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6: 1-11」「來吧,我們歸向耶和華!他撕裂我們,也必醫治;他打傷我們,也必纏裹……。」在何西阿書第六章中,先知何西阿為響應神在上一章的等待,他就在此向同胞們發出的呼喚:「來吧,我們歸向耶和華!他撕裂我們,也必醫治;他打傷我們,也必纏裹。過兩天他必使我們蘇醒,第三天他必使我們興起,我們就在他面前得以存活。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他…。」先知用「我們」,他把自己包括在他的同胞們之內,因為他是站在整個以色列國的立場上向同胞們發出呼喚。因以色列民犯罪背棄了神,以致遭受神的懲治,因此他們要立意迴轉歸向神。那神為什麼要先撕裂然後醫治?先打傷然後纏裹?因為這是神「愛」的方法,按以色列人的敗壞來說,不但充滿各樣邪惡,而且善於偽裝,裡面雖然已經病得很重,外表卻看不見青腫的傷痕,所以神必須撕裂、打傷、把他們內里的敗壞和心靈深處的疾病完全暴露出來。他們才會真正明白自己是多麼需要神的拯救。這裡的「過兩天」與「第三天」表明神的撕裂與打傷都是暫時的,不久就會因經歷祂的拯救與「醫治」,「在他面前得以存活」。接著先知提醒他的同胞,應在神的責打和管教中認識祂的作為,他說:「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祂;祂出現確如晨光,祂必臨到我們像甘雨,像滋潤田地的春雨。」這裡說到神對認識祂的人如朝陽驅散黑暗,帶來光明的前程。如春雨滋潤地土,帶來無限的生機。這都象徵在神的管教過去之後,他的恩典必然來臨。之後慈愛的神就為祂的子民借先知發出嘆息:「主說:以法蓮哪,我可向你怎樣行呢?猶大啊,我可向你怎樣作呢?因為你們的良善如同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甘露…。」不論以法蓮或猶大,他們的良善短暫得像早晨的雲霧和速散的甘露一般,這種短命的「良善」,反使他們自欺自滿,不肯誠實悔改歸向神。神就將祂的話放在先知的口裡來「砍伐…殺戮他們」。而神審判的話語,如同公義的光線照明以色列民敗壞的光景。然後神自己表白祂所喜愛的是什麼:「我喜愛良善(或作「憐恤」),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可見神所喜愛的是真實的品德,不是虛偽的獻祭。要求人更多認識祂,而不是遵守外表的敬拜儀式。可是「他們卻如亞當違約,在境內向我行事詭詐」。「亞當背約指他和夏娃不遵守神的命令,擅自吃了不該吃的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同樣以色列民也在巴勒斯坦境內違犯誡命。因此神就指責以色列的惡行:「基列是作孽之人的城,被血沾染。強盜成群,怎樣埋伏殺人;祭司結黨,也照樣在示劍的路上殺戮,行了邪惡。在以色列家我見了可憎的事,在以法蓮那裡有淫行,以色列被玷污。」猶大也是這樣,因此神說:「猶大啊,我使被擄之民歸回的時候,必有為你所命定的收場」。這「收場」意為「收割」,也就是猶大也會有審判的結局。如今正是末世,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為此,願我們都要信靠主勝過罪惡,並要忠心事奉神,這樣我們就能在神所命定的審判之時,可以坦然無懼!阿們!
<竭力追求認識神>
讀經「何6: 1-3」「來吧,我們歸向耶和華!……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祂;祂出現確如晨光,祂必臨到我們像甘雨,像滋潤田地的春雨。」在何西阿書第六章的這段經文中,先知何西阿因明白神的心意,所以他向以色列民發出呼喚:「來罷!我們歸向耶和華…。」同時他也提醒他的同胞,不要以為神撕裂打傷就是狠心,沒有憐恤。這正是神奇妙之愛的另一面。他們就應在神的責打和管教中來認識祂的作為,不要輕易放過這認識神的機會。因此何西阿緊接著就對以色列民說:「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祂。」這「務要」及「竭力」清楚表明追求認識神是要付出的。當以色列民自覺有罪,因而來到神面前歸向祂時,就要渴望更多更深認識祂,竭力追求認識祂,他們就能看見神像晨光,甘霖春雨般滋潤這地和這地的百姓。同樣今天基督徒一蒙恩之後,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要竭力追求認識神。因為我們若不認識神,就不會捨棄離開罪惡,也生不出敬畏神的心。我們若不認識神,想叫我們愛神是非常困難的,叫我們肉體捨棄世界,勝過撒但,那簡直就不可能。因此我們都要「竭力追求認識祂。」那我們如何認識神呢?最直接的方法是從神的啟示,就是從聖經中去明白認識神。當然,祈禱也是不可少的,因為單靠我們天然的能力去讀經不能領會屬靈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在祈禱中求聖靈引導我們進入及明白真理,認識神。簡單來說,竭力追求認識神,就是要在讀經及禱告中親近神及認識神。認識神是宇宙的創造者,萬有的主宰。我們今生的禍福,永遠的賞罰全在乎祂。所以我們必須竭力追求認識神和祂的性情,思想,目的,要求。這樣我們才能得到神的喜悅,這比什麼都寶貴,也比得到萬有更快樂。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借著讀經、禱告,聖靈的啟示來認識神,我們不只是要認識神,還要竭力地追求認識祂。也就是說,我們在地上的日子,都應盡我們所能地來追求認識神。我們不只是在頭腦上認識神,更是在關係和經歷上真認識神,更深地認識神,這樣我們就越能明白神的心意,越能討祂的喜悅,蒙祂的恩惠。神也一定會如「晨光」趕走黑暗般的出現,也會如「甘雨」滋潤地土般的賜福給竭力追求認識祂的人!阿們!
<神所喜愛的>
讀經「何6: 4-11」「主說:'以法蓮哪,我可向你怎樣行呢?猶大啊,我可向你怎樣作呢?……我喜愛良善(或作「憐恤」),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從何西阿書第六章的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絕對公義、聖潔的神所發出的沉重嘆息:「以法蓮哪,我可向你怎樣行呢?猶大啊,我可向你怎樣作呢?」神已千方百計籍先知規勸以色列和猶大要悔改,可是卻是徒然。以色列和猶大在患難中時,看起來也是想要悔改。但是他們的那一點「良善」就像是早晨的雲霧,速散的甘露,即刻散去。接著他們就又滑入從前的罪惡之中。所以神向他們發出嚴厲的警告,祂要借先知砍伐他們,以祂口中的話殺戮他們,而神施行的審判如光發出。然後神就向他們宣告說:「我喜愛良善(或作「憐恤」),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這「良善」是指信實丶守信,守約丶不改變,或作神的憐恤。神「不喜愛祭祀」,並非指以色列民以後不必奉獻,而是說,神要他們有祂那樣長久、永恆的良善,這樣的良善再加上祭祀,才是神所喜愛的。如果獻祭的人內心沒有真正悔改、沒有真心愛神,那麼獻祭就是虛儀。神說祂「喜愛憐恤」,表明祂無比期待祂的子民活出「憐恤」這種屬靈的品格。在福音書中,主耶穌兩次以這節經文指責法利賽人的謬誤,因為他們看重「祭祀」,以致忘卻了「憐恤」。神又說,祂:「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這說明神所喜愛的是人們對祂真實的認識,而不是宗教禮儀。由此可知,神所喜愛的就是要我們有良善與認識祂。良善指的是有憐恤的心,側重的是我們與人之間的關係。認識神指的是我們與神相合,側重在我們與神的關係。這也就是說,神喜愛的是我們有愛神、愛人的心。可是神的選民卻想要用外在的敬拜形式來彌補自己內心中對神的愛的缺乏,這是多麼的愚妄。正如亞當在伊甸園中違背了神約,以色列人也違背了神與他們的聖約。 所以以色列人犯了罪,就求祭司給他們獻祭贖罪,卻不知這些宗教領袖也是:「強盜成群,怎樣埋伏殺人,祭司結黨,也照樣在示劍的路上殺戮,行了邪惡」。因此以法蓮和猶大因罪惡滿盈,都要受到神的懲罰。可是今天也有許多信徒不了解神喜愛什麼,所以他們只是停留於「祭祀」的層面,以為只要準時禮拜、定期奉獻、時常聚會…,就以為這是神所喜愛的。卻不知神喜愛的不是「祭祀」,祂喜愛的是人有一顆良善的心,有憐恤人的心,以及要認識神。如果信徒所獻上的不能滿足神的要求,自然也就無法討祂的喜悅。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切記神的宣告:「我喜愛良善(或作「憐恤」),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