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31-32章」「禍哉!那些下埃及求幫助的,是因仗賴馬匹,倚靠甚多的車輛……。」在以賽亞書第三十一至三十二章中,先知以賽亞首先再次警告那些尋求埃及幫助的猶大人:有禍了!他說:「禍哉!那些下埃及求幫助的,是因仗賴馬匹,倚靠甚多的車輛,並倚靠強壯的馬兵,卻不仰望以色列的聖者,也不求問耶和華…。」猶大人去倚靠有眾多馬匹、戰車和強壯騎兵的強國埃及,卻不仰望神,所以當神伸手的時候,依靠埃及的和埃及一同滅亡。然而神又以極大的慈愛來看顧祂兒女,如同獅子守護獵物而發出咆哮,神會親自為他們爭戰。又像雀鳥展翅保護幼雛,神必保護、拯救他們。因此先知發出呼籲:「以色列人哪,你們深深地悖逆耶和華,現今要歸向祂。」而在神保護與拯救耶路撒冷的日子,以色列人都要拋棄那些邪惡的偶像並歸向神,亞述則要喪身在神的刀下。最後以賽亞說:「他的磐石必因驚嚇挪去,他的首領必因大旗驚惶。這是那有火在錫安、有爐在耶路撒冷的耶和華說的。」因著神的保護與拯救,接著神立刻讓以賽亞看到,那將要來的彌賽亞國度:「看哪,必有一王憑公義行政,必有首領借公平掌權。必有一人像避風所和避暴雨的隱密處,又像河流在乾旱之地,像大磐石的影子在疲乏之地…。」從這裡讓我們看到,彌賽亞不但是一位威嚴的君王,祂還「借公平掌權」,祂又是為人遮風避雨的避難所,祂是和藹可親的,如同沙漠中的河流解人乾渴,又如磐石的影子做疲乏之人的棲息地。而且當彌賽亞來的時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發沈,眼睛昏迷」的愚昧光景將被翻轉,他們屬靈的眼睛和耳朵將被打開。那些愚頑的誇口與吝嗇的圖謀,都在神的面前站立不住。彌賽亞第一次降臨到世上的時候,祂並未真正地作王。但當彌賽亞在第二次降臨時,祂就要真正地作王,統治千年王國,即彌賽亞國度。然後先知警告耶路撒冷安逸的婦女:「安逸的婦女啊,起來聽我的聲音;無慮的女子啊,側耳聽我的言語…。」當時南國猶大的百姓,因為生活安定,以至於志得意滿,他們對先知有關神即將審判的預言,根本毫不在乎。因此不久的將來,災難將要臨到,使得原本繁榮的耶路撒冷變成荒涼的曠野。耶路撒冷雖然將荒廢,但神不允許這荒廢持續到永遠。因此先知最後說:「等到聖靈從上澆灌我們,曠野就變為肥田,肥田看如樹林。…你們在各水邊撒種、牧放牛驢的有福了。」可見在審判過後,神將要借著聖靈的工作,帶來公平與公義的祝福。但願我們今天都要讓神的公平公義在心裡紮根,這樣我們就能領受這屬天的平安和祝福!阿們!
<下埃及求幫助的有禍了>
讀經「賽31: 1-9」「禍哉!那些下埃及求幫助的,是因仗賴馬匹,倚靠甚多的車輛,並倚靠強壯的馬兵,卻不仰望以色列的聖者,也不求問耶和華……。」在以賽亞書第三十一章中,先知以賽亞首先再度譴責猶大與埃及的聯盟,並宣告他們下埃及求幫助有禍了!因為他們面臨亞述入侵,「下埃及求幫助的,是因仗賴馬匹,倚靠甚多的車輛,並倚靠強壯的馬兵。卻不仰望以色列的聖者,也不求問耶和華。」以色列民他們本該在遇到危難時求告耶和華,尋求祂的幫助,因為祂是以色列人的神,是他們的避難所,是他們的力量。可是以色列民卻偏偏不求耶和華神的幫助,卻尋求世人的幫助,於是惹了耶和華神的憤怒。因此先知指出:「埃及人不過是人,並不是神;他們的馬不過是血肉,並不是靈。耶和華一伸手,那幫助人的必絆跌,那受幫助的也必跌倒,都一同滅亡。」人不是神,是多麼簡單的常識!可惜人似乎很難領悟,卻把所仰望的人當神,遇到危難就想到求人的幫助,而不仰望神。但當「耶和華一伸手」,神就顯明祂的威嚴,叫人膽顫的威嚴,使依靠埃及的必和埃及一同滅亡。接著先知以比喻來說明以色列所作的事是徒然,他說:「耶和華對我如此說:獅子和少壯獅子護食咆哮,就是喊許多牧人來攻擊它,它總不因他們的聲音驚惶…。」可見對待敵人,神如同獅子一樣,而對待自己的百姓,如同母鳥展開翅膀,保護幼雛。而且像逾越節一樣,凡門上塗有羔羊血的,就必越過,安全不受任何的災害。當先知看到了耶和華的作為,便呼籲百姓:「以色列人哪,你們深深地悖逆耶和華,現今要歸向祂。」百姓終將順服,因此先知說:「到那日,各人必將他金偶像、銀偶像,就是親手所造、陷自己在罪中的,都拋棄了。」最後先知宣告:「亞述人必倒在刀下,並非人的刀;有刀要將他吞滅,並非人的刀…這是那有火在錫安、有爐在耶路撒冷的耶和華說的。」可見是神毀滅了亞述,是神用火和爐保護耶路撒冷,終不被攻破。這樣猶大還要下到埃及求幫助嗎?他們還要倚靠埃及嗎?同樣今天當我們遭到難處時,神不喜悅我們去尋找人的幫助,而是希望我們迴轉到祂的面前,仰望祂,尋求祂的幫助,因為祂是我們的神。可是今天有許多信徒在遇到難處時,就如失業了,生病了等等,喜歡去走後門找關係,這些做法其實與猶大下埃及求幫助沒有任何區別,不但浪費了錢財,而且得罪了神,這是有禍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遭到難處時,都要立定心志不靠人,只仰望我們的神,單單地來信靠祂,這樣神必幫助我們,保護我們!阿們!
<以賽亞警告安逸的婦女>
讀經「賽32: 9-20」「安逸的婦女啊,起來聽我的聲音;無慮的女子啊,側耳聽我的言語……。」在以賽亞書第三十二章的這段經文中,先知以賽亞在預言了將要來的彌賽亞國度后,他就針對以色列中沈溺於「安逸的婦女」發出警告,先知在此反覆提到「安逸的婦女」,因為這些「安逸的婦女」,也是代表猶大那些只關心物質享受、安於屬靈無知的百姓。他們面臨著亞述的威脅,陷入絕境,卻毫無危機意識,每天安逸度日,以為這樣的日子可以一直持續下去。所以他們對先知的警告無動於衷,甚至還覺得厭煩,欲除之後快。為什麼?因為人在安逸的環境中久了,就會以為自己不需要神,自己就是神,這是嚴重的罪。因此先知警告他們安逸的日子不多了:「再過一年多,必受騷擾;因為無葡萄可摘,無果子可收。安逸的婦女啊,要戰兢…。」再過不久,享受安逸生活的百姓將會驚恐與悲嘆,因為曾結出豐碩果子的美好土地,如今變為荒蕪,遍地長出的荊棘與蒺藜,讓人無法生活。王宮將要荒廢,熱鬧的城市將要人煙絕跡,要塞和堡壘講成為野獸的洞穴。野驢要在那裡戲耍,羊群要在那裡吃草。百姓在屬靈的無知與麻木中,追求肉體的安逸和享樂,其結局就是如此。但因神在宣告這一審判之前,先預言了彌賽亞拯救的好消息,讓百姓在將要來的審判中有盼望。因此當審判過後,神將要重新施恩,先知說:「等到聖靈從上澆灌我們,曠野就變為肥田,肥田看如樹林。那時,公平要居在曠野,公義要居在肥田。公義的果效必是平安,公義的效驗必是平穩,直到永遠…。」可見當聖靈澆灌、充滿人心的時候,神要用公義公平來治理這地,這與人不要神治理下的「安逸」,是完全相反的對比,也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可是在每一個世代的人,包括今天的世人,也都一樣在追求不要神治理下的「安逸」,他們滿足這種「安逸」。這樣的人在屬靈的生命上如同死人,對於神自己,與神的話語沒有反應。但有一天神要興起環境,使世人知道,他們的安逸不過是暫時的,而因著行公平和公義靠著神賞賜的平安才是永遠的。同樣今天當我們的生活過於「安逸」時,很快就會失去對神的渴慕。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檢視我們的「安逸」生活,並要懇求神將聖靈澆灌我們,使我們能浸潤在神話語的甘霖中,向「安逸」中的世人,傳揚神的真正平安!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