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后1: 5-11」「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在彼得后書第一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彼得對信徒有一個遞加的勸勉,就是盼望每一位信徒的生命能夠逐步的成長,他說:「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地殷勤。」這「正因這緣故」是指信徒因「得與神的性情有分」,裡面有了新生命,又領受了神所賜「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所以應當靠著神的恩典「分外地殷勤」,就是要更加的努力。所以彼得接著說:「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這裡首先提到「信心」,因為真基督徒必須要有信心,如果沒有信心就跟神的生命無關,更無法過得勝的生活。而信心是屬靈品格的起點,所以彼得說:「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這「有了…又要加上」不是指逐一的加上去,而是指信心所產生的七種果效須全面且均衡地發展。這「德行」是指由美德所表現出來行為。「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這「知識」指真實認識神的知識,使人能分辨是非。「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節制」是指在生活的各個方面要自制,不被肉體的情慾控制。信徒的「節制」就是順服裡面基督生命的約束。「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忍耐」就是要是「在逼迫與逆境中堅持恆忍」。「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虔敬」指由敬畏神的心所產生敬虔的生活,不敢任意妄為,以致得罪神。「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愛弟兄的心」就是信徒之間的彼此相愛。「愛眾人的心」指愛教會之外的人,包括愛鄰居、愛仇敵。信心是屬靈生命成長的開始,愛心是生命成長的頂點。隨後彼得說:「你們若充充足足地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閑懶不結果子了…。」基督徒若有信心、德行、知識…這些品格,就會結出果子。若沒有就等於是瞎眼的,只能看見近處的,就連自己眾多的罪惡被神赦免也忘了。因此彼得最後勸勉弟兄們:「應當更加殷勤,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你們若行這幾樣,就永不失腳。這樣,必叫你們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殷勤」追求生命的長進,這樣我們將來必能「豐豐富富地」進入天國!阿們!
<有了又要加上>
讀經「彼后1: 5-7」「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在這段經文中,使徒彼得指示信徒生命成長的途徑就是:「有了…又要加上」。這也是「分外殷勤」的最好解釋,要一直的殷勤追求。使徒彼得自己就是一個「有了還加上」的人,所以他才能講述這豐富屬靈的教訓。接著彼得說:「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這裡首先講到「信心」,因為每一個基督徒生命的起點就是「信心」。救恩是主耶穌為我們預備的,是白白的,不用我們作什麼,我們只要「信」。那什麼叫做信呢? 信包括相信,接受和信靠。而相信就是信耶穌是主,是神。「接受」就是聖經說的:「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因為聖經給我們看見,魔鬼和邪靈也知道耶穌是神,是至高神的兒子,他們也信,只是他們沒有接受耶穌。因此我們必須把主耶穌接到我們的生命里來,並且從此之後還要信靠祂,以祂為我們人生的依靠。當我們有了這信心的根基,就要「加上德行」,「德行」就是有好行為的見證,也顯明我們內在之信心。「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這「知識」是指聖經,真理方面的知識。一個人的知識和他的長進很有關,人如果對神和聖經無知,他是無法長進。「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這「節制」很重要,因當人有了知識就會自滿、驕傲。彷佛自己比別人強,所以要有自省的能力,加以節制。知道真理的知識,是能使我們認識自己的不足、更會謙卑去倚靠神。「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忍耐」是指在艱難和逆境中鍥而不捨,堅持到底的耐力。「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這「虔敬」就是有敬畏神的心,在神面前,要有敬虔的生活。「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而真正「虔敬」的人必然會有「愛弟兄的心」,不愛看得見的弟兄,就不能愛那看不見的神。再說信徒知道將來在天上會與弟兄同住,所以今天在地上將要彼此相愛。「愛眾人的心」,是信心的果子,今天我們要以基督的心為心,去愛眾人。使徒在此所講的八種屬靈品德,並非人的模仿所能偽冒的,而是因我們已經有分於神的性情,有分於基督生命的人,從生命所結的靈果。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在主的面光之下,察看自己生命的成長情況,若我們已經有的還要再加上,若沒有的就要努力追上。使神的性情可以更充足地在我們身上表露,使基督的榮美能以更豐盛地從我們身上活出來,這就是我們今日在屬靈路上奔跑的目標!阿們!
<信徒的生命要長進>
讀經「彼后1: 8-11」「你們若充充足足地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閑懶不結果子了……。」在這段經文中,使徒彼得指出信徒的生命要長進,因此他說:「你們若充充足足地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閑懶不結果子了。」這「充充足足的有」,就是強調信徒不但要有以上的八種品德:信心、德行、知識…,還要「充充足足地有這幾樣。這「必使」就是說,信徒「若充充足足的有」,生命就能長進,必能結出屬靈的果子。而閑懶的人在這充滿各種邪惡試探和姦詐的世代中,就不能結果子,生命也不能長進。可是有許多信徒雖然不犯罪,但他們卻是一個閑懶的人,所以也結不出屬靈的結果子,不長進。但在屬靈的路程上不長進就是後退,就很容易陷落試探之中。所以彼得接著就講到信徒不追求生命長進的危險:「人若沒有這幾樣,就是眼瞎,忘了他舊日的罪已經得了潔凈。」而「這幾樣」同樣是指那八種品德。而這「眼瞎」不是指完全看不見,是指屬靈的近視:「只看見近處的,」意即只能見目前的,暫時的。因為在生命上沒有長進,就連記性也受到影響,就會忘記主曾救贖他的恩典,忘記他在蒙恩得救時,如何認識自己是一個罪人而歸向基督,又得蒙祂的赦罪。所以那些忘記他舊日的罪已經得潔凈的人,實在是在靈性方面落在另一種眼瞎的情形中,成為不長進的人。因此彼得再次勸告信徒們:「應當更加殷勤,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你們若行這幾樣,就永不失腳。」彼得就是要信徒「殷勤」追求生命長進,要殷勤地讀經,殷勤地禱告,殷勤地來認識主耶穌。這樣信徒就能活出與「所蒙的恩召和揀選」相稱的生活,使自己能確認自己已經蒙神「恩召和揀選」了。這「行」指持續不斷地切實做到,前面所提的八樣屬靈德行,這樣就「永不失腳」。這並非指永不犯罪,而是指在信心的道路上不會一蹶不振。最後彼得提醒信徒,希望他們都能「豐豐富富的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國」 。因此信徒一定要追求生命的長進,結出屬靈果子,這樣將來必能「豐豐富富地」進入天國。而在生命長進上閑懶的人,將來「雖然得救,乃像從火里經過的一樣」,更有可能是根本沒有得救。為此,願我們今天都不是閑懶的人,我們都要努力追求生命的長進,因為耶穌基督已經將我們的生命改變,我們就要豐豐富富地帶著自己屬靈的果子,進入主耶穌基督的國度里!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