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2: 12-17」「你要寫信給別迦摩教會的使者說,那有兩刃利劍的說: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處……。」啟示錄第二章的這段經文,是主耶穌吩咐祂的僕人約翰,寫信給小亞細亞七個教會中的第三封信,就是寫給別迦摩教會。別迦摩這個城市的特徵是,在公元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因攻打羅馬城前夕夢見了以十字架為旗號便會取勝的異象,後來此夢果然應驗。故此君士坦丁改信基督教,他頒令廢除對基督徒的迫害,並且定基督教為國教。從此基督教便蓬勃發展,教會表面看似復興,但裡面卻摻雜的世界的東西。教會原本是神的殿,但因教會與世界聯合,致使教會當中竟有了撒但掌權的機會。撒但用逼迫的方法攻擊教會失敗后,便改變了策略,它用政教合一來腐蝕教會。所以別迦摩教會就象徵與世界聯合,世俗化的教會。主耶穌在這封信中的自稱是:「那有兩刃利劍的」,這象徵耶穌的權柄,只有祂有權審判教會中世界的攙雜,剖開並切斷教會和世界的關係。主又說「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處」。教會原本暫時寄居在地上,僅似流動的帳棚,不料竟有了固定的居所,而且撒但在教會中竟有了掌權的地位。然而雖然教會中有撒但的掌權,但仍有信徒堅守主名,甚至為主殉道,因而得到主耶穌的稱讚,主說:「當我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在你們中間、撒但所住的地方被殺之時,你還堅守我的名,沒有棄絕我的道。」接著主就責備別迦摩教會說:「然而,有幾件事我要責備你,因為在你那裡,有人服從了巴蘭的教訓;這巴蘭曾教導巴勒將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叫他們吃祭偶像之物,行姦淫的事。你那裡也有人照樣服從了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可見當時教會裡充斥著巴蘭和尼哥拉拉一黨人的教訓。巴蘭曾挑唆巴勒將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引誘以色列人離開神,又挑唆他們吃祭偶像之物,行姦淫的事。又有人服從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在以弗所教會裡,那時僅僅是出現了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尚且遭到忠心信徒的恨惡,現在竟由行為發展成了教訓。並且這一教訓在教會中滲透並蔓延。因此主說:「你當悔改,若不悔改,我就快臨到你那裡。用口中的劍攻擊他們」。這是主對別迦摩教會的勸誡和警告。最後主給別迦摩教會得勝者的應許是:「得勝的,我必將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並賜給他一塊白石,石上新著新名,除了那領受的以外,沒有人能認識。」主給這個教會得勝者的應許有兩種,一種是隱藏的嗎哪。嗎哪是以色列人在出埃及路上賴以生存的糧食。隱藏的嗎哪是隱藏在神裡面的純正的真理,是預表耶穌基督,因主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生命糧。另一種應許是寫有新名的白石。這表明得勝者將有新的地位和新的名分,那些 「領受的人」指完全歸屬於主名下的人,他們與神就有親密的關係,因此能夠明白神所賜給新名分與地位的意義,並得享受神國一切的榮耀與福氣。 為此,願我們有耳的都要聽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要成為得勝者,這樣有一天,我們都能領到那塊白石,就能歡歡喜喜地去參加主為我們預備的盛宴!阿們!
<主是有兩刃利劍的>
讀經「啟2: 12-13」「你要寫信給別迦摩教會的使者說,那有兩刃利劍的說: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處。當我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在你們中間、撒但所住的地方被殺之時,你還堅守我的名,沒有棄絕我的道。」在啟示錄第二章的這段經文中,主耶穌在寫給別迦摩的信中,自稱祂是「那有兩刃利劍的」,這表明主有權柄,祂是掌管生死權柄的,祂有審判的權柄。另外兩刃利劍也是表明,人在主面前無隱藏之處,一切事情在祂面前都是赤露敞開的。因為主是有兩刃利劍的,祂可以刺透剖開一切隱藏的事。一個與世界,政治聯合的教會,他們會有許多理由來辯駁,許多引誘他們走向世俗化的道理,但一切異端的道理,都不能在主的面前站立得住,因為主的道像兩刃的利劍一樣,把虛假道理剖開。因此有兩刃利劍的主,向別迦摩教會宣告祂所知道的:「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處。」教會原本是寄居在世界上的,是旅居的性質,好象我們在世是作客旅的一樣,可是別迦摩教會已失去客旅的性質,教會在世上已有一個「居所」,而這個居所竟有撒但的座位,撒但竟在教會中有地位了。這是何等的可悲!然而雖然別迦摩教會有撒但座位,但教會中仍有主忠心的見證人,主說:「當我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在你們中間、撒但所住的地方被殺之時,你還堅守我的名,沒有棄絕我的道。」別迦摩教會面對世俗的誘惑,有一位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為主殉道,因而得到主耶穌的記念。除了使徒約翰外,安提帕是在 《啟示錄》中唯一被提到真實姓名的人物。相傳安提帕是在一個銅鑄的牛像內被烤為主殉道的,以後「忠心的見證人」一詞就逐漸演變成為殉道者的代名詞。然而別迦摩教會雖然與世界聯合,但主也看見教會在安提帕為主殉道的時候,教會裡的信徒還是堅守主的名,沒有棄絕主的道。這便是這個教會所有的持守,所作的見證,向耶穌基督所有的忠心。主對於這教會的信徒如此稱讚,便可知那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所作的見證就是堅守主的名,不棄絕主的道。今日的教會同樣面臨世界的誘惑,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成為屬靈爭戰的得勝者?我們就是要看見主耶穌是「有兩刃利劍的」,祂有權柄能力擊殺魔鬼。為此,願我們都要靠著主耶穌,這樣我們就能成為屬靈爭戰的得勝者,我們還要靠聖靈的力量來堅守主的名,不棄絕主的道,這樣我們也能像安提帕那樣,成為忠心的見證人,而被主紀念!阿們!
<主責備別迦摩教會>
讀經「啟2: 14-17」「然而,有幾件事我要責備你,因為在你那裡,有人服從了巴蘭的教訓;這巴蘭曾教導巴勒將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叫他們吃祭偶像之物,行姦淫的事。你那裡也有人照樣服從了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在啟示錄第二章的這段經文中,主耶穌責備別迦摩教會,因為他們服從巴蘭的教訓。這「巴蘭的教訓」就是指巴蘭為了財利向摩押王巴勒獻計,引誘以色列人「吃祭偶像之物」,就是拜偶像。「行姦淫的事」,就是叫以色列人與外邦摩押女子行淫,這都記載在民數記中。因此巴蘭的教訓就是叫以色列人與外邦人聯合,同樣在別迦摩教會中有人教導「巴蘭的教訓」,也就是與世界聯合,因而遭受主的責備。而主在責備別迦摩教會時將拜偶像和姦淫這兩件事是放在一起,因為在肉體中,神所恨惡的,就是這兩件事。在屬靈的事上,神所恨惡的,也是這兩件事。今天有許多信徒認為自己不會拜偶像,可是有時偶像並不一定是有形有質的。無形的偶像更加可怕,一旦深陷其中,就難以自拔。以弗所書5: 5說: 「因為你們確實的知道,無論是淫亂的,是污穢的,是有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國里,都是無分的。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還有歌羅西書3: 5說: 「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欲,和貪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另外在別迦摩教會中「也有人照樣服從了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這「照樣」表明,「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和「巴蘭的教訓」相似,都是誘導信徒與世界聯合,與世界行淫、摻雜。在以弗所教會,「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是被信徒所「恨惡」的。但到了別迦摩教會,信徒不但不「恨惡」,而且由行為發展成了「教訓」,也有人服從了。因此主在這裡責備那些服從錯誤道理的人。在教會中順服權柄固然是一件美德,但要小心,順服錯誤的權柄,不但不會被主所稱許,反會被主責備。接著主就發出警告說:「所以,你當悔改」。這「悔改」就是要他們在心思、觀念和行為上,有徹底的轉變,要分別為聖,這是一個很重的警告。「我就快臨到你那裡」,表明主的審判就在路上。「用我口中的劍攻擊他們」指主耶穌將根據祂的話語,審判拒不悔改的信徒。信徒若不以主的話語為行事的根據,那話語就會成為「攻擊」我們的利劍。最後主對得勝者的應許是:「得勝的,我必將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並賜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除了那領受的以外,沒有人能認識。」這兩樣應許是多麼的寶貴!為此,願今日教會中的信徒,凡有耳的,就應當聽,願我們都要走在得勝的路上,這樣我們必能得著,主應許給我們的兩樣賞賜!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