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9: 1-27」「瑪代族亞哈隨魯的兒子大流士立為迦勒底國的王元年,就是他在位第一年,我但以理從書上得知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論耶路撒冷荒涼的年數,七十年為滿。我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 神祈禱懇求……。」在但以理書第九章中記載了,但以理為以色列民向神的祈禱,以及加百列的回應。這裡提到的瑪代王大流士元年,就是波斯王居魯士元年。此時但以理從書卷中得知先知耶利米論到神有關耶路撒冷荒涼的年數,是七十年,之後以色列百姓就得以重新歸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而此時距滿70年只差二年了! 因此但以理就為全以色列人認罪,求神赦免、賜恩禁食禱告。因為他知道以色列百姓落入今天境況,是神對他們的審判,因以色列人犯罪、行惡、叛逆、偏離神誡命典章的結果。所以但以理在回顧神的信實之後,他代表全國向神承認他們不忠的罪,也包括他自己在內,以至於他們遭受分散各地的災難。但以理就祈求神按著祂公義屬性,憐憫已經受了祂刑法的選民,使以色列民得以歸回。因著但以理這樣的禱告,就立即蒙神的應允。神就差派天使加百列向但以理宣告新的啟示,也稱他為「大蒙眷愛的人」。但以理只為這七十年禱告,而神要啟示他的是超過但以理所禱告的,天使對但以理說:「…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已經定了七十個七,要止住罪過,除凈罪惡,贖盡罪孽,引進(或作「彰顯」)永義,封住異象和預言,並膏至聖者(「者」或作「所」)…。」可見這七十個七的預言主要對象是以色列民和聖城耶路撒冷,但也連帶地關係到世界歷史和末期。而這「七十個七」,是由七個七、六十二個七和一七所組成,每個七指七年,故一七之半即指一載、二載、半載,也即三年半。這「七個七」是指以色列民歸回開始重建聖城之後的49年。「六十二個七」是指聖城重建完成之後,過了434年,也就是「直到有受膏君的時候」。「那受膏者必被剪除」就是指主耶穌基督必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有一王的民來毀滅這城和聖所」,是指耶路撒冷聖殿將於主后70年被羅馬將軍提多王子摧毀。從這之後到最後「一七」之間的間隔,就是今天教會的時期、恩典的時代,然後「一七」才到來。所以這裡最後說:「一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那行毀壞可憎的(或譯:使地荒涼的)如飛而來,並且有忿怒傾在那行毀壞的身上(或譯:傾在那荒涼之地),直到所定的結局。」這「他」就是指敵基督。敵基督在最後「一七」開始的時候要與「許多人」定盟約,給他們安全的保障。但「他」在「一七之半」,即三年半之後會毀約,顯出敵基督「那行毀壞可憎的」真實面貌,那將是神的百姓有史以來最大的苦難。但三年半大災難之後,「那行毀壞的」必被基督的降臨所摧毀。本章是《但以理書》的中心,是神啟示了救贖計劃,而神的救贖與彌賽亞有關,所以這七十個七就詳細地指出彌賽亞要來的日期和要做的工作。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讓聖民得著完全的救贖,把聖民帶到完全的榮耀里去。但在神所命定的末日,神會毀滅那敵基督者,並建立神永恆的國度。而在這段時間裡,願每一個屬神的兒女都要警醒預備,等候主的再來!阿們!
<但以理的禱告>
讀經「但9: 1-19」「瑪代族亞哈隨魯的兒子大流士立為迦勒底國的王元年,就是他在位第一年,我但以理從書上得知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論耶路撒冷荒涼的年數,七十年為滿。我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禱懇求……。」在但以理書第九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在大利烏被委為迦勒底王的第一年,當但以理在研讀耶利米書時,他從先知書上知道:「論耶路撒冷荒涼的年數,七十年為滿」。耶利米書29: 10先知耶利米寫信給被擄的人:「耶和華如此說: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我要眷顧你們,向你們成就我的恩言,使你們仍回此地。」因但以理相信神的話,相信神的先知,他就:「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禱懇求。」但以理用禁食禱告來迎接和參與神的應許,又因他禱告時是心裡很悲傷難過,所以他穿麻衣,還把灰土灑在頭上,這是以色列人表示哀痛的一個方式。而但以理禱告的態度是:「…定意向主神祈禱懇求。」表示他的這個禱告很認真,全神貫注的跟神說話。所以但以理禱告態度是我們應該學習的,要抓住上帝的應許,要謙卑痛苦的悔改,並且要認真的迫切祈求。
接著但以理就向神祈禱、認罪說:「主啊,大而可畏的 神,向愛主守主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我們犯罪作孽,行惡叛逆,偏離你的誡命典章…。」但以理是聖潔完全的人,聖經不曾記載他有罪,卻一再見證他對神對人沒有過失。而他卻向神承認自己的罪,也承認全民的罪。然後他承認神的公義,他就向神禱告說:「以色列眾人都犯了你的律法,偏行,不聽從你的話。因此,在你僕人摩西律法上所寫的咒詛和誓言,都傾在我們身上,因我們得罪了神。…所以耶和華留意使這災禍臨到我們身上,因為耶和華我們的 神在他所行的事上都是公義,我們並沒有聽從他的話。」但以理認識神是公義的。雖然猶大和耶路撒冷有國亡城破之痛,受可怕的災禍,仍然肯承認神「在祂所行的事上都是公義,我們並沒有聽從祂的話」。接下來但以理就祈求神的恩典,他向神禱告說:「主,我們的神啊,你曾用大能的手領你的子民出埃及地,使自己得了名,正如今日一樣。我們犯了罪,作了惡。主啊,求你按你的大仁大義,使你的怒氣和忿怒轉離你的城耶路撒冷,就是你的聖山。…求主垂聽,求主赦免,求主應允而行,為你自己不要遲延。我的神啊,因這城和這民,都是稱為你名下的。」但以理在這篇禱告里,他把自己歸在百姓的罪里。他根據神信實的愛,就是祂與以色列在約中所建立的愛,來到神面前,承認他們的罪,承認他們應該受審判,並求神施恩憐憫。今天正是教會荒涼殘破的時代,我們不能安然無動於衷。為此,願每一個屬神的人都要像但以理那樣,定意向神禱告,不僅自己要在神面前認罪悔改,也要為教會、為眾人懇求,求神赦免罪孽,祈求憐憫和恩典。我們也要更多地為神的國禱告,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阿們!
<七十個七的預言>
讀經「但9: 20-27」「我說話、禱告,承認我的罪和本國之民以色列的罪,為我神的聖山,在耶和華我 神面前懇求。我正禱告的時候,先前在異象中所見的那位加百列,奉命迅速飛來……。「在但以理書第九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正當但以理為以色列人的罪在神面前認罪禱告,尋求神的面時。神就垂聽了但以理的禱告,也把祂對祂子民所做的救贖工作啟示出來。加百列就奉神的命到來,他指教但以理說:「但以理啊,現在我出來要使你有智慧、有聰明。你初懇求的時候,就發出命令,我來告訴你,因你大蒙眷愛,所以你要思想明白這以下的事和異象。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已經定了七十個七。」可見這七十個七的預言是為以色列民和聖城定的,神定了這「七十個七」有以下的目的:「要止住罪過,除凈罪惡,贖盡罪孽,彰顯永義,封住異象和預言,並膏至聖者」。從這個內容看來,這七十個七是與罪惡的消除有關,是以色列人經過這七十個七之後,他們肯迴轉,肯認罪悔改歸向主耶穌,他們的罪就完全被赦免,被消除,他們就得贖,在神面前可以稱為義。「封住異象和預言」,這「封住」就是止住,蓋印,使完結的意思。經過這七十個七之後,以色列人就不再需要預言和異象,因為一切都明白了。聖經里之所以不斷有預言和異象,是神要透過這些叫以色列人明白,知道神的心意。這位「至聖者」就是救主耶穌,經過這七十個七之後,以色列人就真正認識到誰是那位至聖者。而這「七十個七」又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是「七個七」,第二個是「六十二個七」,第三個是「一七」。關於「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天使加百列對但以理說:「你當知道、當明白,從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時候,必有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正在艱難的時候,耶路撒冷城連街帶壕都必重新建造。」這是指從波斯王古列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時候。現在我們都明白受膏君指的是主耶穌,這裡預言的就是耶穌的誕生。然後加百列又繼續說:「過了六十二個七,那受膏者(「那」或作「有」)必被剪除,一無所有,必有一王的民來毀滅這城和聖所,至終必如洪水沖沒。必有爭戰,一直到底,荒涼的事已經定了。」這裡「受膏者被剪除」,就是指耶穌基督將被釘十字架,「有一王的民來毀滅這城和聖所」,耶路撒冷聖殿將於主后70年被羅馬將軍提多王子摧毀。自此之後,以色列人如同遭受洪水衝擊一樣,戰爭不斷,直到世界的末了。而從這之後到最後「一七」之間的間隔,就是今天教會的時期、恩典的時代,然後最後「一七」才到來。天使加百列說:「一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那行毀壞可憎的(或作「使地荒涼的」)如飛而來,並且有忿怒傾在那行毀壞的身上(或作「傾在那荒涼之地」),直到所定的結局。」這「他」就是敵基督,他一出來的時候先與許多人立盟約,就是與人講和平。因為世界久處戰亂,人心厭戰,故他的出現大受歡迎,世界似乎出現和平。但是過了一七之半,就是三年半,他的原形畢露,他禁止以色列人向神敬拜,向神獻祭,無論是牛羊「祭祀」或素祭「供獻」都禁止。這敵基督並且行了可憎的事,就是污穢了聖殿,破壞了神聖潔的殿,他在神的殿中自稱為神,要人拜他,真是可憎的事。因此神的忿怒必臨到他身上,被神所罰,直到永遠。這七十個七的預言還有一部分未應驗,就是最後一個七。今天我們因著明白聖經指向將來的信息,願我們都要預備好自己,等候主耶穌的再臨!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