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13: 24-58」「耶穌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裡……。」在馬太福音第十三章的經文中,主耶穌講了天國的六個比喻,祂只向門徒解釋頭一個比喻,其餘五個比喻,祂都沒有說明。首先主耶穌對他們講了稗子的比喻:「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裡,及至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里就走了…。」這裡撒好種的就是主耶穌,田地就是世界,好種就是真信徒,稗子就是撒但偷偷地摻在真信徒中間的假信徒。而對這些稗子主說,不要薅出來,因為薅稗子必會傷及麥子,而且薅稗子代表定罪和審判,所以唯有耶穌才有這樣的權柄。在主再來時,祂就要「將稗子薅出來,捆成捆,留著燒」,這就表示那些假信徒,將要受到永火的刑罰,而真信徒將進入永生!接著主講了芥菜種的比喻:「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這原是百種里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這裡說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但等到它長起來,且成了樹。這「天上的飛鳥」就是指撒但,這是說,當教會外表迅速發展時,撒但的勢力必乘機而入,世界的潮流,許多惡人惡事也隨著棲息在教會裡面,使教會變質蛻變成世俗的社團。之後主講了面酵的比喻:「天國好像面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團都發起來。」按聖經一貫的教導,面酵象徵罪惡和錯誤的教訓。這裡的「婦人」是指背道的教會。「三斗面」是指神的真道,是我們生命之糧。婦人將面酵藏在三斗面里,意即背道的教會,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將其混雜在純正的道理裡面,以致敗壞整個教會。而「這都是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說的話;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說什麼。這是要應驗先知的話,說:'我要開口用比喻,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發明出來。'」這裡主耶穌說到祂為什麼對眾人用比喻的原因。「當下耶穌離開眾人,進了房子。祂的門徒進前來,說:'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講給我們聽。'」主耶穌就向門徒解釋了稗子的比喻,之後主就說:「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里,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這就是藏寶于田的比喻,這裡的「人」就是主耶穌,祂是識寶的人,祂知道人真正的價值。所以祂為了愛我們這些罪人,「變賣一切所有的」,就是付上最貴重的生命,將我們買來藏在祂的大愛中。而真正屬主的人就是祂的「寶貝」,是祂最大的財富,喜樂和滿足。主又說:「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這就是買珠的比喻,這「買賣人」象徵主耶穌。這買賣人所尋找的那顆珠子,就是主流血捨命而建立的教會。主耶穌是花了重價買贖了教會,得著了教會。隨後主又說:「天國又好像網撒在海里,聚攏各樣水族。網既滿了,人就拉上岸來…。」這就是撒網的比喻。這裡的「海」,是象徵被撒但所敗壞的世界。「水族,」是象徵一切的外邦萬民。「拉上岸」就是把萬民聚集到主榮耀的寶座面前受審判。「揀」就是分別出來,「好的」指義人。「不好的」指惡人。「器具里」就是創世以來為義人所預備的永生里。「丟棄了」就是惡人要被丟進那為魔鬼和牠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里去。在世界的末了,天使要出來,從義人中把惡人分別出來,「丟在火爐里,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這時主就問門徒:「這一切的話你們都明白了嗎?」門徒回答說:「我們明白了。」當時也有文士作了門徒,他們都熱心保守舊的道理,信了耶穌后就領受了主的教訓,明白新的道理,所以他們就能像一個家主,以對神話的新舊經歷,來牧養神的教會。當「耶穌說完了這些比喻,就離開那裡,來到自己的家鄉,在會堂里教訓人…。」可是眾人聽見就甚希奇,說:「這人從哪裡有這等智慧和異能呢?這不是木匠的兒子嗎?…。」這些人以耶穌出身的低微,而輕看祂,並且厭棄祂。耶穌就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耶穌因為他們不信,就在那裡不多行異能了。」這些憑家世出身拒絕主的人,耶穌就離開了他們,而他們所損失的是生命的救恩!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有屬靈的眼光,能真實的認識主耶穌,還要憑著信心接受耶穌為我們的救主,更要盡心、盡意、儘力的愛祂!阿們!
<耶穌對眾人講的比喻>
讀經「太13: 24-43」「耶穌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裡……。」馬太福音第十三章的這段經文,是主耶穌對眾人講的三個比喻,首先是麥子和稗子的比喻,這個比喻是其它比喻中最為重要的,因為主耶穌有直接的解釋,並且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主在解釋這個比喻時說:「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好種就是天國之子,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這裡耶穌講得很清楚,祂說有兩個撒種的,一位是人子,就是主耶穌,另外一位是魔鬼。人子撒的是好種,就是天國之子,就是重生得救、屬神的兒女們,好像麥子一樣被撒在這個世界的田裡。但是仇敵也在這個世界的里撒了許多的稗子,就是屬撒但的惡者之子,就是假基督徒,好像稗子一樣被撒在這個世界的田裡。因為教會居住在世界中,比喻中又講到,稗子不是隨隨便便被撒在地上,而是被撒在麥子的中間,而且當「僕人說:'你要我們去薅出來嗎?』主人說:『不必,恐怕薅稗子,連麥子也拔出來。」可見麥子與稗子是一同生長的,並且主又說:「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祂國里挑出來。」可見這裡稗子原本是在神的國里,只是到後來,要把稗子從神的國里挑出來,丟在火爐中。因此比喻中稗子,那惡者之子,就是代表假基督徒。假基督徒是魔鬼之子,是魔鬼撒下的稗子,將其放在教會中,這就是比喻中所要表達稗子的情況。這些假基督徒在教會裡為數也不少。而那些惡者之子,假基督徒本身也不知道自己屬魔鬼,直到審判那天被丟在火爐,那時他們就要「哀哭切齒」,就是悔不當初,因為這是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信息,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比喻!主耶穌必快回來,一切作惡的都不能隱藏,祂將要用完全的公義施行審判。「將稗子薅出來,捆成捆,留著燒」,表示不信的或假信的將受永火的刑罰,「在那裡蟲是不死的,火是不滅的」(可9: 48)。「唯有麥子要收在倉里」,乃是指只有真正信靠耶穌的基督徒才能獲得永生,享受天國的筵席。接著主耶穌講了芥菜種的比喻:「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這原是百種里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這裡耶穌清楚的講到,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結果它卻長成一棵大樹,這是一個反常的成長,甚至到最後有飛鳥來住在它的上面。這飛鳥就是仇敵撒旦,也就是說,芥菜種成長為樹,是因為它變了質。如果教會與世界聯結,照世界的方法來建設教會,使教會成為寵大像樹枝一樣,這時就會有飛鳥來宿在上面。就如今天有各種的異端邪教都紛紛進入教會內部,從而導致教會表面龐大人數增加,這只是虛假的表象。而在教會中真正能被神揀選的,真正屬於主的信徒僅為少數!之後主耶穌又講了面酵的比喻:「天國好像面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團都發起來。」這裡的「面酵」就是代表罪惡及錯誤的教訓和異端邪教,而這「婦人」就是指背道的教會。而這婦人將酵不是放在三斗面里,而是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團都發起來。這說明撒但的工作,異端邪教的侵入,都是偷著進來破壞教會。教會表面上可能發展的很大,人很多,但卻容忍罪惡藏在裡面不斷發酵。那麼芥菜樹和有酵的三斗面有沒有復原的可能?沒有。那結果會怎樣呢?從主耶穌其他的教訓中,我們知道最後的結果。在路加福音 13: 25-27中說:「及至家主起來關了門,你們站在外面叩門,說:『主啊,給我們開門!』祂就回答說:『我不認識你們,不曉得你們是哪裡來的!』那時,你們要說:『我們在你面前吃過喝過,你也在我們的街上教訓過人。』他要說:『我告訴你們,我不曉得你們是哪裡來的。你們這一切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這裡耶穌講得很明白,祂認識芥菜但不認識芥菜樹,祂接受無酵餅但不要有酵的面。因此主就不認他們,他們還是會被拒於門外,哀哭切齒。芥菜樹教會和三斗面教會雖然他們在主面前吃喝聚會,但在主的眼中他們是容忍罪惡發酵,是不斷作惡的人。因此主不認識他們,他們也會被拒於門外,哀哭切齒!這就是主耶穌再來之前教會墮落的光景。但當主耶穌再來時,祂要親自審判並治理神的國。我們所企盼的,就是這一天的來到。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警醒忍耐等待主耶穌的來臨,並且不要讓教會變成芥菜樹或有酵的三斗面,不要受各種罪惡和錯誤教訓的影響!我們要高舉十字架的道理,竭力追求明白真道,這樣我們就能在真理的道中站立,能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服侍我們的主!阿們!
<耶穌對門徒講的比喻>
讀經「太13: 44-51」「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里,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馬太福音第十三章的這段經文,是主耶穌離開眾人,進了房子對門徒講的三個比喻。首先耶穌講了寶貝藏在地里的比喻:「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里,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這裡遇見寶貝的人就是耶穌,那藏寶貝的地就是世界。而寶貝是藏在世界里,那在世界中有哪些是寶貝呢?從聖經的角度看,世界里的寶貝就是人。也就是說,在神的眼中,地上所藏的寶貝就是人。所以主耶穌要變賣祂的一切,就是在十字架上捨去祂的一切,買了神所創造的世界。當主耶穌得到了整個世界后,祂就要發掘這些「寶貝」出來,得到這些寶貝,就得著屬祂的人。因此寶貝藏在地里的比喻就是告訴我們,主為我們付出生命的代價,變賣一切所有的,為了贖回你我。而且耶穌在主變賣一切的時候,是歡歡喜喜的,這讓我們看見主對我們的愛是何等的深。那麼我們要怎樣回應主的愛呢?我們又當如何才不致於辜負祂呢?接著主耶穌講了尋珠的比喻:「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這裡的買賣人就是主耶穌,「一顆重價的珠子,」就是預表基督的教會。因為主耶穌看教會是「一顆重價的珠子。」所以祂就去變賣一切所有的,為的就是要買這顆珠子。可見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好讓教會成為祂的新婦。但只有合神心意的教會,才是基督的新婦。因此神要教會在世上做一顆明珠,擺在世人面前作神的見證,要顯明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中,成為天國在這世界上的彰顯!教會是主用自己的寶血贖買回來的,是非常貴重的,而教會就是指一班重生得救的信徒說的。由此可見,主耶穌在十字架上舍己,花了重價買贖了我們,更是買贖了教會,使教會成為基督的新婦。之後主耶穌講了撒網的比喻:「天國又好像網撒在海里,聚攏各樣水族。網既滿了,人就拉上岸來;坐下,揀好的收在器具里,將不好的丟棄了。世界的末了也要這樣。天使要出來,從義人中把惡人分別出來,丟在火爐里,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這個撒網的比喻講到至終的分別與揀選,就是每一個人都要面臨這個結局的日子,面臨一個交賬的日子。在那個結局的日子來到的時候,有一個揀選,有一個分別,要把好的收起來,把不好的丟棄,那結局就是被焚燒。而在這個撒網的比喻中,壞的並不是刻意被人混在好的裡面,而是本來他們就在那兒。在麥子與稗子的比喻中,撒稗子的是仇敵乾的,它的目的是要與那塊地的主人作對。而撒網的比喻,都是漁夫自己在撒,只要去撒網,就會將壞的水族或是雜物打進網裡。因此我們在主面前要很謹慎,因為那個結局的日子必會臨到,而我們今天怎樣揀選,就決定了那天我們怎樣被揀選,這實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而人之所以會放縱自己,就是因為沒有想到末后的審判,因而沒有警醒自己。因此在審判的那一天將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的驚訝,因為到那時候,「天使要出來,從義人中把惡人分別出來,丟在火爐里,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像門徒那樣,明白主耶穌「這一切的話」,並要警醒謹慎自守,免得在末日的審判中,被丟在火爐里!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