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4: 1-25」「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他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在馬太福音第四章中,使徒馬太首先講到,當主耶穌剛受完洗,離開約但河時,就「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可見主耶穌受魔鬼的試探,乃出於聖靈的引導,也可說是神主動要借魔鬼的試探,來顯明耶穌的得勝,配作天國的君王。而主在「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這說明耶穌是一個有血肉之體的真正的人。因主耶穌完全站在人子的地位上,魔鬼才有機會試探祂。所以等主餓了,那「試探人的進前來」引誘祂,把「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就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接著「魔鬼就帶祂進了聖城,叫祂站在殿頂(頂原文是翅)上,對祂說:'禰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禰吩咐祂的使者,用手托著禰,免得禰的腳碰在石頭上。'」可見魔鬼熟悉聖經,但牠卻是斷章取義地引用聖經,故意在「祂的使者」和「用手托著你」之間略去「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詩91: 11-12),以扭曲聖經的本意。耶穌就對牠說:「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魔鬼又帶耶穌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祂看,對祂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耶穌就說:「撒但退去吧(「撒但」就是「抵擋」的意思,乃魔鬼的別名)!因為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 神,單要侍奉他。』」主耶穌三次都用「經上記著說」的話語勝過了魔鬼的試探。「於是,魔鬼離了耶穌,有天使來伺候祂」。接著馬太說:「耶穌聽見約翰下了監,就退到加利利去…。」施洗約翰因指責希律安提帕強娶自己親兄弟的妻子希羅底而被下監,主耶穌聽見施洗約翰被下監的消息,就從猶太地退到加利利去。之後馬太用應驗先知的話作為主耶穌工作的開始,表明祂就是那「大光」。「光」就是天國的性質,主耶穌的工作就是把天國的性質發表出來。施洗約翰所傳的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主耶穌依然高舉天國的信息,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之後主耶穌就呼召西門等人來跟從祂,「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彼得和安得烈曾跟從過主耶穌,後來又回去捕魚為生。現在主第二次呼召他們,要他們放下職業,從事「得人」的傳道工作。「他們就立刻舍了網,跟從了祂。」主耶穌又呼召雅各和他兄弟約翰,他們也「立刻舍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最後馬太說:「「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里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而主耶穌的主要工作是「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病趕鬼顯明了主耶穌的權柄。「當下,有許多人從加利利、低加坡里、耶路撒冷、猶太、約旦河外來跟著祂。」主耶穌既然是天國的君王,祂又是光。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得著主的光照,並要一生跟隨祂!阿們!
<耶穌受魔鬼的試探>
讀經「太4: 1-11」「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在馬太福音第四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馬太講到耶穌受魔鬼的試探,他說:「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祂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那試探人的進前來…。」可見主耶穌在約旦河受洗后,在傳道以前,被聖靈帶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主耶穌在「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由此可以看出「禁食」的正確意義。禁食是因為人靈里的負擔太重,以致身體對飲食沒有需要,直到負擔卸下為止。所以主耶穌不是餓著禁食,乃是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這時「那試探人的」,就是魔鬼,「進前來」,可見魔鬼早就窺伺在旁,等到適當的時機,才出現眼前。魔鬼面對耶穌,牠用「你若是」開始牠的試探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魔鬼並不是質疑主耶穌乃神兒子的身份,而是要引誘祂站錯地位,只作神子,不作人子。魔鬼的居心是要耶穌只顧到自己肉身的需要,而不顧到神的旨意。但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人活著,不單要顧到肉身的需要,也要顧到靈命的需要,神的話是靈命的糧食。主耶穌就是用神的話:「經上記著說」,勝過魔鬼的試探。接著魔鬼就帶耶穌進了聖城,叫祂站在殿頂上對祂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這次魔鬼還是不放鬆「神的兒子」這句話,其用意是要引誘耶穌去試探神的信實:會否保護祂。在上一個試探中,因為主耶穌用神的話反駁魔鬼,這次魔鬼也引用神的話來對付主,但是牠是斷章取義的曲解聖經,並非聖經的原意。因此耶穌對魔鬼說:「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這裡「經上又記著說」,這個「又」字非常重要。這告訴我們,單憑一處聖經的話還不能定準,必須與別處經上的話不相衝突。「試探神」就是故意把自己放在一種情況下,為要試看神是否伸手作事,這個舉動含有強迫神來保守自己的意味,這就是對神的一種試探。對付那些誤用聖經的人,我們應該學習主耶穌的榜樣,最好也引用聖經上別處的話來加以平衡。所以我們當把神的話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以免受騙。這次耶穌又一次勝過魔鬼的試探。最後魔鬼又帶耶穌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祂看,對祂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可見魔鬼試探人的最終心意,就是要篡奪神在人心目中的地位,竊取神所該得的敬拜。因此耶穌說:「撒但退去吧!因為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侍奉他。』」主耶穌三次用神的話責備「那試探人的」,頭兩次沒有點出牠是撒但。在第三次時,因牠要奪取敬拜,所以主點出牠是撒但,並且用神的話宣告,魔鬼就要逃了,「於是魔鬼離了耶穌,有天使來伺候祂。」主耶穌三次都用「經上記著說」的話,勝過了魔鬼的試探。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將神的話牢記在心,這樣我們必能像主耶穌那樣,用「經上記著說」來勝過魔鬼的試探!阿們!
<耶穌呼召四個漁夫>
讀經「太4: 18-22」「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在馬太福音第四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馬太講到主耶穌呼召四個漁夫,這是一個偉大的呼召,因為在這個呼召裡面包含了兩個內容,第一個是門徒所要做的,那就是他們要跟從耶穌。第二個是,耶穌給門徒的應許,那就是得人如得魚,也就是要他們做得人的漁夫。馬太說:「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舍了網,跟從了他。從那裡往前走,又看見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兄弟約翰,同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在船上補網,耶穌就招呼他們。他們立刻舍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這是耶穌第二次向這四個漁夫呼召,第一次他們相信了主,但是他們又回到加利利海邊打魚。這一次耶穌不是要他們來相信,而是要他們「來跟從我」,就是來作耶穌的門徒,和祂一起去傳天國的福音。那麼彼得和安得烈,雅各和約翰,他們的反應是如何的呢?他們的反應都是:「立刻」,並且「舍了船」或「舍了網,別了 父親」,來「跟從了耶穌」。他們不是捨得撇下謀生的工具和自己的親情關係,而是這一切都無法與主相比。但跟從主耶穌,必須先有所捨棄,凡不肯為主捨棄的人,就不配作主的門徒。而這「立刻」就是抓住機會,機會是在時間裡,當時間過去時,機會也就過去了,尤其有許多的機會是一生中僅有的機會,一但失去就再也沒有了。另外這「立刻」也說到他們跟隨主的心志是絕對的。 所以他們甘心撇下一切,甘心舍了網、 舍了船,這都證明他們在乎主。再有他們別了父親,這不是說他們不孝順父親,而是當他們一旦遇見主、認識主以後,就讓主居首位,他們將主提升到最高的關係地位。今天在不衝突的原則下,我們愛家,我們愛父母、孝順父母, 愛兒女,可是這些東西不能成為我們跟主關係之間的攔 阻,不能成為讓神旨意在我們身上通行的攔阻。我們表現讓主居首位!而這四個漁夫為了跟從耶穌,他們甘心撇下一切,去得人如得魚。今天我們每個一人都有自已的網、自已的船,我們應該問一問自已:到底什麼是我們的船?什麼是我們的網?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要放下職業跟從主,但我們有什麼東西抓在手上捨不得撇下來,不能夠來跟從主的?主耶穌說:「你們無論什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今天主耶穌也在聖靈里呼召我們來跟從祂,那麼我們的回應是怎樣的呢?願我們都要像四個漁夫一樣,聽見主耶穌的呼召,就要以立刻的順從為回應,不但要為主撇下我們的「網」與「船」,還要抓住每一個機會來跟從耶穌!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