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3: 1-30」「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個金像,高六十肘,寬六肘,立在巴比倫省杜拉平原……。」在但以理書第三章中,當尼布甲尼撒王聽完但以理的解夢后,他知道自己是像的金頭,王對這個表號不滿意,就設計出了一個從頭到腳都是金的大金像,希望以此來象徵其帝國永久和普世的榮耀,不可能被別的帝國所取代。他又知道後起的帝國不及於他,因而就驕傲起來,自視為神,立了金像代表自己。並且下令「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如此嚴刑的命令一發出,當各種樂器一齊起奏,所有各方人民都俯伏敬拜金像。但惟有沙得拉,米煞,亞伯尼哥這三個猶太人,違命不拜這種人所立的金像,不事奉外邦的假神。因為他們違命不拜金像,就被人控告不事奉尼布甲尼撒的神。王就對那三個人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你們不事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是故意的么?你們再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卻還可以,若不敬拜,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缶中。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的手呢?」這些話表明尼布甲尼撒設詞為他們開脫,希望他們屈服。但他們仍然拒絕聽從,並對王說:「尼布甲尼撒啊,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們所侍奉的 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侍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可見他們將生死置之度外,不怕王命的威脅,不怕人的控告和迫害。他們這種堅定信靠神,絕對忠於神的信心,激怒了尼布甲尼撒王,他就要立時把他們扔在火窯中,王又吩咐人把窯燒熱,比尋常更熱上七倍,就吩咐人把這三個猶太人扔進去,當時他們都穿著衣服。而那火窯卻使那些抬他們去的人都被燒死了。然而當尼布甲尼撒望火窯里看時,他驚訝的說:「看哪,我見有四個人,並沒有捆綁,在火中遊行,也沒有受傷,那第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在火窯中,沙得拉、米煞和埃布爾尼歌這幾位忠心的猶太人,遇見了基督在道成肉身前的顯現,主在他們遭遇極大的試煉時與他們同在,並且保護他們。因此這三位猶太人絲毫無損。烈火只燒掉了捆著他們的繩子,他們身體髮膚以及衣裳都毫無損傷,他們就從火中安然出來。這是何等的見證!最後這三個神的忠心百姓,使尼布甲尼撒「降旨」把神的見證傳遍了巴比倫帝國,許多本來永遠也不會聽說至高真神的人,因此也被吸引到祂面前。王又高升了那三個青年人在巴比倫省的職位,這都是神自己的作為。今天神把我們放在這個時代、這個國家、這個處境中,同樣把這見證的使命交託給我們。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活出堅定信靠神,絕對忠於神的美好的見證,使那些不認識真神人,也因著我們忠心信靠神的見證,像尼布甲尼撒王一樣宣告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神是應當稱頌的!」阿們!
<尼布甲尼撒王的金像>
讀經「但3: 1-12」「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個金像,高六十肘,寬六肘,立在巴比倫省杜拉平原……。」在但以理書第三章的這段經文中,當但以理給尼布甲尼撒王解了夢之後,王卻未能因此而謙卑在神面前,反而對自己只是「金頭」不滿意,就設計出了一個從頭到腳都包著金子的巨大金像,立在杜拉平原上,希望以此來誇耀他自己的能力和榮耀,並命令他所統治的所有官員百姓都要向這金像俯伏敬拜,否則就要被丟入火窯中燒死。如此嚴刑的命令,強迫人去敬拜,就是企圖要使全國的宗教連合為一。這樣的事到了時代的末了將再重演一次。啟示錄13: 15-17說:「又有權柄賜給它,叫獸像有生氣,並且能說話,又叫所有不拜獸像的人都被殺害…。」這裡同樣講到獸像,並命令人去敬拜。因此到了時代的末了,當外邦世界國權最後的領袖「獸」來掌權時,此事將要如此一模一樣地重演!所以研讀但以理書十分重要。而這裡說到在杜拉平原上,有三個沒有拜金像的人,就是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同樣在末時代也將會有不拜獸像,而堅定信靠神的聖徒,啟示錄12: 17預言:「龍向婦人發怒,去與她其餘的兒女爭戰,這兒女就是那守神誡命、為耶穌作見證的。」所以我們要將但以理的預言書和啟示錄的預言書放在一起來研讀,因為它們是相輔相成的。當時,在尼布甲尼撒王發出命令后,各方、各國、各族的人民一聽見角、笛、琵琶、琴、瑟和各樣樂器的聲音,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但有三個猶大人,就是王所派管理巴比倫省事務的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他們定意不敬拜王所立的金像,因為這是違背神的誡命。所以他們雖然被威脅,被人控告,但他們向神至死忠心!今天每一個屬神的人在遇見試探的時候,都當有這種堅決的態度。只要清楚知道這件事是違背神的旨意,便堅決拒絕不作,不當猶豫,不當考慮,也不要怕使別人難堪,更不要怕惹別人的忿怒,尤其不要怕自己受什麼危害和損失。如果我們在這種嚴重的關頭稍一猶豫,撒但便會借著別人用各種威嚇、利誘的方法領我們走差路,若一開始就失敗,結局便不堪設想!可是今天有許多信徒對一些明知是不合真理的事,卻說要加以考慮。他們還說要為這件事在神面前禱告,看看神怎樣指示他們、帶領他們。這就是試探神!既知道一件事情是不合真理的,還要求神的指示?難道神還能叫他們作不合真理的事嗎?因此凡在一開始應付試探時的態度不堅決,很少能在戰爭中得著勝利。今天我們既知道堅定的態度與得勝的人生有密切的關係。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靠著神的恩典,效法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那樣,不作任何違背神的旨意,得罪神的事情,並在遇見試探時,要剛強、勇敢、不妥協、不讓步、一心信靠神、向神至死忠心!阿們!
<即或不然的信心>
讀經「但3: 13-30」「當時,尼布甲尼撒沖沖大怒,吩咐人把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帶過來……。」在但以理書第三章的這段經文中說到,當三位猶太人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定意不敬拜尼布甲尼撒王造的金像時,王知道后就發大怒,於是命人把他們帶到自己面前,清楚的告訴他們,若他們不拜那金像必立時被扔在烈火的窯中,他還狂妄地宣稱:「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面對如此大的威嚇,在烈焰四竄的火窯之前,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告訴尼王說:「尼布甲尼撒啊,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們所侍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侍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他們的話何等乾脆,沒有迥旋的餘地,沒有商討的可能。不拜金像,就是不拜。這是何等美,何等堅定不移的信心!這「即便如此」是說,即使王將他們扔入烈火的窯里,神有能力救他們出來,這是他們對神的認識。但更深層次的信靠就是「即或不然」,即使神不救他們出來,他們要死,他們仍不會事奉別神。所以「即或不然」的信心就是,無論什麼情況下,甚至連生命也會失去,但他們仍然相信神,而絕不敬拜尼王所立的金像。我們在二千多年之後讀這幾句話,對這三個人的忠烈、勇敢、信心、順服,真使我們不能不肅然起敬了。沙得拉等人那「即或不然」的信心,除了相信神有完全能力以外,而且還接受神的完全主權,不管祂是照他們的意思,或不照他們的意思,不管祂是拯救他們,或不拯救他們。不管神是如何回應他們的禱告,都不影響他們對神的信心和委身,這就是即或不然的信心,是得勝的信心!啟示錄2: 10說: 「…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而這三位信心的勇士,為我們樹立了至死忠心的美好榜樣。然而他們並沒有因為擁有這麼卓越的信心而倖免於那可怕的火窯,甚至王因為忿怒,已叫人將火加旺了七倍,但是烈火不只沒叫他們毫髮受損,反而使得他們身上一切捆綁脫落。神行了神跡,保守了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在火窯內與他們同行。最後王也因此降旨,在巴比倫的猶大人可以毫無顧忌地敬拜耶和華神。神不僅榮耀了祂自己的名,也保守了祂的子民。但是我們知道,也有更多的信徒,他們同樣有「「即或不然」的信心,而他們卻被活活燒死、打死、或被賣或被害,就像古代的聖徒們。今日隨著IS的興起,數千名基督徒死在IS恐怖分子手中。教會的牧師說起一件事,有四位15歲的少年因為不肯說:「我們將跟隨先知穆罕默德」而被斬首,因為他們告訢那些武裝分子,他們愛耶穌,始終會跟隨耶穌,這就是現代的火窯。但不管神是拯救他們,或不拯救他們,這都是神的完全主權,因此即或不然的信心,對我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為此,願我們今天在一切難處中,都要因著相信神的全能而有「即便如此」的信心。而且還要在一切無法解釋的困境中,都要因著深信神的全智與全愛,能在黑夜中唱出那「即或不然」的信心之歌!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