」這是一個及時而真誠的呼求,所以他的呼求帶來了主立時的拯救:「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在馬太、馬可、約翰三福音書均提到耶穌在海面上行走,但是惟有馬太福音中記載了彼得的這段經歷。通過這個事件,我們看到彼得在危難之時的求救是多麼的重要。在危難之時,他第一想到的是主,所以他在信心低落、下沈之時,相信只有主能救他,他就有這樣的禱告:「主啊,救我!」這是全本聖經中記載最短的一個禱告,卻是多麼的有效。今天我們的祈禱是否能蒙主悅納,重點不在乎禱告內容的多寡,禱告詞的長短,乃在乎我們的心是否真誠及信靠。若我們是誠心的祈禱,主必垂聽!今天我們也常常像彼得一樣,我們聽到主的話語,勇敢地邁出了步子,但是在過程中,當我們的注意力轉到險惡的環境、周遭的壓力、人們的言論,而不是主的時候,我們就膽怯了,於是我們就會開始下沈。但關鍵是,當我們下沈時,我們怎麼辦?我們也要轉向主,如同彼得呼喚主說:"主啊,救我!"那滿有慈愛的主,馬上就會拯救我們,我們的信心就得復興。另外從這裡我們看到,彼得的信心是真實的,他知道主是神的兒子,能行神跡奇事。他也相信主的說話,使他能夠走到祂那裡。若他的信心不真實,他斷不敢冒險走到站在水面上!然而他「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沈下去」。這不是我們一般信徒的寫照嗎?我們的確是真心信主,但常常是因為我們看環境過於看基督,我們著眼於環境的惡劣「只因見風甚大」,就把目光轉離了主自己。而彼得的信心一動搖,就被環境所勝,將要沈下去了。但彼得在此刻作一件最明智的事,就是呼求主:「主阿,救我!」這也是一個真信徒與假信徒的分別。真信徒及假信徒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好像看不到有很大的分別,大家都一同到教會聚會,一同聽道,一同唱詩,一同感恩。但當風浪及試煉來到的時候,假信徒便退去了,不再跟從神。但真信徒不會如此,他們雖有軟弱,甚至他們會跌倒,但他們的心底里絕不會離棄主,在最重要關頭總會呼求主:「主啊,救我!」主耶穌就會趕緊伸出拯救的手。但願我們今天都是真信徒,在我們無論遭到何等危險,落到何等光景中,都要像彼得那樣大聲向主呼求:「主啊,救我!」主絕不會讓我們沈到海底,祂會立刻伸手拯救我們,作我們及時的幫助,我們就能更深的認識祂,並敬拜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