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前4: 17-19」「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在彼得前書第四章的最後這段經文中,使徒彼得說明信徒應當為主受苦,藉此可以榮耀神的另一理由,因為凡一切的事,神都要審判,並且「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這是指主再來之時基督台前的審判,是以信徒為對象,也就是哥林多后5: 10說的:「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這「從…起首」是指受審的先後次序,無論是在今天或是在將來,神的審判都要先從教會開始,然後才及於一般世人,就是基督榮耀寶座前對萬民的審判。接著彼得就說:「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意思就是,若信徒神尚且要先行審判,「那不信從福音的人」指所有不信主的世人,他們將要受更嚴厲的審判,結局是相當的悲慘。然後彼得又從另一方面的意思來反問:「若是義人僅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將有何地可站呢?」這「義人」指因信稱義的信徒,「僅僅得救」是指很不容易,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得著了救恩,也即艱難地得救。「那不敬虔和犯罪的人」,就是「那不信從福音的人」,也是指那些「從人的情慾」,作種種惡行的人,以及那些毀謗、辱罵、逼迫基督徒的人,「將有何地可站呢?」意指這些人在審判台前站不住腳。最後彼得說:「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為善,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的造化之主。」信徒為主「受苦」是出於神最美善的旨意,祂把苦難量給我們,而祂所量給我們的苦難能煉凈我們的信心,讓我們更加親近神,使我們生命越來越像基督。「一心為善」是指全心全意行在良善之中。「那信實的造化之主」,是指那信實可靠的創造主,就是神自己。「信實」是指神必信守承諾,絕不丟棄我們。造化」是指神必成全造物之工,絕不半途而廢。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照神的旨意受苦,且在受苦中一心為善。切勿因苦難而灰心,自暴自棄,跟隨惡人行惡,或以惡報惡。而是應將自己的靈魂交在信實的造化之主手中,信賴祂的眷護與安排!阿們!
<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
讀經「彼前4: 17」「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在彼得前書第四章的這節經文中,使徒彼得為說明信徒為主受苦藉此可以榮耀神的理由就是,一切的事神都必審判,所以他在此指出:「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這「時候到了」,就是主再來之時。「審判」是指將來的審判「,就是信徒在基督台前的審判。而在基督台前的審判,受審的是復活和活著被提的信徒,目的為要讓得勝的信徒進入千年國度「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啟20: 4)。這「神的家」是指教會。「起首」就是首先開始的意思,也是說到審判有先後之別。因此「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就是審判要從教會開始,要從我們每個信徒開始,我們每個人都要為今天所做的,來到主的面前交賬。哥林多后5: 10又說: 「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由此可知,每一個信徒都要各自按「本身所行的」,包括:所說的話、所行的事、所作的工以及心所思想的,在基督台前得到完全的審判。今世的審判並不是必定臨到每一個人,但將來的審判沒有一個人能逃脫得了。我們看到在使徒行傳里的亞拿尼亞、撒非喇因欺哄神立刻被審判而死。他們只是變賣田產之後私藏了幾份,但畢竟藏得還是他們自己的產業。可是今天在教會裡有些人比他們犯的罪更大,這些人不是私藏自己的產業,而是偷神家的錢財,神卻沒有立刻罰他們死。但不要以為這些人就能逃脫審判了,在將來的審判里,絕對沒有一個人、一件事是可以逃脫審判的。所以「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不但告訴我們這些信耶穌的人,都要接受審判,而且還是第一個先接受審判。那為什麼主的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呢?因為這是要給那些「不信從神福音的人」看到,並證明神的審判是認真的,是嚴厲的,為要讓他們先存戰驚的心,要他們知道末日的審判,將是何等的慘烈而可怕。今天在末世的時代,主來的日子近了,「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神的話安定在天,永不改變。為此,願我們都要有一顆警醒的心,並要對主所託付我們的使命,忠心的去完成。更要在主面前立下心志,要一生奉獻給主,過討主喜悅的生活,不容罪在我們身上做王,而是要讓基督在我們生命中作主,作王,這樣將來在基督的審判台前,主必會承認我們是討祂喜悅的人!阿們!
<義人僅僅得救>
讀經「彼前4: 18」「若是義人僅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將有何地可站呢?」在彼得前書第四章的這節經文中,使徒彼得在說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后,緊接著他就說到:「若是義人僅僅得救…。」這「義人」指因信稱義的信徒。「僅僅得救」就是艱難地得救,也就是說,義人因對主不忠心便要受審判而「僅僅得救」。既是這樣,「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將有何地可站呢?」這些人必定在審判台前站不住腳。那麼為什麼有些義人會僅僅得救呢?為什麼信徒會選擇成為一個僅僅得救的人呢?因為有些信徒只滿足於自己靈魂的得救,他們視信耶穌只是將來死後進入天堂的許可證。所以這些人在真道和敬虔的操練上,不努力也不付出,把屬靈的事看得很輕。他們更不知道基督徒必須在世上顯出鹽和光的功用,叫世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因此他們在地上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及目標,而且在世界的榮華富貴中,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追求名利享樂。這就是信徒為什麼會成為彼得說的「僅僅得救」的人的原因。而且保羅也說,這樣的人在審判后更要受虧損:「雖然得救,乃像從火里經過的一樣」,這就是義人艱難得救的情形。或許有些信徒會說,我若做一個僅僅得救的基督徒不是很好了嗎? 但我們要知道,主耶穌這麼愛我們,為我們舍己、釘十字架,我們怎麼可以只以「僅僅」的態度來待祂呢?主耶穌要求我們要完全,像我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5: 48) 這樣一個真正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決不會以「僅僅」的態度來回應主,因為我們都深深體會到主的恩典和自己的不配。故此彼得才會說這樣的話:「若是義人僅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將有何地可站呢?」可是今天就有許多自稱是基督徒的人,他們也在教會聚會多年,而他們的生活言行卻沒有一個基督徒應有的表現,這樣的人是白白浪費了神給他們的生命,辜負了神給他們的恩典。這些人將來在基督台前受審判后,必要得著很大的虧損,這是何等羞愧的事!為此,甚願每一個因信主領受救恩,得以稱義的人,不要作一個「僅僅得救」的基督徒,而是要作一個忠心為主活,過聖潔的生活,叫世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的基督徒,這樣我們將來在基督台前受審判后,主必要因我們的所行,賜給我們應有的獎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