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約拿違命而逃>

作者:霞步思  於 2019-1-4 02:5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拿1: 1-17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從今天開始要分享《約拿書》,它是先知約拿所寫的,就是王下十四章二十五節所記載的那個先知約拿,他是亞米太的兒子。約拿這名字的意義是鴿子,象徵神給約拿的使命是要他像鴿子一般飛出去,傳悔改赦罪之道。《約拿書》共四章,是約拿本人以第三人稱所寫的,其內容詳細記載約拿的奉差遣、違命、遭災、蒙救,再奉差遣,以及尼尼微人聞道悔改,神不傾覆他們,約拿就發怒,甚至求死。除了約拿本人之外,沒有第二個人比約拿更清楚知道自己人生中,這一段經歷的全部過程。本書目的是借約拿逃避神的經歷及神對他的教導,向猶太人表明:神不獨愛猶太人,也愛祂手所造的別國人民,祂雖然要懲罰作惡者,但祂滿有憐憫,更願意給人機會悔改離罪,免受刑罰。本書中先知約拿起初不肯遵神命去尼尼微宣道,但經過神安排環境事物,先知悔改后遵命前去,結果尼尼微人上下一體披麻蒙灰,免去滅亡。本書最後記述神和先知約拿的對話,表明神以憐憫為懷,不論是猶太人或外邦人,神都一視同仁,這也為我們外邦人能夠在新約時代蒙恩得救,鋪下美好的根基。在約拿書第一章開頭就說: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下到約帕,遇見一隻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給了船價,上了船,要與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從神對約拿的話中,我們知道尼尼微大城裡的人,都是惡人,甚至他們的惡達到了神的面前。對於這些惡人,神是大有慈愛、滿有憐憫的差派先知約拿去向他們呼喊,宣告審判的信息,給他們悔改的機會!但約拿對這些罪惡的亞述人恨之入骨,極不願見他們悔改蒙神憐憫,於是他抗拒神的命令,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然而神並不立即攔阻約拿,神讓他順利的找到了船,搭上了船,也如時開航。不過,逃避神得意不了多久,海上就起了狂風,船上的人終於發現了違背主命令的先知,把他抬起來拋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而約拿的性命蒙主保守,耶和華安排一條大魚吞了約拿,他在魚腹中三日三夜。神一面管教他的僕人,另一面卻又暗中看顧拯救他。這也讓我們看到,自然界的大海、大風和大魚都聽神的調遣和使喚!耶和華神真是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神。在神前面,不但諸天的使者和軍隊要服從祂的命令,甚至一條大魚,都要服從神的吩咐,完成神的旨意。當我們想到一條大魚都聽從神的安排,我們對自己的悖逆實在感到無限的慚愧。今天神選召我們,實在是祂恩待我們,給我們一個最難得最寶貴的機會。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從約拿的失敗中,引以為鑒。我們要做一個合神心意的人,順服神的旨意,傳揚天國的福音!阿們!


<約拿違命而逃>

讀經「拿1: 1-10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在約拿書第一章的這段經文中,一開始就說到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這裡神的話清楚的臨到約拿,並命令他:起來、去、呼喊。起來常含著緊急的用意。呼喊是要宣告重要的信息。尼尼微是亞述的京城,這裡說是大城,指它的罪大惡極,已經達到神面前。神就把一項重大的使命託付約拿,要他去警告尼尼微大城,使他們悔改歸向神。但約拿卻違命而逃,他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下到約帕,遇見一隻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給了船價,上了船,要與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但是神是無所不在的,正如詩人說:我往那裡逃,躲避你的面?那麼約拿為什麼要躲避神呢?真正的原因約拿在本書4: 1-2說了,他不願尼尼微城得聞神的審判信息之後,全城悔改,以致神不降災尼尼微城。但他的意願是違背神的旨意。因此神就要管教祂違命的僕人,用祂所創造的大風成就神的旨意:耶和華使海中起大風,海就狂風大作,甚至船幾乎破壞。初時水手和船主各人哀求自己的神,把船上的貨物拋在海中。但這一切努力並不能使風浪平息。而約拿在狂風大浪中,居然能夠下到底艙,躺卧沉睡,這表示他知道這是出於神的手,也知道自己絕對無法躲避神,只好隨神的旨意便了,因他已知道不能再跟神反抗了。因情況危急船主到他那裡對他說:你這沉睡的人哪,為何這樣呢?起來,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顧念我們,使我們不致滅亡。這些話竟出自一個不認識真神的船主的口,叫約拿求告他的神。神用了外邦人的口教訓了祂的僕人。神又用了掣籤的方法使約拿受全船人的查問,而不得不在眾人跟前承認他是為躲避耶和華而到他施去的。這裡的掣籤似乎獲得正確的結果,但並不代表掣籤是一個正確的方法。新約時代初期,在聖靈還沒有明顯的引導之前,使徒們曾經使用搖簽方式選出馬提亞當使徒,但其後的新約聖經便不再有搖簽的記載。今天信徒要仰望神的旨意和引導,應當多多禱告,聖靈必在凡事上引導我們。接著眾人就對約拿說:請你告訴我們,這災臨到我們是因誰的緣故?你以何事為業?你從哪裡來?你是哪一國、屬哪一族的人?這一連串的問題,反映水手們困惑和驚懼。約拿就說:他說:我是希伯來人。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神希伯來人是昔日以色列人向外族人的自稱。約拿說他敬畏耶和華,只是掛在口邊的屬靈話,並不是信心的宣告。他若真實敬畏神,怎敢違命而逃?但他說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神是向人宣告耶和華不僅是一國一族的神,祂的主權更遍及全世界。而眾人既查出約拿所得罪的是那創造萬有的主宰,明白此事非同小可,所以大大懼怕,他們對約拿悖逆神的行徑感到驚駭。先知約拿此刻乃是一個反面的見證:因他躲避耶和華神,以致連累眾人。但願約拿因躲避神的命令而受管教,成為我們的鑒戒。但約拿真誠的認罪悔改,是我們最好的榜樣!阿們!


<約拿被拋在海中>

讀經「拿1: 11-17他們問他說:'我們當向你怎樣行,使海浪平靜呢?'這話是因海浪越發翻騰。他對他們說:你們將我抬起來,拋在海中,海就平靜了……在約拿書第一章的這段經文中,當約拿所在的船上,水手們知道海中起大風,是因約拿的緣故時,他們就問約拿說:我們當向你怎樣行,使海浪平靜呢?他們認為約拿是唯一知道如何使海浪平靜的人。約拿就對他們說:你們將我抬起來,拋在海中,海就平靜了先知約拿這話雖然平淡,卻隱藏著極不平凡的勇敢。他叫人把他拋在海中,等於叫人把他處死,這是他勇敢地為自己的錯失負責。但眾人不聽從約拿的建議,因為他們相信將約拿拋在海中等於叫他死,可能會使他們受到約拿的神憤怒的報復。他們就極力盪槳,要把船攏岸。以色列沿岸多有礁石,水手面對風浪時,通常寧願將船搖出海,也不願把船攏岸,以免觸礁擱淺。現在他們卻努力攏岸,就是不想把約拿扔下海,而是想把約拿送上岸去。但卻是不能,因為海浪越發向他們翻騰,因為神不同意他們的作法。於是他們便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啊!我們懇求你,不要因這人的性命使我們死亡;不要使流無辜血的罪歸與我們;因為你耶和華是隨自己的意旨行事。'」他們原先哀求過各人的神,現在他們從約拿的口中與他的態度中,認識耶和華。他們又看到海中的狂風,更知道神的大能。所以他們決定照約拿所說的來作。在沒有將約拿拋入海里之前,先求神的憐憫,表明他們是無意殺人。流人血的必受刑,他們雖是外邦人,也知道這公正的法則,他們也認識耶和華的權能。接著水手們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就將約拿抬起,拋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這顯然是神的大能,因此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華,向耶和華獻祭,並且許願。這次神的大能在自然界如此明顯地表現出來,約拿的話又如此醒目地應驗,難怪水手們有這樣的反應。但他們承認一位神的能力不等於停止繼續拜其他神,所以這不表示他們真正歸信耶和華。神用大風使約拿被拋在海中,神又用大魚把約拿救起來,耶和華安排一條大魚吞了約拿,他在魚腹中三日三夜。神安排一條大魚,使約拿在魚腹中不至於窒息,也不被腹中酸液侵蝕,這真是不能置信的奇迹。大魚成為神奇異的恩典,不但救約拿的性命,也保護他不受海浪的吞滅。主耶穌引此事作為祂受死、埋葬和復活的預表: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太12: 40)。然而約拿在魚腹中一定是很痛苦的,此乃神的管教,這苦難叫他悔改、順服神。今天有許多時候,信徒遠離神,人的規勸總不能叫他們回頭,但到神管教的鞭子臨到他們身上的時候,才肯屈服,才肯悔改。就如約拿在此最後悔改的機會,他悔改了。惟願我們今天都要從約拿被拋在海中能夠學到,在犯罪后,要及時悔改離棄己罪,並要順服神的旨意,完成祂的託付的功課,這樣我們就能得到平安!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9: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