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6: 19-34」「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在馬太福音第六章的這段經文中,主耶穌又教導我們三件重要的事情:論財寶、論心裡的亮光,以及不要憂慮吃什麼、穿什麼,不要為明天憂慮。在財寶方面,主特別教導我們:「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這「蟲子咬」比喻環境的變遷會使財富貶值,「銹壞」比喻財富本身會變質、耗損,「賊挖窟窿來偷」比喻財富會被別人偷走。所以主說:「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那是一個永遠的財寶。主又說:「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最能吸引人心的就是錢財。我們的錢財若積存在地上,心就會被地上的事所霸佔。我們的錢財若是存到天上,心也會思念天上的事,看見天上的榮美。接著主到:「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眼睛在此代表慾望、注意力。了亮是指單純,專一。眼睛是人「身上的燈」,會把全身最隱藏的東西顯明出來。我們的心若專一地只思念天上的事,我們的眼睛就會單一地注視於神自己,我們的全人也就明亮。我們的心一旦偏離了主,這世上的東西都會來吸引我們的眼目,叫我們看得眼花撩亂,不知不覺就陷身在黑暗中了。 因此主說:「一個人不能侍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瑪門(「瑪門」是「財利」的意思)。」我們不可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瑪門,這是絕對不可能的,若不是全心意全意的侍奉神,就不是侍奉神。隨後主就說:「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這「所以」在此意思很深,因主既說不該侍奉瑪門,就是為衣食憂慮,也會弄到侍奉瑪門的地步。神既然給了我們生命,祂必然會顧到生命的需要,賜給我們吃的和喝的東西。所以主就說:「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 不收,也不積蓄在倉里,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這裡主並非叫我們不要工作。飛鳥需要盤旋覓食,人也需要工作養生,「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飯」。關鍵是神這樣看顧飛鳥,祂怎麼可能不看顧我們呢?我們的憂慮既然不能「使壽數多加一刻」,「使身量多加一肘」,又「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主就講到,野地的百合和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到爐子里了,但是神還看顧它們,給它們那麼美好的裝飾。連所羅門王所穿的王服都比不上野地的百合。主就說:「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外邦人因為不認識神,所以才會為生活憂慮。信徒既然知道有一位看顧自己的天父,就不應該和外邦人一樣憂慮。因此主就對我們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這「先求祂的國」就是讓神在心中掌權作王,致力於神國度的最終降臨。「先求祂的義」就是讓屬天的生命從自己身上活出來。這裡的「求」不是禱告祈求,而是生活上的「追求」。當我們有這樣的追求時,神必然看顧我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最後主說:「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這就是叫我們,不要為明天憂慮,而是要過好今天。因為「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惟願我們今天都要把主耶穌在這裡所說的話, 存記在心,我們不再為明天憂慮,而是要靠著主的恩典,靠著天父的慈愛,來面對我們的困難,勝過一切的憂慮!阿們!
<論積攢財寶與侍奉>
讀經「太6: 19-24」「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在馬太福音第六章的這段經文中,主耶穌告誡我們:「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這「積攢」是指為自己貪財似的囤積,並以為積攢財富越多,就可有平安快樂。卻不知所積攢的財寶會「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這三種因素,都說明地上的財富完全不可靠,財富不能供給人保障,就如一旦遇到意外的事,或天災人禍等,就會毀壞消減。那麼主耶穌是要我們每天將錢花光,不可存錢在銀行里嗎?當然不是,主的意思是要我們信徒不只知為自己積存錢財,而不知為神。只知依靠錢財,而不知依靠神。因此主耶穌又說:「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這「只要」就是要我們百分之百地積贊財寶在天上,而不是積贊財寶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天上。那怎麼積攢財寶在天上呢? 就是為主的名周濟聖徒,或用在各種福音事工來擴展神的國度,這就是積攢財寶在天上,這樣的財寶是存到永恆的。今天我們為主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有永存的價值。就如窮寡婦捐的兩個小錢被記在聖經上,永遠被主記念。接著主耶穌又說:「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因為財寶跟著心走,我們的錢財若只積存在地上,我們的心就只會思念地上的事。我們的錢財若是積存到天上,我們的心就會天天受吸引而思念天上的事。所以要知道一個人的心在哪裡,我們可以從他的話中就知道,如果他的財寶是在天上,他就會談到天上的事。如果他的財寶是在地上,他就會談銀行利率、車子、房子、投機買賣、股票等。之後主耶穌就說:「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眼睛是心的外顯,我們的心若對神是專一的,神的光經由我們的眼而照亮我們全身,我們全身就光明。我們的眼睛若注視的是世界的榮華,看錢財的魔力,眼睛就昏花,神的光就不能經過我們的眼來照亮我們全身,因此我們全身就在黑暗中,而那黑暗是何等的大!最後主耶穌警誡我們說:「一個人不能侍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瑪門(「瑪門」是「財利」的意思)。」這「不能」告訴我們,在事奉的事上沒有中間的路線可走,若不是侍奉神,必是侍奉錢財。所以每一個侍奉神的人,必須在侍奉神與侍奉瑪門之間作個決斷,揀選所要侍奉的主。然而侍奉神,不只是牧師和傳道人。每一個真正悔改,重生得救,有聖潔生命的基督徒,都要以奴僕的心態,按著神的心意侍奉神。而今日的基督徒有一個最大的試探,就是總想事奉兩個主,既要事奉神,又要事奉瑪門,結果一定是忽略神、跟隨瑪門。就如猶大既要跟隨主,又要錢,既要屬天,又要屬地,結果弔死在空中。因此主警誡我們:「一個人不能侍奉兩個主。」因主知道,如果我們不事奉神去事奉瑪門,我們的生命一定會受損害、遭禍患,最終的結局就一定是在永刑里!今天在這末世,金錢的用途愈來愈多,力量愈來愈大。為此,願我們都要求主救我們脫去錢財的捆綁,不要去侍奉瑪門,而是要專心地侍奉神!阿們!
<不要為生命憂慮>
讀經「太6: 25-34」「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在馬太福音第六章的這段經文中,主耶穌一開始說:「所以我告訴你們」,這是連結上文,侍奉神的人不能侍奉財利。若信徒為需用的衣食憂慮,也會弄到事奉瑪門的地步。因此主在此勸告我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神既給了我們生命,祂還不為我們的飲食負責嗎?神既給了我們身體,祂還不為我們預備衣服?所以主耶穌就吩咐我們看「天上的飛鳥」,與想「野地里的百合花」。飛鳥不種不收,也沒有倉庫積蓄食糧,尚且不缺乏食物。百合花不勞苦,不紡線,它的華美是地上最富足的君王都不能及的。所以耶穌說:「何況你們呢!」我們是遠勝天上的飛鳥和地上的百合。而主舉這些事實,就是要我們認識天父的慈愛和信實,也叫我們認識人貴重的價值。我們是神創造的,是有生命的,並且主耶穌拯救我們,祂連生命都給了我們,何況我們的吃和喝呢?而且我們的壽數和身量都是神定規的,人的憂慮並不能改變神的安排,既然憂慮無濟於事,何必再憂慮呢?因此主便教訓我們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這裡給我們一個極大的提醒,我們為飲食衣著憂慮乃是罪,因為憂慮即表示對神的不信和懷疑,是神極不喜悅的!不認識神的外邦人,才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因為他們沒有神,也沒有倚靠。神的兒女就不同,我們有神作我們的天父,全世界都是祂造的,也都為祂所掌管,祂也必能為我們預備一切所需用的。或許有人會問,在信主的人當中,怎麼也有缺乏衣食,甚至還有向人告貸乞討的呢?這個問題答案就是主說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由此可見神的應許「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是附有命令的,就是必須先求神的國和義。「神的國」就是神的權柄,「神的義」就是神的法則。追求神的國,就是追求順服神的權柄,追求神的義,就是追求合於神的法則。我們若能好好作這兩件事,神一定會按我們的需要,供給我們一切所需用的衣食,使我們毫無缺乏。可惜有許多信徒不先求神的國,卻專一尋求地上的財利、宴樂、安逸。不求神的義,卻隨著自己的私慾走自己所願走的路,作自己所願作的事,說自己所願說的話。他們一點不把神的事和神的道放在心中,同時他們還想神為他們預備一切所需要的,那是絕不能得著的。最後主耶穌就說:「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這就是要我們無論在任何境況中,都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神賜給我們的恩典和力量,是要我們承擔和面對今天的難處。雖然我們不知道明天的道路,但是我們深知明天是在神的掌握之中!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遵行主耶穌的話:「不要為明天憂慮」!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