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2: 1-23」「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在馬太福音第二章中,使徒馬太講到主耶穌降生的時間和地點,時間是在希律作王的時候,這「希律王」是以東人的後裔,約在主前四十年被羅馬封為治理猶太的王。他為人暴虐無道,甚至殺害自己的妻兒。而耶穌降生的地點是猶太的伯利恆。這時「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當「希律王聽見后,心裡就不安。」因他怕自己的王位受影響,因為他不是猶太人。而「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因他們怕社會動蕩生亂,致使他們物質受損、生命或有危險。於是希律王「就召齊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說:「基督當生在何處?」他們回答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著,說:『猶大地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這些祭司長和文士雖然對舊約的預言很有研究,但當這位主照著預言降臨的時候,他們並沒有迎接,好像這是別人的事,與自己無關,這實在是悲劇。「當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來,細問那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就差他們往伯利恆去,說:'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小孩子,尋到了,就來報信,我也好去拜他。'」事實上,希律只是通過東方的博士探聽到主耶穌的住處,然後派人去殺祂,所以他才暗暗地把東方博士叫來。當他們從希律王那裡知道猶太人的王出生在伯利恆的時候,他們就離開了耶路撒冷。這時那顆星又出現在了他們前面,引領他們的路。當他們到達目的地時那星停住了,於是他們就「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之後主在夢中指示他們「不要回去見希律」,他們就從別的路回本地去了。「他們去后,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等我吩咐你,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他。」神在至高之處完全掌管一切,祂不是除滅希律,卻是叫約瑟逃亡。因為主耶穌是羔羊,退讓不爭,至終得勝。而約瑟當夜就走,這是立即的順服。希律王因見自己被博士愚弄,其實博士並未愚弄他,他就下令將伯利恆城裡與四境所有兩歲以內的男孩屠殺殆盡。如此就應驗了先知耶利米所說的預言:「在拉瑪聽見號啕大哭的聲音,是拉結哭她兒女,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之後要害主耶穌的希律死了,就「有主的使者在埃及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和祂母親往以色列地去,因為要害小孩子性命的人已經死了。」於是「約瑟就起來,把小孩子和祂母親帶到以色列地去。只因聽見亞基老接著他父親希律作了猶太王,就怕往那裡去,又在夢中被主指示,便往加利利境內去了…。」約瑟實在是信心、忠心和順服的好榜樣!從這裡也讓我們看到,歷史在神的手中,不管希律的手段如何陰險,都不能越過神要成就的旨意。但願我們今天不但要明白聖經,同時我們也要追求曉得神的大能,並要堅定的信靠祂!阿們!
<耶穌生在伯利恆>
讀經「太2: 1-12」「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在馬太福音第二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馬太首先講到「當希律王的時候,主耶穌出生在伯利恆。」伯利恆是大衛王的故鄉,因此猶太人稱伯利恆為「大衛的城」。主耶穌降生在大衛王的故鄉伯利恆,祂是作為生命的王出生在君王的故鄉。而伯利恆這個地名的意思是「糧食之家、麵包之屋」,通過這個地名的含義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地方與維持人生命的食物相關,而生命的王耶穌基督,正是作為生命的糧出生在「糧食之家、麵包之屋」的伯利恆。這時「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猶太人聽到博士們的詢問之後,就開始在耶路撒冷城裡傳揚,「希律王聽見了,就心裡不安」。此時希律王正是猶太人的王,所以他對猶太人之王的降生感到權勢受到威脅,於是心裡不安,這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不正常的是,「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因為他們怕社會動蕩,致使他們的生命、財產、地位受損。同樣今天有名無實的基督徒,貪愛世界,恐怕當主再來的時候,也會感到不安。基督徒不只是信主,也應當愛主。一個信主的人,如果他裡面的感情、感覺沒有受主的影響,則他不能配作基督徒。接著希律就「就召齊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說:'基督當生在何處?'」祭司長和文士熟悉聖經,答案正確:「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著,說:『猶大地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這裡記主耶穌為君王,雖然伯利恆是一個小城,然而因著主耶穌在那裡降生,所得的榮耀,是何等的大!所以東方的外邦人就來到猶太地要敬拜彌賽亞,可是這些人卻不迎接彌賽亞。這星本來可以直接帶領東方的博士到伯利恆,但卻先引導他們到耶路撒冷,因為神要特意驚動希律王、祭司長、文士和全城的人。而「當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來,細問那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就差他們往伯利恆去,說:'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小孩子,尋到了,就來報信,我也好去拜他。'」希律不是存心去拜耶穌,乃是要殺祂。東方的博士「聽見王的話,就去了…。」這裡沒有提到一個文士或猶太人跟去。博士能從東方尋到伯利恆來,他們卻不能從耶路撒冷下到伯利恆去。這叫我們看見外邦人要主,猶太人棄絕主。從今之後,神也是外邦人的神。而東方的博士「看見那星,就大大地歡喜,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這裡博士看見的是一個「小孩子」,乃是進入「房子」。並且希律「照著他向博士仔細查問的時候,凡兩歲以里的,都殺盡了」。這證明博士所見的主耶穌不是才生的了,那時主已經一歲多了。這裡先記小孩子,后說母親馬利亞,因這小孩子是大過母親的。另外博士是「俯伏拜那小孩子」,不是拜馬利亞。「禮物獻給他」,不是獻給馬利亞。因馬利亞不過是人,不當得著這個榮耀,惟有主耶穌才配得!這裡的黃金是指神性,孔香是指喜悅,沒藥是為著死人的用處。在此博士獻沒藥,表明主此次來是要經過死的。黃金正好為約瑟預備了逃往埃及的路費,神的作為何等奇妙。之前神允許博士們被希律召見,現在卻在夢中指示他們「不要回去見希律」。神或允許、或阻止博士們見希律,都是按著祂自己的計劃、自己的時間。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堅定的信靠全能、全知的神,並且要行在祂的旨意中,一生奉獻給神!阿們!
<約瑟的順服>
讀經「太2: 13-23」「他們去后,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等我吩咐你。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他。'約瑟就起來,夜間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埃及去,住在那裡,直到希律死了……。」在馬太福音第二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馬太再次講到「有主的使者向約瑟顯現」,指示他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等我吩咐你。」那時因聖靈未曾降下,所以神多用夢、天使引導人。現今我們有了聖經的話語,和
裡面有聖靈作保惠師,祂要將一切的事指教我們。這裡神不施展大能保護耶穌,叫祂免於逃難。今天我們若遭遇到什麼難處或災禍,並非神不理睬我們,而是有祂的美意。從這裡對約瑟的稱呼表明,約瑟不是祂的父親,馬利亞是祂的母親,但神卻叫約瑟服事祂的兒子。而「約瑟就起來,夜間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埃及去。」這是何等的順服!何等的相信!約瑟雖然未聞風聲,未見危像,他「就」起來,這是立刻的順服。約瑟因基督的緣故,別國離鄉。今天如果我們要服事主,我們就不能盼望有安舒的日子。神若將責任託付我們,即使拋井離鄉,我們也要順服。「住在那裡,等到我吩咐你。」神的指示都是一步一步的。那時「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他。」希律的目的就在此,他先前所說都是虛假。時候一到,心中所有隱藏的都要顯露。然而神知道一切的事,祂會保守屬祂的人。約瑟就「住在那裡,直到希律死了,這是要應驗主借先知所說的話,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馬太引用主借先知所說的話表明,主耶穌才是那位真正神的兒子。「希律見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發怒,差人將伯利恆城裡,並四境所有的男孩,照著他向博士仔細查問的時候,凡兩歲以里的,都殺盡了。」希律詭計多端,還懷疑人愚弄他。所以他發怒,殺死兩歲以內的嬰孩。「這就應了先知耶利米的話,說:'在拉瑪聽見號啕大哭的聲音,是拉結哭她兒女,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先知耶利米以拉結為以色列之母,描述以色列被擄的悲慘情形。現在被使徒馬太引用來描述嬰孩被希律慘殺的情形。而這些被殺的孩童都是無辜的,他們在國度里是有指望的!在「希律死了以後,有主的使者在埃及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以色列地去,因為要害小孩子性命的人已經死了。'」要害主耶穌的希律先死了。於是「約瑟就起來,把小孩子和祂母親帶到以色列地去。」但因約瑟「聽見亞基老接著他父親希律作了猶太王」,而他又是一個暴虐無道的王,所以約瑟「就怕往那裡去」,然而神體貼他,「又在夢中被主指示,便往加利利境內去了。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裡。這是要應驗先知所說,他將稱為拿撒勒人的話了。」因約翰福音1: 46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所以稱主為拿撒勒人,乃是輕視、卑賤之意。在眾先知預言主都有如此意思。馬太福音一再強調「這是要應驗主借先知所說」,這說出主的行徑都在神的旨意中。而這裡約瑟對神的信心、忠心和順服,但願都能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