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6: 1-18」「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馬太福音第六章的這段經文,是登山寶訓中主耶穌提到的三件大事,就是:論施捨、論禱告、論禁食。首先主說:「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這「善事」是指施捨,禱告,禁食等事。行善是好的,但故意叫人看見,就是為要得人的稱讚,動機是為著顯揚自己,這就是假冒為善的人,故不能得神的賞賜。接著主就說到施捨:「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假冒為善的人在施捨時吹號,用來聲揚自己的善行,故意要得自己的榮耀,這就是他們所得的賞賜。所以主說:「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報答你。」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就要在心裡完全忘了自己所做的。但神都在留意察看,所以祂都會記念。然後主就說到禱告:「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假冒為善的人在公眾場所禱告,是故意叫人看見,他們就得著從人來的賞賜。所以主說:「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這「進你的內屋」是指進到自己的靈里深處。「關上門」象徵不讓外界的事物來分心打擾。如果我們禱告是真正在靈里與神相交,神必會垂聽和回答。我們的禱告也不要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的話,因為天父所看重的是祂的兒女尋求祂、依靠祂的心。另外我們的禱告,既然父神早知道了,我們為什麼仍然需要禱告?因為神雖知道我們的需要,但祂還是等待著我們借著禱告告訴祂。之後主就說:「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主所教導我們的禱告,雖只這幾句話,但神對人類的心意,全在這禱告中發表出來。「我們在天上的父」,這是基督徒對神所能有的稱呼,世人不能如此稱神。「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這就是神對人所要求的。「你的國降臨」,神的國還沒有來,要等信徒禱告它來。「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當人都遵行神的旨意,神的旨意就成全在地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因信徒信賴神,所以只求今日基本的需要「飲食」。「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我們若不饒恕別人,神也不會饒恕我們。因為主又說:「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14-15)「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說出因著我們為神的國站立,我們就當求神拯救我們脫離那惡者的手。「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這是一句非常寶貴的話。最後主說到禁食:「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臉上帶著愁容,因為他們把臉弄得難看,故意叫人看出他們是禁食…。」主耶穌在這裡告訴我們,禁食不要故意做給別人看,讓別人知道我們在禁食,這是主所定罪的。主所讚賞的是,禁食時不叫人看出,但是我們絕對需要有禁食。那麼禁食到底是為了哪些的需要?就是特別在人生重大的關口、或是在一個很重要屬靈的爭戰、或是為了罪惡憂傷痛悔的時候等等,我們都應該學會在主面前禁食。但禁食不是孤立的事,必須與悔改,與禱告結合起來。聖經中沒有規定基督徒要多長時間或怎樣禁食,我們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怎樣禁食。但要切記,我們不是為了禁食而禁食,而是要把我們的心思從食物轉移到主的身上,同時借著禁食來親近神、禱告神!禁食不在乎時間的長短,只在乎向神存真誠的心。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明白禁食的意義,我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故意叫人看見。而是不叫人看出我們在禁食,只叫我們暗中的父看見,這樣神必報答我們!阿們!
<論施捨與禱告>
讀經「太6: 1-8」「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在馬太福音第六章的這段經文中,主耶穌提到:施捨與禱告。首先主說:「你們要小心」,就是提醒我們行善要有正確的動機,」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我們行善事的動機若是為著顯揚自己,好得著別人的稱讚,這就是假冒為善的人,故不能得神的賞賜。因此我們施捨的時候不可故意聲揚自己的善行,要得人的榮耀。而「人的榮耀」和天父的「賞賜」不能兼得。要得人的榮耀,就不能得天父的賞賜了。信徒施捨的目的,是積攢財寶在天上,將來可以到神面前去結賬,但若是故意行在人面前,這個賬就到此為止了。所以信徒應當儘力躲避「人的榮耀」,躲避人的稱許。而信徒的「施捨」是屬天的生命自然活出來的結果,不是從肉體里刻意做出來的,所以不但不會故意誇耀自己,甚至根本不會覺得這是一件值得誇耀的「施捨」。所以主又提醒說:「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意思是在施捨的時候,不但不要故意叫別人知道,也不要叫自己知道在行善,認為自己是多麼慷慨和屬靈。因為神的眼目遍察全地,所以「行在暗中」就是單單行在神面前,這樣天父必然報答。接著主耶穌就講到關於禱告的教導:「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主並非說在公眾場所的禱告不對,而是說禱告不可像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這樣他們就得到從人來的回應,就不能再盼望蒙神垂聽、得神答應。所以主說:「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這裡的內屋是指我們的靈里,關上門就是不要讓外界的事物來打擾。意即把世界關在外面。我們要在靈里單單「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這「在暗中」不是黑暗之中,而是隱秘處。信徒的禱告不只會被神「聽見」,也會被神看見。而且信徒禱告的內容可在今生得著答應,禱告的行為可在來生得著賞賜。這是何等的福份!主又說:「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外邦人,他們怕所信的假神聽不見,所以就把空洞的話重複的說。而有些信徒也「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因此主說:「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神既然早已知道了,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禱告呢?因為我們禱告的目的,不是為著通知神,而是表示我們依靠相信祂,並告訴祂我們的心愿,所以我們應當禱告。為此,願我們今天不但要明白主耶穌的教導,也要聽主耶穌的話,不可像假冒為善人的禱告。我們禱告的時候,要進我們的「內屋,關上門」,禱告我們「在暗中的父」,天父必然報答我們!阿們!
<主禱文>
讀經「太6: 9-13」「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第六章的這段經文,被稱為主禱文,是主耶穌親自給天國子民一個以天父為中心的禱告示範,也是叫我們要照著祂所教導的次序來禱告。所以主告訴門徒「要這樣說」。但主並不是要我們隻字不漏地照章誦念讀,或機械背誦。主禱文是以信徒在基督里跟神的新關係為開始:「我們在天上的父」,這表明我們是站在兒女的地位上來禱告父神。所以只有神的兒女,也就是那些重生了的人,才能作這個禱告。接著主就教導我們禱告時要說的三個願望:「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因為神自己是至聖的,所以祂的名必被尊為聖。今天在天上神的名被尊為聖,眾天使都俯伏在祂的腳前,尊祂為聖。可是在地上就不是這樣,地上仍有許多人忽略、藐視、褻慢神的名,甚至在信徒中間,也常有輕率、隨便地稱呼主名的情形。但如果我們真認識神,愛神,我們就會尊神的名為聖,也願人都尊神的名為聖。如果有誰妄稱神的名,我們就會感覺難受,我們的心愿也就越加強,就會越迫切的禱告說:「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表明今日的信徒要負很大的責任,就是借著禱告,把神的國度帶到世上來。「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今天神的旨意在天上通行無阻,但在地上卻常被人意阻擋,所以需要我們禱告來為神鋪路。之後主就轉到人的需要,祂教導我們要為日用的飲食禱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從表面看,我們日用的飲食,好像是我們勞苦得來的,但實際上,若沒有神賜百物給我們享受,我們仍是吃也吃不飽,喝也不止渴。所以不論我們是多麼的富有,仍要天天為日用的飲食祈求。然後主又教導我們禱告:「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這「債」是指道德上的債,即對神和對人的過犯、虧負。這裡的「如同」非常重要,就是把我們赦免別人和神赦免我們作等同。所以我們的禱告蒙神答應的條件,就是要先赦免別人。主耶穌教導我們最後的一句禱告是:「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這「試探」就是引誘人去犯罪。這「兇惡」就是那惡者撒但,牠「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所以我們就要禱告求神「救我們脫離兇惡。」就是求神救我們脫離那惡者撒但。最後主禱文是在讚美中結束:「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這「因為」,是說出我們如此禱告的根據,同時也將前面六個祈求與「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連在一起,這樣我們的禱告必蒙神垂聽。主耶穌所教導的主禱文,雖只有短短五節經文,但這是最完美的禱告,就是教導我們先將神的事放在最中心,最重要的位置,若我們能這樣禱告,神就會顧念我們生活的需要。而這六個祈求能實現的原因,就是因為神是永遠的,他的國度、權柄和榮耀也是永遠的,這樣我們才能說:「阿們」!可是今天有許多信徒對主禱文只是有口無心的背誦,這是沒有意義的!那麼你今天能稱神為天父嗎?你有尊神的名為聖嗎?你在祈求神的國降臨嗎?神的旨意行在你身上如在天上嗎?你相信是神供應你每日的飲食嗎?知道神免你的債的條件嗎?相信祂的保守嗎?主禱文已深印在你心裡了嗎?你說「阿們」是心口一致嗎?但願我們的答覆都是:是的!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