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耶穌差遣十二門徒>

作者:霞步思  於 2019-2-7 01: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太10: 1-23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在馬太福音第十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主耶穌呼召了十二個門徒,差遣他們去收祂的莊稼,並給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這說出主所呼召的,祂必負責賜給足夠的能力。而這十二個使徒的名字是:頭一個叫西門,又稱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他們都是主耶穌整夜禱告神(路6: 12),才慎重地揀選的,也包括賣主的猶大。這十二個使徒在聖經中,有的多次提到,有的很少提到。但從歷史記載知道,除了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以外,其餘的使徒都能不負主的期望,完成了主的託付。接著主又吩咐他們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外邦人的路是指在加利利地有許多希臘人的城邑。撒馬利亞人的城,是指北國以色列被亞述滅亡后,大部分百姓被擄,另有外邦人被遷到撒馬利亞,與以色列余民通婚,信仰摻雜,其後代被稱為撒馬利亞人。主耶穌不是說不給外邦人和撒馬利亞人傳福音,而是要將福音先傳給猶太人,後傳給外邦人,這是神定的次序。以色列人原是屬神的,卻因偏行己路,就如迷失的羊。主還吩咐門徒: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麻風的潔凈,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天國就是福音的核心,傳福音的目的,就是要把人們帶進天國,帶回神的權柄之下。因醫病趕鬼很容易得到人的報答,但主說,要存白白捨去的態度,叫蒙恩的人知道神的恩典是白白的,將榮耀歸給神。主耶穌此時吩咐門徒不要帶金銀銅錢。行路不要帶口袋,不要帶兩件褂子是為了讓門徒們學習單單信靠主,必供應所需的。主耶穌又教導他們無論進哪一城,哪一村,要打聽那裡誰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時候好人即與真道相配的人。門徒也要為住的家禱告,將神的平安帶給這家。凡不接待他們,對拒絕福音的家或城,在他們離開之前要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表示那是不潔之地,將來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還容易受呢。接著主耶穌預先告知門徒要遇到的迫害,所以祂警戒他們說: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你們要防備人,因為他們要把你們交給公會,也要在會堂里鞭打你們靈巧像蛇指像蛇一樣懂得躲避兇險。馴良像鴿子指像鴿子一樣與人無爭。公會是指由七十個議員組成的猶太人的最高會議,初期教會的信徒受到猶太教的迫害。還有來自有權柄的人:你們要為我的緣故,被送到諸侯君王面前。而這是為主作見證的機會。但他們千萬不要憑自己的血氣說話,聖靈自然會帶領我們怎麼說、說什麼。另外還有來自自己家人迫害和眾人的恨惡: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因此主耶穌勉勵門徒說: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有人在這城裡逼迫你們,就逃到那城裡去。我實在告訴你們,以色列的城邑你們還沒有走遍,人子就到了。這裡的忍耐是指堅定不移、永不動搖的信心。這就是退讓不爭,是基督徒應付迫害的原則。主耶穌必不會置我們於不顧,在我們走投無路之前,祂就會給我們開一條出路。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有忍耐到底的信心,並要深信,我們在基督里所受的勞苦不是徒然的,將來主必會賞賜我們!阿們!


<耶穌差遣十二門徒>

讀經「太10: 1-15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在馬太福音第十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主耶穌在帶領門徒傳道一段時間后,祂就差遣十二個門徒出去傳揚福音。可見門徒不是自己出去,而是耶穌叫了他們來,差遣他們出去。既然是耶穌叫了,就必會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所以主差遣人,必賦予他們權柄。如果不是出於神的,那麼他們就沒有屬天的能力和效果。因主耶穌在選這十二個門徒之前是整夜禱告神,所以這十二門徒都是經過神的手安排的,賣主的猶大居然也身列十二使徒之一,這表明主只顧到神的旨意,而不顧自己的利害得失。而這十二使徒的名:頭一個叫西門,又稱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十二是永遠且完全的數目字,主耶穌要把這十二個使徒作成一個完全的見證和榜樣。而且將來的新耶路撒冷有十二個門,門上有十二位天使。門上又寫著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名字。城牆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這些足夠說明主耶穌選召十二個門徒不是偶然的一個數字。十二個使徒除猶大自取滅亡外,其他使徒包括耶穌復活升天後,替補為使徒的馬提亞,他們都是至死忠心的。這次主耶穌在地上時,是差派十二個門徒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並沒有差派他們去外邦和撒馬利亞。這不是說,主耶穌不要把天國的福音傳給外邦人,這乃是一個先後的次序,先是猶太人,后是外邦人。猶太人是神的選民,在福音方面他們有承受的優先權。到後來因猶太人拒絕了福音,福音便傳到外邦人中間。所以當主耶穌復活升天之後,給門徒的使命就是要他們從耶路撒冷、猶 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祂的見證。」(1: 8)。所以福音、救恩, 遠是從中心傳到地極。主耶穌也要我們先學習關心自己的家人和周圍的人。如果我們不能關心自己的親人、鄰居、社區、同胞,而只想到外地宣教,那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所以傳福音要從自己人開始,若不先向自己人傳,豈能對別人有更多的愛心?若有人說他有傳福音的負擔,卻對周遭的人之靈魂不關心,那便是表裡不一了。接著主耶穌又吩咐門徒: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施洗約翰傳天國,主耶穌自己傳天國,主打發使徒也是傳天國,可見天國乃是神永遠一貫的心意,就是要把人們帶進屬天的掌權底下。另外主打發這十二個門徒出去的目的,是要訓練他們過信心的生活。所以主吩咐他們不要帶金銀銅錢。行路不要帶口袋因為主說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主也把特別的權柄給他們。門徒不論到哪裡都可以為接待他們的家求平安,如果那個家配得這平安,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如果不配則平安仍歸回門徒。 主還說凡不接待他們的人或城,到了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所受的還容易呢!今天如果神的兒女們真正能在信心裡逐字相信、接受這些話 ,那麼我們在地上必定能成為基督耶穌的見證人。因此我們不要小看自己在地上的一言一行,我們所傳的福音,我們向別人問安,我們為別人求祝福,在神面前是一件大事。 為此,願每一個被神揀選出來的人,不但要以使徒的忠心愛主為榜樣,還要甘心付上代價跟從主,將天國的福音傳給世人,把祝福帶給人,為主作美好的見證,並將歸榮耀給神!阿們!


<耶穌的警誡和勸勉>

讀經「太10: 16-23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在馬太福音第十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主耶穌給門徒的警誡和勉勵,因為他們出去傳福音時會遭到逼迫,所以主警誡他們說: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你們要防備人,因為他們要把你們交給公會,也要在會堂里鞭打你們。這時候門徒是在以色列家傳福音,但是主卻說他們去,好像羊進入狼群。這就是說, 門徒連進入神百姓中間,都好像進入狼群一般,這真是一件非常讓人寒心的事。 當時以色列百姓不僅拒絕耶穌,他們也譏笑、欺侮、殺害跟隨耶穌的人。主打發他們去,的確有如羊進入狼群,所以主要他們靈巧像蛇。這靈巧是指蛇在自衛時保持警覺的特性,就是要像蛇一樣懂得躲避兇險。因此當我們為著神的國、神的旨意去傳天國的福音時,若遭到迫害、逼迫,我們就要靈巧像蛇。同時主也要我們馴良像鴿子,就是要像鴿子一樣與人無爭,也就是要讓我們裡面那柔順像鴿子的生命,來見證羔羊榮美的生命。主耶穌還對門徒說:你們要防備人,因為他們要把你們交給公會,也要在會堂里鞭打你們。」「公會象徵宗教的權勢,初期教會的信徒受到猶太教的迫害,今天也有一些基督教團體,甘心協助邪惡的政權逼迫真基督徒,所以對於這些人不能不有所防備。主耶穌又特別講到,門徒將要受到的逼迫和威脅是很重的,因此主說:你們被交的時候,不要思慮怎樣說話,或說什麼話。到那時候,必賜給你們當說的話,因為不是你們自己說的,乃是你們父的靈在你們裡頭說的。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因為我們去傳福音時,有時會遇到很艱難的環境,但當我們裡面謙卑的依靠神時, 神就把智慧和夠用的恩典賜給我們,讓我們覺得當時所說的話,不是我們自己說的,而是在我們裡面的聖靈說的。因此當我們遇見逼迫和反對的時候,千萬不要憑自己說話,而是要回到靈里仰望聖靈的引導,因為神的靈住在我們裡面。所以有許多時候,我們能說自己所不能說的,和自己所想不到的話,這不是我們自己說的,乃是父的靈在他們裡面說的。而且還有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可見信徒會遇到來自國家、來自猶太教會、來自家庭的迫害,這對心靈的傷害,常是痛徹心扉的,我們的確有代價須要付。而主耶穌呼召門徒時所交付給他們的是使命,今天也同樣交付給我們。而當我們在完成主所託付傳福音的使命時,必然會遭受逼迫,就像當初那些門徒,有的甚至被送到死地。然而主耶穌勸勉我們: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接著主又說:有人在這城裡逼迫你們,就逃到那城裡去。就是叫門徒遇到迫害時,逃往沒有逼迫的城裡去。後來當基督徒在耶穌撒冷受到迫害,他們就逃往大馬色去。然而也正因為信徒的四散,基督的福音也就這樣從一個城市傳到另一個城市。主耶穌又應許我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以色列的城邑你們還沒有走遍,人子就到了。為此,願我們今天在被主差遣出去傳天國的福音時,都要從主的話得著警誡和勉勵,並要一生為主留下傳福音佳美的腳蹤,這樣我們將來必會在主的面前得到祂的喜悅和獎賞!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1:2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