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撒種的比喻>

作者:霞步思  於 2019-2-19 00: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太13: 1-23當那一天,耶穌從房子里出來,坐在海邊。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在馬太福音第十三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當主耶穌的家人來了以後,祂就從房子里出來,坐在海邊,這時就有許多人到主這裡來,祂就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這比喻就是用大家熟悉的事物來表達深刻真理的一種方式。比喻若不解開,人們就仍似懂非懂。而在這這撒種的比喻里,撒種的指主自己。是指神的話,特別是指天國之道。撒種的把種子撒在不同的土地上,有路旁的,石頭上,荊棘里和好土裡。土地猶如人的心田,不同的土地代表人對待福音的不同心態。而神並不因為土地不好就不撒種子,福音的對象是普遍的。種子能否發芽生長結實,完全看土壤的質量,人要負完全責任。所以在耶穌說完這個比喻之後,隨即提出一句警告的話: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這就是要人來用心聽,如果不用心聽,就不能明白天國的信息。於是門徒就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那為什麼主耶穌將天國的奧秘只讓門徒知道,卻不讓眾人知道呢?既然天國的奧秘是這麼的重要,是關乎救恩的,為什麼主耶穌不肯讓更多的人明白以致得救呢?因為主知道天國的奧秘,只有天國的子民才能明白,不是天國的子民是很難明白。所以天國的奧秘對無心要主的人,並無幫助。所以主只叫門徒知道,不叫外人知道。接著主耶穌就說了一項屬靈的原則: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就是說,你越有心要,神就越多給你,否則連你從前已得的,也要收回去。主又說: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這是引自以賽亞書6: 9-10,這些人耳朵發沈故此聽不見,眼睛閉著故此看不見,一切的情形是因為他們油蒙了心,心出了問題,故此聽不見神的道。但主對門徒說: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這不但說到當時的門徒是有福的,同樣今天我們所蒙的福也是何等的大,所以我們真的要歡喜快樂。最後主耶穌說: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裡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這裡主解釋撒種的比喻給門徒聽,這四種土地是代表四種不同人的心。落在路旁的,是指那些人聽了道后心地剛硬,所以這飛鳥就是撒但,牠會將人心中所聽的道吃盡了。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是指人在聽了道後會歡喜領受,但因心裡沒有根,所以經不起患難逼迫,就跌倒了。落在荊棘里的,是指人聽了道后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等等的荊棘,把道擠住了。落在好土裡的,指人聽了道理后,領受了就去結實。所以只有第四種人才能結出成熟的籽粒來,才能夠被神收在倉里,收到永恆、存到永世。那麼今天你是屬於哪一種土的人?是以哪一種態度來聽神的道?可惜的是,今天有許多人是落在前三種的光景里,這是非常危險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求主幫助我們走出這樣的光景,要成為屬於好土裡的人,就是聽了道明白后就去結實的人,而且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不同效果!阿們!


<撒種的比喻>

讀經「太13: 1-23當那一天,耶穌從房子里出來,坐在海邊。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在馬太福音第十三章的這段經文中,主耶穌講了撒種的比喻,並且主還對這個比喻的意義,解釋給門徒聽。而撒種的比喻是非常重要的,因主耶穌在馬可福音4: 13說說:你們不明白這比喻嗎?那麼你們怎能明白其他的比喻呢?可見這個比喻是明白其他幾個比喻的關鍵和根基。在這比喻中主很清楚地說到神的道就是種子,四種土地是人四種不同的心。撒種的是同樣的人,撒的種子也同樣是神的道,但因著人用不同的心、不同的態度來接受神的道,以致於產生的結果、結局就不一樣。這裡有四個撒種的情形:第一個是撒在路旁,第二個是撒在土淺石頭地上,第三個是撒在荊棘里,第四個是撒在好土裡。這四個比喻和每個人都發生關係,今天神的道還在各地被傳揚,借著講台、書信、借著多媒體、 借著書籍、雜誌等。神一直在說話,祂常常用各樣的管道和方法對人說話。而人對神的話存著怎麼樣的態度,就決定了怎麼樣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就決定了這人一生在神面前的結局。第一種情形是撒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之後主又解釋說: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裡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這種人的心像路旁的地,聽道時只是聽聽,不去想這道跟他有什麼關係,就不會把神的話存在心裡反覆思想,因此也就不能明白。結果撒但把神的道從人的心裡奪去,甚至把它吃盡"了。這就是為什麼有許多人參加特會或聽主日講道,不能將所聽的道留不下來,因為撒但在看不見的靈界里一直在做可怕工。第二種情形是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主又解釋說: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這種人對神的道接受得非常表面,神的話對他們的感動和影響都是暫時的,因為沒有認真的接受。外表似乎有些改變,其實內心仍是石頭,很硬,沒有改變。等到日頭一出來,就是逼迫來臨時,就會跌倒。為什麼呢?因為沒有根,因為有石頭擋在下面,根長不下去,這樣等到日頭出來一曬就枯乾了。第三種情形是落在荊棘里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主又解釋說:撒在荊棘里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這種人在聽了道后,因種子是要往地底下長,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好。可是非常可惜,功虧一簣,它最終還是失敗了。因為他們為世上的事煩惱憂慮,被錢財迷惑,各樣的私慾講進來,跟著這個道一同成長,結果就把道給擠住了,就結不出成熟的籽粒來。主在將今世的憂錢財的迷惑以荊棘為象徵,十分適宜。因荊棘生命力很強,就會把道給擠住了。照主耶穌講這比喻的情形看來,在當時的群眾中,就有人的心正像前三種土地那樣。他們雖然是一起聽道卻是不結實的心田。同樣今天也有許多人落在這三種情形里。雖然來聽道,雖然有些人似乎是領受了,可是他們還是不結實的心田。所以主耶穌這個撒種的比喻說得真是太貼切了。而第四種情形是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主又解釋說: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結實意思就是把所聽見、所明白的道,照著去行,也就是讓神的話從我們身上活出來,這樣就能結出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果實。然而同樣是主的話,功效卻有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之分,其原因乃在於人接受主話的程度不同,人的心越向主的話敞開,主的話就越能產生功效。今天你要作一個怎樣的土,完全在乎你選擇以哪種態度來面對神的話。誰也不能勉強你,而你的結實與否,甚至結實的程度,都完全在乎你自己,咎由自取,不能怪神不施恩。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認真地聽道,並要把神對我們說的話放在我們的好土裡,讓它真正成長、結實,這樣就能結出成熟的籽粒來,而且結出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果實,使神得榮耀!阿們!


<天國的奧秘>

讀經「太13: 10-15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在馬太福音第十三章的這段經文中,當主耶穌對眾人講了撒種的比喻后,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可見門徒想明白主為什麼要用比喻。而比喻就是用大家熟悉的事物來表達深刻真理的一種方式,這對有心追求真理的人來說,是一種鼓勵,使他們容易記憶,留心聽,又隨時可以問。而對那些拒絕福音,存心不信、內心剛硬的人,他們即使聽了卻無法明白比喻得含義。所以主耶穌在這裡回答他們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而一切屬靈、屬天的事,都是奧秘,就如:主的同在、引導、說話,只有信祂的人知道,別人都不知道。所以必須是存心渴慕活在天國裡面的人,才能明白天國的奧秘。因為天國的奧秘,讓無心的人知道了,並無益處。惟有對主有生命經歷的人,才能明白主所說的話。所以主才說用比喻是為了叫門徒知道,不叫眾人知道。接著主耶穌就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裡主說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屬靈原則,是關乎我們如何能夠領悟天國的奧秘的原則,它涉及到我們屬靈生命的每一個環節。我們如何能夠有屬靈的洞察力,屬靈的經歷,屬靈的能力,這一切都在乎我們是否活出這個原則。關鍵就在於我們有沒有去遵行所領受的道理。如果我們有,神會給我們更多。如果我們沒有按照所領悟的真理去生活,神會將我們所有的奪走。這也是指人們對屬靈事物的態度,門徒聽從主的教導並跟隨主耶穌,主便將更多的啟示漸進性地賜給門徒。同樣這對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來說也是一樣,我們越在真理上有領受,就越發追求,而越追求,就越明白、越多有領受。還有我們越親近神,神就愈親近我們。我們愈渴慕神,神就賜給我們更加渴慕的心。反之我們若遠離神,就會在遠離神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我們讀聖經也是如此,越讀就越能從神的話語中讀出亮光,越是不讀,就越是失去讀經的興趣。屬靈生命是不進則退,我們絕對不可以停留,我們必須繼續前進,因此我們每天都要按照主的教導來生活。而主用比喻的原故是因祂當時講的很多的信息都是關係天國的奧秘,只有天國的子民才易明了的。那些不是天國子民的外人或未有神生命的人所難明白的,所以主說: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沈,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迴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此處主耶穌以法利賽人為代表的猶太人,因他們抵擋主,抵擋施恩的聖靈,於是神就使他們的心愈加剛硬。所以他們耳朵發沈故此聽不見。眼睛閉著故此看不見。這些情形是因為油蒙了心,是心出了問題,故此聽不見神的聲音,以至他們心裡矇昧無知。由此可見,神原來並沒有恐怕他們悔改得醫治,得蒙拯救之意。因神是鑒察人心的,祂深知這些人心裡剛硬,出於他們自己的存心,惟恐自己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迴轉過來,便得醫治。也就是說,因為當時的百姓不接受神啟示的話語,拒絕和藐視神的救恩,所以因罪不肯迴轉得救。但願我們今天都要求主打開我們的眼睛,開通我們的耳朵,讓聖靈潔凈我們的心,使我們不要再油蒙了心,耳朵發沈,並要在聽道后順服神的帶領,將真理活出來!更要記住領悟天國的奧秘的原則: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8: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