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8: 1-22」「耶和華說:「到那時人必將猶大王的骸骨和他首領的骸骨、祭司的骸骨、先知的骸骨,並耶路撒冷居民的骸骨,都從墳墓中取出來……。」在耶利米書第八章中,先知耶利米繼續在聖殿門口宣講,在此先知向猶大宣告:「耶和華說:'到那時人必將猶大王的骸骨和他首領的骸骨、祭司的骸骨、先知的骸骨,並耶路撒冷居民的骸骨,都從墳墓中取出來…。」這是說當神的審判臨到之時,那些已經死了被埋葬的猶大首領、祭司、先知以及耶路撒冷居民的骸骨,都要被入侵的敵人從墳墓取出來,暴露於日光之下。就是要使那些拜偶像的人的骸骨,被拋棄在他們所膜拜的太陽、月亮和星星之下,這對他們而言實在是極大的諷刺和懲罰。至於那些還活著卻剛硬不悔改的人,他們「寧可揀死不揀生」。而人應在跌倒后便再起來,犯罪后便悔改迴轉,可是猶大仍拒絕轉向耶和華。因此先知感嘆以色列人恆久背道,不知悔改。先知說空中的鳥兒都知道生活的法則,而百姓卻不知道耶和華的法則。先知又指出百姓中的文士和智慧人沒有教導人悔改跟從神,只是輕輕忽忽的對百姓說:「平安了、平安了」,其實沒有平安。事實上這些人自己常做神憎厭的事,因此「耶和華說:我必使他們全然滅絕…」。這悲慘的結局都因百姓頑梗的悖逆神及沉迷於拜偶像所致。而耶利米眼看百姓正踏入滅絕之路而極其哀痛,他說:「我有憂愁,願能自慰,我心在我裡面發昏。」先知又說他聽到「百姓的哀聲從極遠之地而來,說:「耶和華不在錫安嗎?錫安的王不在其中嗎?」這表明他們完全不認識自己的罪。因此神反問百姓:「他們為什麼以雕刻的偶像和外邦虛無的神,惹我發怒呢?」可見猶大的苦難不是因為神的失信,而是因他們離棄了自己的神。最後我們從「麥秋已過,夏令已完,我們還未得救」的話中,看到先知沉重的心情。所以「先知說:'因我百姓的損傷,我也受了損傷。我哀痛,驚惶將我抓住。在基列豈沒有乳香呢?在那裡豈沒有醫生呢?我百姓為何不得痊癒呢?'」百姓未能痊癒,是因他們拒絕那位醫治的神,拒絕神借先知傳達的勸誡和挽回。但願我們今天都要清楚的認識自己的罪,並要從罪中悔改,還要靠著神的恩典,尋求真正的痊癒!阿們!
<背道的猶大遭羞辱>
讀經「耶8: 1-17」「耶和華說:「到那時人必將猶大王的骸骨和他首領的骸骨、祭司的骸骨、先知的骸骨,並耶路撒冷居民的骸骨,都從墳墓中取出來……。」在耶利米書第八章的這段經文中,先知耶利米向背道的猶大宣告,他們將要遭受極大的羞辱,那些從前敬拜日頭月亮天上眾星的猶大人,無論是上層的首領和下層居民,他們的骸骨都將被巴比倫人掘起來,拋在地上,成為糞土。因這些百姓生前喜愛敬拜日月星宿,神就任憑他們的骸骨繼續暴露在天空下敬拜,好看看他們所敬拜的偶像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可是猶大人所敬拜的天體,一點都不能挽救他們要暴屍荒野的下場。而這樣的下場對極其重視安葬的猶大人來說,死後骸骨暴露於日光之下、墳墓被人掘開,是最大的恥辱、最可怕的下場。而這悲慘的下場都因百姓頑梗的悖逆神,以及沉迷於拜假神。因此神要使耶路撒冷不僅成為荒地,而且要遭受民族性的羞辱。雖然巴比倫人並不能再給死屍帶來什麼傷害,然而惡人死後所受的羞辱,是對還活著之人的警告。這也告訴我們,神的審判懲罰,要遠遠超過墳墓。而那些還活著的猶大人看到這些事情的發生,他們「寧可揀死不揀生」。也就是說,他們寧可選擇死亡,也不選擇悔改歸神。而這些百姓還以為他們有智慧,擁有耶和華的律法,但文士、先知和祭司們都曲解律法,棄掉律法。所以他們既貪婪又詭詐,也不知羞恥。因此神必使他們全然滅絕,有如被採摘凈盡的葡萄樹或無花果樹。而且當巴比倫的軍隊進攻時,猶如不服法術的毒蛇,那樣咬猶大。那麼是什麼使猶大遭受如此深重的毀滅?是因猶大人「恆久背道」,他們「守定詭詐,不肯回頭」。是因猶大人堅持背道,不肯悔改,因此神要毀滅他們。那麼歷代認識神的人,有沒有人會落到這種光景里?今天稱為神子民的人,會不會也落到相同的光景里?絕對會有,而且已有許多稱為神子民的人,偏離了正道!這樣的人,若不悔改結局同樣是悲慘的。為此,願我們今天不但要以背道的猶大人所遭受的羞辱和毀滅,引為鑒戒,並要真心的悔改,要聽從神的話,要照神的話語和旨意去行,使我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在神面前蒙悅納!阿們!
<耶利米為猶大哀痛>
讀經「耶8: 18-22」「我有憂愁,願能自慰,我心在我裡面發昏!聽啊,是我百姓的哀聲從極遠之地而來,說:「耶和華不在錫安嗎?錫安的王不在其中嗎?」耶和華說:「他們為什麼以雕刻的偶像和外邦虛無的神,惹我發怒呢?麥秋已過,夏令已完,我們還未得救!……。」在耶利米書第八章的這段經文中,先知耶利米為猶大哀痛,他目睹百姓在罪中一步一步逼近死亡而哀慟嘆息,所以耶利米有「哀哭的先知」之稱。而當猶大百姓將來被擄到「極遠之地」之後,還在問「耶和華不在錫安嗎?錫安的王不在其中嗎?」他們認為神揀選了耶路撒冷,揀選了錫安,就永遠不會離開,耶和華就在這裡,所以敵人就不會來。可是不但耶和華不在這裡,百姓也被擄了。為什麼會這樣呢?答案是:「耶和華說:'他們為什麼以雕刻的偶像和外邦虛無的神,惹我發怒呢?'」可見原因就是猶大忘記了,神是獨一的神,他們不能在神以外再有別神。所以當猶大的百姓選擇侍奉外邦的神時,耶和華把他們趕到外國去。可是神的話百姓聽不進去,但耶利米卻聽進去了,所以他發出很沉重的嘆息:「麥秋已過,夏令已完,我們還未得救!」先知以收割季節的結束,比喻選民已錯失了悔改的機會,現在已經太遲了,百姓再哀哭已無用。 而當先知一想到同胞將遭滅頂之災時,他的心都碎了。所以「先知說:'因我百姓的損傷,我也受了損傷。我哀痛,驚惶將我抓住。」先知為神的選民的愚昧、罪惡,還有即將臨到他們的苦難而哀痛,驚惶,因這是一個非常絕望的局面。最後耶利米說:「在基列豈沒有乳香呢?在那裡豈沒有醫生呢?我百姓為何不得痊癒呢?」答案是:百姓未能痊癒,不是因為缺乏治療的方法和措施,而是他們拒絕「乳香」、「醫生」,就是拒絕那位醫治的神,拒絕神借先知傳達的勸誡和挽回。因此先知為百姓抗拒神,在罪中邁近死亡而哀痛,他為同胞錯過良機而嘆息。那麼今天你是否想過:麥秋已過,夏令已完,你是否已得救?今天神恩典的大門依然開啟,你若以為這是小事,可有可無,那麼當恩典大門關閉之日,一切也將是太遲了,將來你就要被主「丟在外面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趁著神恩典的大門還開啟時,要悔改歸向神,並且能說:「麥秋已過,夏令已完」,我們都已得救了!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