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2: 1-23」「七月二十一日,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哈該說:'你要曉諭猶大省長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並剩下的百姓,說……。」在哈該書第二章中說到,在大約一個月後,神借著先知哈該第二次傳講信息,「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哈該說:'你要曉諭猶大省長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並剩下的百姓,說:'你們中間存留的,有誰見過這殿從前的榮耀呢?現在你們看著如何?豈不在眼中看如無有嗎?』」這裡神要消除那些因見過所羅門的殿,而對新的聖殿失望或消極之人的悲觀看法,以免影響重建聖殿。看過從前之殿的人,起碼也是八十多歲的人了,在大約五萬的余民中並非很少。因此「耶和華說,所羅巴伯阿,雖然如此,你當剛強。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阿,你也當剛強,這地的百姓,你們都當剛強作工,因為我與你們同在,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這裡神一連三次提到要他們」當剛強」,就是要所羅巴伯、約書亞和百姓都要剛強同心作工,因為神與他們同在。神必信守祂與以色列人的祖先在他們出埃及時所立的約。神從出埃及的時候一直到現在,神的靈常住在以色列人中間,那麼他們還懼怕什麼呢?接著「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過不多時,我必再一次震動天地、滄海與旱地。我必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必都運來(或作「萬國所羨慕的必來到」),我就使這殿滿了榮耀。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在此神更進一步以祂的話鼓勵眾民,稍候片時,神必再一次作奇妙的事,祂要使人類所居住的大自然環境,以及列國的局勢發生劇變,使列國獻出財物幫助他們重建聖殿,例如波斯王大利烏撥款助建。神就以祂的大能保證:「我就使這殿滿了榮耀」,並且預言「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當彌賽亞顯現之時,聖殿的榮耀必大過先前三個聖殿:所羅門聖殿、所羅巴伯聖殿、希律所建聖殿之榮耀。那時凡肯歸榮耀給神的人,神的平安也必歸給他們。接下來是神借著先知哈該第三次傳講信息,是在聖殿工程重啟整整三個月後,「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哈該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要向祭司問律法說,若有人用衣襟兜聖肉,這衣襟挨著餅,或湯,或酒,或油,或別的食物,便算為聖嗎?…。」這裡神吩咐哈該向祭司提出兩個問題:若有人用衣襟兜聖肉,這衣襟挨著別的食物,便算為聖嗎?祭司答道:「不算為聖。」若有人因摸死屍染了污穢,然後挨著這些食物,這些食物算污穢嗎?祭司答道:「必算污穢。」這說明聖潔是不能被傳染的,可是污穢卻可以。同樣聖殿重建的工作,百姓不會因所參與的是聖工,他們就可變為聖潔。反過來,若他們是污穢卻可以使聖工受到玷污。神是在警戒百姓,雖然神應許聖殿的重建一定會完成,百姓不需要擔心。但百姓在建殿中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要有聖潔的生命,否則都不蒙神紀念。因此先知要他們追想聖殿的牆還沒有建造起來時的光景。他們收割穀類預期得二十斗,結果僅得了十斗。他們來到壓酒池,本來預期可得五十桶酒,結果卻僅得了二十桶酒。究其原因,是由於他們只顧自己的房屋,卻讓神的殿荒涼,雖然受到神如此嚴厲的懲罰,卻仍不悔改歸向神。但現在百姓已經把神的殿放在第一位,神就宣告必賜福給他們,來年必獲豐收。最後在同日神借著先知第四次向所羅巴伯說話:「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哈該說:你要告訴猶大省長所羅巴伯說:我必震動天地;我必傾覆列國的寶座,除滅列邦的勢力,並傾覆戰車和坐在其上的…。」這裡神預言外邦國度的傾覆和彌賽亞國度的建立等,使百姓得鼓勵。神揀選所羅巴伯成為祂權柄的代表,在地上的工作。所羅巴伯也成為主耶穌基督養父約瑟的先祖。《哈該書》一共記載四篇從神來的信息,信息的中心都繞著建造聖殿。首先鼓勵百姓放下私心參與重建聖殿,其次應許這殿後來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接著提醒百姓在建殿時應當保守聖潔,最後講到這殿與神永遠的旨意發生關係,祂榮耀的計劃都集中在彌賽亞身上。但願我們今天一切的生活事奉也都要為著神的榮耀而做,並要為了神的榮耀在我們的身上彰顯,而立志依靠神,真心歸順祂!阿們!
<這殿的榮耀>
讀經「該2: 1-9」「七月二十一日,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哈該說:你要曉諭猶大省長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並剩下的百姓,說:『你們中間存留的,有誰見過這殿從前的榮耀呢?……。」哈該書第二章的這段經文,是神借著先知哈該第二次傳講信息,當時因神看到所羅巴伯、約書亞和百姓心裡的沮喪,於是就叫哈該問他們:「你們中間存留的,有誰見過這殿從前的榮耀呢?現在你們看著如何?豈不在眼中看如無有嗎?」這問話是按以斯拉記3: 12-13的背景而發的,當時那些回歸的老年人,因看到重建聖殿的初步工程,遠不及所羅門的聖殿而悲傷哭號。所以神借先知這樣問他們,因在他們眼中,重建的聖殿與舊的聖殿相形見絀,無可比擬。那麼所羅門殿的榮耀是在於它鋪金鑲銀嗎?即便所羅門的殿是第一聖殿,其榮耀也不在於金銀,而在於建殿完成之後,「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祭司不能進殿」(代下7: 1-2),這才是所羅門殿的榮耀,就是神的同在。所以聖殿的榮耀不是外表的華麗,不是比哪一個聖殿用的金子多,那一個聖殿用的材料貴重,關鍵是看是否有神的同在。如果有神的同在,他們就沒有任何的理由來沮喪。同樣今天要看一個教會是否好,就要看是否有神的同在,是否在傳講神的福音,是否以耶穌基督作為該教會的元首。接著「耶和華說:'所羅巴伯啊,雖然如此,你當剛強!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啊,你也當剛強!這地的百姓,你們都當剛強作工,因為我與你們同在。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這是照著你們出埃及我與你們立約的話。那時,我的靈住在你們中間,你們不要懼怕。'」這裡神三次點名命令所羅巴伯、約書亞和百姓「當剛強」,神也二次提醒他們,「我與你們同在」、「我的靈住在你們中間」。神就是要百姓清楚地看見,所羅門聖殿真正的榮耀,並不在外表的富麗堂皇,而在神的「榮光充滿了殿」。神不要祂的百姓尋求新殿外表的華美,而要尋求神的同在,因為有神的同在才是真正的榮耀。這「立約的話」指西奈之約。神提醒百姓,只要他們誠心守約,就能經歷神的同在,在不可能中做成重建聖殿的大事。最後「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過不多時,我必再一次震動天地、滄海與旱地。我必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必都運來(或作「萬國所羨慕的必來到」),我就使這殿滿了榮耀。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萬軍之耶和華說:'銀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這裡神應許他們歸回重建的殿,會經歷比所羅門當時榮光充滿聖殿更大的榮耀,因神要以更大的榮耀來充滿這殿。那麼神的應許後來應驗了嗎?在以斯拉記第6: 5中記載,重建聖殿的工程在大利烏王第六年的亞達月初三日完成了,前後一共只有四年又五個月。在經費不充裕又有敵人擾亂的情況下,只用了不到四年半的時間,把聖殿重新蓋好,這就應驗了神的應許。另外所羅門的聖殿只維持了三百七十多年,而這重建起來的聖殿維持了大約五百年。神所應許的都應驗了。經費他們不會缺乏,而且他們可以平安的重建聖殿,所以後來的榮耀比先前的榮耀更大。今天神的靈都住在我們裡面,我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保羅在哥林多前書6: 19-20中說:「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么.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順服聖靈的引導,靠聖靈潔凈自己,這樣在我們的身子上就可榮耀神,我們就成為充滿榮耀的殿!阿們!
<聖潔與污穢>
讀經「該2: 10-19」「大流士王第二年九月二十四日,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哈該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要向祭司問律法說……。」在哈該書第二章的這段經文中,神借著先知哈該第三次傳講信息,這是在聖殿工程重啟三個月後,神要先知哈該向祭司詢問律法:「若有人用衣襟兜聖肉,這衣襟挨著餅,或湯,或酒,或油,或別的食物,便算為聖嗎?」祭司說:「不算為聖。」哈該又說:「若有人因摸死屍染了污穢,然後挨著這些物的哪一樣,這物算污穢嗎?」祭司說:「必算污穢。」這道理很簡單,污穢的東西會使得潔凈的東西變污穢,但是潔凈的卻不能讓污穢物變潔凈。聖潔的生命是無法傳遞的,衣襟雖然挨著聖肉,但衣襟卻不算為聖。神以此警戒祂的百姓,他們不會因為積極參與了聖殿的建立,就成為聖潔。而是應該積極面對自己的罪,真實的悔改在神的面前,靠著神的恩典得勝罪。因外在的服侍無法取代內在的生命。於是哈該又說:「耶和華說:這民這國,在我面前也是如此;他們手下的各樣工作都是如此;他們在壇上所獻的也是如此。」這裡哈該明確告訴百姓,神不喜悅他們的工作,也不喜悅他們的獻祭。因為百姓沒有在生命上成為聖潔。這些被擄歸回的猶太人開始做起了重建聖殿的工作,他們就認為這是在服侍神,是在參與一項聖工,這樣的聖工會給他們帶來聖潔,神會看重他們。但哈該告訴他們:生命的聖潔才是真正的聖潔。他們如果不潔凈,這樣的神聖的工作不能使他們得到潔凈,反而他們的服侍會因他們的污穢而成為污穢。同樣我們服侍神,神注重的是我們的聖潔。人非聖潔不能見主的面。那麼如何潔凈呢?就是要在神面前徹底認罪,求神的潔凈。只要我們真心悔改歸向神,神就潔凈我們。只有當我們徹底的潔凈,我們做的服侍才是蒙神悅納的。如果我們是污穢不潔的,我們的服侍無論多麼的重要,在神眼中都是污穢有瑕疵的。接下來神用了兩個「追想」來提醒百姓要警醒:「現在你們要追想,此日以前,耶和華的殿沒有一塊石頭壘在石頭上的光景…。你們要追想此日以前,就是從這九月二十四日起,追想到立耶和華殿根基的日子。倉里有谷種嗎?葡萄樹、無花果樹、石榴樹、橄欖樹都沒有結果子。」這裡神要他們追想耶和華殿荒涼的光景,那個時候耶和華的殿沒有一塊石頭在石頭上,成為了平地,神的殿荒涼,所以神也讓他們的地荒涼,使他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有人來到谷堆,想得到二十斗,只得了十斗,來到酒池,想得五十桶,只得了二十桶。難道神把這些百姓從被擄之地帶回來就是要他們得不到供應嗎?難道神就是要祂的百姓窮困嗎?不是的。因為這些百姓以前太以自我為中心,他們雖然回來了,但是心還是沒有轉向神,所以神就借著乾旱、霉爛、冰雹來提醒他們,要他們的心轉向神。而當以色列人「追想」往日不得亨通的原因而誠心悔改后,神就宣告說:「從今日起我必賜福與你們」。同樣今天我們也要知道,神關心的不是我們為祂做什麼,而是我們服事的時候我們的生命是否聖潔,如果服事的時候沒有手潔心清,就會玷污神的事工。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要按優先順序行事,尤其要把神擺在第一位,這就是《哈該書》的信息。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也教導我們說:「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把神擺在第一位,並要有聖潔的生命,這樣神就會悅納我們為祂做的事,並賜福給我們,看顧我們!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