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7: 1-17」「此後,我看見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執掌地上四方的風,叫風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樹上……。」啟示錄第七章是在揭開第七印之前,插入了一段榮耀盼望的記載,將兩批重要的信徒介紹出來。本章也回答第六章結尾的問題:「誰能站得住呢?」這裡所描述的人都能站得住。使徒約翰說:「此後,我看見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執掌地上四方的風,叫風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樹上。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從日出之地上來,拿著永生 神的印……」。這「此後」指在第一印至第六印的異象之後。「四位天使」指掌管即將來臨之審判的天使。「站在地的四角」指地平面的四方,因這個異象是題到在地上發生的事。這時另有一位天使從日出之地而出,「拿著永生神的印,」並「向那得著權柄能傷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大聲喊著說:'地與海並樹木,你們不可傷害,等我們印了我們神眾僕人的額'」。而「我們神眾僕人」不僅信徒是神的僕人,被揀選的猶太人也是神的僕人。凡是蓋上此印者,即表示被神分別出來受祂保護。然後約翰就聽見以色列人受印記的數目「有十四萬四千;猶大支派中受印的有一萬二千,流便支派中有一萬二千,迦得支派中有一萬二千…。」這裡題到受印的人是十四萬四千人,每支派一萬二千。 這批猶太聖徒是在大災難初期得救的。然而以法蓮和但這兩個支派卻沒有列在其中,也許因為他們曾領導別人敬拜偶像。名單上包括約瑟和利未支派,無疑約瑟取代他兒子以法蓮的位置。接著在異象中,約翰又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與羔羊…。」這「許多人」是在天上,他們都是在「大患難中出來的」得勝者,很可能是殉道者,所以他們得以「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他們頌讚所得的救恩,並將救恩歸與他們的神,也歸與羔羊。眾天使…和眾長老並四活物加入一起敬拜神。這時長老中有一位問約翰,這些穿白衣的人是誰?是從那裡來的?約翰承認自己不知道。這位長老於是解釋說:「這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凈了。」這裡的「出來」,並不是指一群人一起出來,而是一個一個地從大患難中出來。如果問他們是怎麼出來的?答案很簡單,就是殉道。這也否定了「全教會災前被提」的傳統觀念。但這些「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凈」的人有福了,他們可以在神寶座前,晝夜在祂的殿中侍奉祂,這是最大的福氣。神還要用帳幕覆庇他們。而且「他們不再飢、不再渴,日頭和炎熱也必不傷害他們,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這是何等大的安慰!為此,願我們都要讓主的話成為我們的安慰與盼望!阿們!
<受印的十四萬四千人>
讀經「啟7: 1-8」「此後,我看見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執掌地上四方的風,叫風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樹上。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從日出之地上來,拿著永生神的印…我聽見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數目有十四萬四千……。」啟示錄第七章的這段經文,是插在第六印和第七印之間的異象,這在前後兩個三年半之間,也就是后三年半大災難發生之前,神要揀選十四萬四千以色列人,使他們受神的印記和保護。使徒約翰首先看見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就是地球的南北兩極和東西兩端,並且控制地上四方吹來的風。這表示即將有猛烈的暴風臨到世上,風能造成破壞和傷亡,例如颶風和龍捲風便有極大的殺傷力。因此神賜權柄給四位天使,要他們控制四方的風,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樹上。這讓我們看到,大災難雖然極其可怕,但值得我們安慰的是,審判的「風」操之在順服神命令的天使手中。另外有一位奉神差遣的天使從東方上來,拿著神的印,大聲對那四位天使說,他們暫時不可降災地上,要等「我們」共五位天使將神的印印在「神的眾僕人」的額上。這裡天使是拿著永生神的印來宣告,倘若沒有永生神的印,其他的天使也不會聽命。而在「神的眾僕人」額上蓋印,表明公開地讓人知道他們是屬於神的,受神的保護,這樣他們在大災難中才能不受天災人禍的危害。緊接著約翰就「聽見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數目有十四萬四千」。這裡的十四萬四千人,就是指當時在地上的十四萬四千猶太人,他們代表以色列十二個支派,每個支派各有一萬二千人,在額上有蓋印。神揀選以色列人有特別的目的,雖然他們一再背逆神,並棄絕耶穌基督,但神記念對他們先祖亞伯拉罕的應許,憐憫恩待他們,借七年大災難使他們的靈命復興。因此他們在大災難開始還不到三年半便已經悔改信耶穌為救主,神就吩咐天使先為他們蓋印, 這印就是「永生神的印」,然後執行大災難。而這十四萬四千以色列人包括十二支派,有猶大、流便、迦得、亞設、拿弗他利、瑪拿西、西緬、利未、以薩迦、西布倫、約瑟、便雅憫支派。這與原來以色列十二支派比對,少了「但」,卻多了瑪拿西,就是約瑟的長子。因為但支派帶頭拜偶像,列王紀上12: 29-30記載: 「他就把牛犢一隻安在伯特利,一隻安在但。這事叫百姓陷在罪里,因為他們往但去拜那牛犢。」所以但支派不包括在受印的十二支派中,必須經歷主忿怒的日子,因為他們沒受印的保護。不過在先知以西結預言彌賽亞降臨地上為王時,但支派在分地業的事上有分(結48: 1-5)。可見他們並非至終要被遺漏,因為經上明言:「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但在大災難的時候,只有這十四萬四千受印的人,要被神保護,免去那快要臨到的大災難。這讓我們看見神時刻看顧相信和敬畏祂的人,就在這個大災難、恐怖與摧毀時刻來到之前,神先叫十四萬四千以色列人受了神印記的保護,然後才執行神大怒的審判。這對約翰和以色列人來說是一大安慰。 願我們也要感謝讚美神的慈愛!阿們!
<從大患難中出來的人>
讀經「啟7:9-17」「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他向我說:'這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凈了'……。」在啟示錄第七章的這段經文中,當使徒約翰聽見十四萬四千的猶太人被蓋了印之後,他就說:「此後,我觀看…」,這時約翰的眼睛又轉移到天上,於是他看見在天上發生的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約翰在這裡有一個特別的描述,就是數目「沒有人能夠數過來」,意思是他們的人數比前面的十四萬四千人還要多得多,難以數計,這對在大患難中信徒,是極大的鼓舞。這裡的「各國」指各個邦國,「各族」指各個種族,「各民」指各個部族,「各方」指說各種語言的人,這些人都「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這「白衣」意指他們各人在大患難中靠主寶血持定信仰,藉此行為蒙神稱義。「棕樹枝」在聖經里是得勝的記號,意指他們勝過為主受苦的災難。所以隨後就有一位長老告訴約翰:「這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凈了。」這裡特別提到「這些人」,表明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因為他們是「從大患難中出來」,表示他們曾經身歷末世的大災難,就是第一印至第六印的災難。他們也都是在「大患難中出來的」得勝者,很可能是殉道者。但同時,他們也是靠羔羊的血,罪得以洗凈。因此他們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與羔羊。」而且接著又說到他們所得的福分也是非常美好的:「他們在神寶座前,晝夜在他殿中侍奉他。坐寶座的要用帳幕覆庇他們。他們不再飢、不再渴,日頭和炎熱也必不傷害他們,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而神救恩的最終目的,是叫我們能永遠侍奉祂。今天我們在地上的侍奉,不過是學習和操練,預備將來在天上的事奉。如果我們今天不甘心樂意侍奉神、不渴慕神的同在,將來在天上「晝夜在祂殿中侍奉祂」、與神同在,豈不成了一種可怕的煎熬?「坐寶座的要用帳幕覆庇他們」意思就是神將與他們同住。因此在天上所有的盼望都得到滿足,所有的苦難都已經成為過去,可以安息、喜樂直到永遠。從這裡讓我們看到,基督徒在世上雖然會經歷「大患難」,但將來所得到的福分,更讓我們心馳神往。保羅說:「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8: 18)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為主剛強奮勇,甚至遭遇「大患難」也無所畏懼。因為我們有美好的盼望,將來我們在天上所得的福分,也是與這些從大患難中出來的人一樣,並且還要與他們一同在榮耀寶座前俯伏敬拜、讚美、侍奉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