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11: 20-30」「耶穌在諸城中行了許多異能,那些城的人終不悔改,就在那時候責備他們說:'哥拉汛哪,你有禍了!……。」在馬太福音第十一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當主耶穌在加利利一帶的城中,行了許多神跡奇事,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可是那裡的人卻終不悔改。因此主就責備他們說:「哥拉汛哪,你有禍了!伯賽大啊,你有禍了!因為在你們中間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推羅、西頓,他們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但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推羅、西頓所受的比你們還容易受呢!」「哥拉汛」和「伯賽大」都是加利利的大城,主耶穌起頭的工作就在那裡。「推羅」和「西頓」均為加利利地以北的腓尼基古城,在主前三百多年即已傾毀。這裡主耶穌指出他們的悖逆遠超過推羅、西頓這兩個城裡拜偶像行惡的人。因耶穌的神跡若行在推羅、西頓,他們早就披麻蒙灰悔改了。這「審判的日子」指世界末日的審判。從這裡可知,將來人所受的審判並不是一律的,刑罰有大小、輕重之分。接著主又說:「迦百農啊,你已經升到天上,將來必墜落陰間,因為在你那裡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所多瑪,它還可以存到今日。但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所受的,比你還容易受呢!」「迦百農」已得享特權升到天上,可他們也是終不悔改。所多瑪雖罪惡滿盈,但沒有比迦百農拒絕神的兒子的罪更為嚴重!因此在審判的日子,迦百農比所多瑪所受的懲罰更重,必墜落陰間!而這三座被耶穌咒詛的城都已經不在了,可見耶穌口中的「禍」,是非常可怕的事。之後主耶穌就感謝神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這「天地的主」表明是神主宰、安排一切。主耶穌在那樣的境遇中,卻能認識凡是臨到祂身上的,乃都出於父神,所以祂就感謝著領受。神樂意將基督啟示給人,但自以為「聰明通達」的人神就向他「藏起來」,而像「嬰孩」般單純謙卑的人,神就向他「顯出來」,神的美意本是如此。所以若沒有父神的啟示,沒有人能認識主耶穌,若沒有主耶穌的啟示,也沒有人能認識父神。最後主耶穌發出安息的呼召:「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這裡提到雙重的安息,第一層的安息就是,主耶穌呼召所有的人到祂這裡來得安息。第二層的安息,主說:「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這裡的安息在於我們要效法主,學祂的樣式,降卑自己,心裏面向著神柔軟。我們負主的軛,學主的樣式,這樣我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主又說祂的軛是容易的,祂的擔子是輕省的。所以我們若感到不容易、不輕省,就恐怕不是出乎主的。今天我們若有不安息,有勞苦,願我們都要立刻迴轉向主,到主那裡去,就必得安息。我們還要學習主的溫柔謙卑,負主的軛,學主的樣式,這樣我們必得享安息,而這個安息是永遠的!阿們!
<人終不悔改>
讀經「太11: 20-27」「耶穌在諸城中行了許多異能,那些城的人終不悔改……。」在馬太福音第十一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當主耶穌在加利利一帶的城中,又傳福音,又「行了許多異能」時,可嘆的是,這些城裡的人對主耶穌所講的道,所行的異能神跡,一直硬著頸項「終不悔改」。因此耶穌就重重地責備他們說:「哥拉汛哪,你有禍了!伯賽大啊,你有禍了!。因為在你們中間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推羅、西頓,他們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但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推羅、西頓所受的比你們還容易受呢!迦百農啊,你已經升到天上(或作「你將要升到天上嗎?」),將來必墜落陰間,因為在你那裡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所多瑪,它還可以存到今日。但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所受的,比你還容易受呢!」這裡主把哥拉汛和伯賽大比作推羅西頓,把迦百農比作所多瑪,這些都是罪大惡極的城市。但主又特別說到,哥拉汛和伯賽大,以及迦百農,他們將來所受的審判會比推羅、西頓還要嚴重,也會比所多瑪還要嚴重!可見將來審判的結果,與我們今日從主所領受的有關。而主耶穌行神跡的目的,就是要人相信祂是神差來的,呼召人悔改成為國度的子民。如果人只看神跡,而不歸向神,罪必加重,所受的刑罰比那些未聽見的更重。因此今天我們對於主所說的,對於主的所是,對於神的旨意,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響應,不僅決定了我們今生的生活,它也決定了我們的來世,就是面對審判的時候我們的結局將是什麼,這是很嚴肅的事,因此我們一定要在主的面前儆醒!主耶穌這麼偉大的主,親自傳,而且行了這麼多的異能,人還是不悔改,所以我們一方面感嘆人心的剛硬,另一方面,我們也得到安慰,知道服事的果效其實是在神的手中,我們只要忠心傳神的福音,忠心盡神給我們的託付,將結果交在神的手中。因此在「那時」,就是在人不肯悔改,主被別人拒絕的時候,「耶穌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這時主耶穌是帶著一顆感恩讚美的心來禱告,在這個禱告裡面,祂對神的稱呼「父」,是重在愛的關係上,講到祂在天上有一位慈愛的父,這樣祂裡面的孤單,受挫,那位在天上愛祂的父神,就會給祂心裡帶來安慰。這「天地的主」,重在強調神的全能、主權、權柄,祂是天地的主宰。當主耶穌這樣出於信心禱告的時候,就超越所有的挫折、所有周圍的剛硬和抵擋,同時祂也看到神的作為,祂的啟示向驕傲的人隱藏和向謙卑人顯露。因此主就說:「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可見主耶穌因祂認識了神的法則,這是神所定的,這是神的美意,祂就服下來。主耶穌知道無論人接納還是拒絕祂,都是經父神的手所量過的,所以祂只有感謝讚美,這也是每一個信徒傳福音時當有的態度。因此今天無論我們在任何的環境中,願我們都要完全降服在神的美意下,知道這個環境是出於神,如果不是神的許可,任何事情也不能發生,我們就要在每一件事情中,都要看做是神的主權,神的作為,神的美意,我們就要信而順服在神的旨意中!阿們!
<主耶穌的呼召>
讀經「太11: 28-30」「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第十一章的這段經文,是主耶穌的呼召,主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這是向著世上所有的人,因「勞苦擔重擔」是所有世人的實際情形,不只有生活、工作的「勞苦」,還有罪惡的「重擔」。要得著主的安息,首先必須認識自己是「勞苦擔重擔的人」,然後要到主這裡來,主「就使你們得安息」,這是主的應許。這個安息是得救的安息,是與神和好的安息。人類一切的痛苦是因罪與神隔絕。儘管人用儘力量,靠自己,靠行律法,但罪的重擔始終不能脫落。但在神的恩典里,在祂兒子的愛里尋找迷失的罪人,呼召他們到主耶穌這裡來得安息。人惟有到主耶穌這裡來,才能得著真正的安息。這「來」是人的本分,此外就不必作什麼,都是主作的。但這「可以」講到它是可以選擇的,不是強迫的,是在乎人願不願意來,這是非常關鍵的事。主耶穌說你可以來,但祂不會強迫你。現在如果你還未信耶穌,你就沒有安息。無論是你的朋友或舒適富裕的物質生活,都不能使你得著心中渴望的真正安息。因此你今天就可以聽從主耶穌的呼召:「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因為救贖已經成功了,人的罪,主已經擔當了,所以無論是誰都可以到主面前來得安息。沒有一個罪人可以靠著自己得安息,你若到主面前來,你就可以得安息。然而有許多已到主耶穌這裡來,罪惡的重擔已經脫落的信徒,有時心裡卻仍不能得享安息,因此主耶穌又說:「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這就是我們得享安息的條件。主在世上時是溫柔、謙卑的。這柔和不是軟弱,而是因順服神而有的溫柔,不為自己堅持什麼、盼望什麼。謙卑不是自卑,而是不驕傲,完全順服於神的旨意。而我們心裡得享安息,就要效法主,向著神要柔軟和謙卑。要學主的樣式,就是要學習祂向著神降卑自己,服在神的旨意下。另外我們若要得享安息還要負主的軛。這「軛」是牛背上的一塊木頭,使牛不能自由,並且要用力作工。猶太地只有兩隻牛同負一軛,從無一隻牛獨負一軛的。軛是主人給牠負的,是牛自己不會負的。所以主對我們說,「當負我的軛」時,這軛是神分派給我們的,不是什麼人給我們的。今天每一個蒙恩得救重生的基督徒,主都用一個軛來約束他,使他不致偏行己路,不能作任何不合真理的事。表面上似乎失了自由,但內心得享安息。最後主耶穌說:「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今天我們如果肯負主的軛,學祂的樣式,我們就會看見,主對我們的要求,和祂為我們所安排的環境,都是容易的,輕省的。祂所叫我們經過的,沒有一次是我們所擔當不了的。主知道如何分配祂的擔子,祂也知道我們的力量,所以我們可以安心,主不會叫我們作我們所不能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安靜地、謙卑地、溫柔地、喜樂地接受主所給我們一切的軛和擔子,並要學主的柔和謙卑,能負主的軛,服祂的權柄,這樣我們心裡就能得享安息!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