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2: 1-13」「我的弟兄們,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在雅各書第二章的這段經文中,雅各
開頭就警戒信徒:「不可按著外貌待人。」因為他們所信的是「榮耀的主耶穌基督」,這位耶穌既然是榮耀尊貴的,那麼我們的弟兄無論是富有或貧窮,都當在耶穌里得到尊貴的地位和身份。接著雅各就以貧富兩種人做一比較,他說:「若有一個人帶著金戒指,穿著華美衣服,進你們的會堂去,又有一個窮人,穿著骯髒衣服也進去…。」當時戴金戒指以炫耀財富是一種風尚。「華美衣服」是指名貴的衣服。而另一個窮人穿著骯髒衣服,這兩個人同時進了會堂,卻遭到兩種不同的待遇。雅各看這是「偏心待人,用惡意斷定人」。因為「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國嗎?…。」而且那些富足人是欺壓他們,拉他們到公堂去的人,甚至還褻瀆基督的尊名。因此信徒「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為犯法的。」神已吩咐我們要「愛人如己」,我們若遵行就不會因人的貧富,而有不同的對待。雅各又警告那些以為自己已遵守住了律法的人,他說:「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原來那說不可姦淫的,也說不可殺人。你就是不姦淫,卻殺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在此雅各強調律法是完整的,律法的整體性就是指神給人律法不是叫人只守一部分,而不守其他部分,神乃要人守全部。可是有史以來,有沒有人全守過神的律法呢?從亞當以來,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人曾經全守神的律法,所以「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不姦淫」,是指在肉體上不去侵害人。「不殺人」,就是不在生命上侵害人。我們若是愛人這兩樣就不會去作,更進一步說,我們也不會分貧富,偏心待人。最後雅各說:「你們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就該照這律法說話行事。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這「使人自由的律法」,就是愛的律法。而按外貌待人,等同不憐憫人。所以凡按外貌待人的,就要受無憐憫的審判。若不按外貌待人,就是憐憫人,這些人就沒有審判臨到他們,所以憐憫就成為他們向審判誇勝。今天我們既然從神得著憐憫,也深知神要審判人。願我們都要以憐憫的心待人,並且不可按外貌待人,這樣在審判的日子,神就以憐憫恩待我們!阿們!
<不可按外貌待人>
讀經「雅2: 1-9」「我的弟兄們,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在雅各書第二章的這段經文中,雅各開宗明義地提出一個警告,也是一個吩咐:「我的弟兄們,我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這不僅指出信徒的行為準則,更是要信徒將屬世的眼光轉變成屬神的眼光。因此雅各就舉出一個例子:「若有一個人帶著金戒指,穿著華美衣服,進你們的會堂去,又有一個窮人,穿著骯髒衣服也進去。你們就重看那穿華美衣服的人說'請坐在這好位上',又對那窮人說'你站在那裡',或'坐在我腳凳下邊,'」在教會中信徒如此重富輕貧,因此雅各就指斥這些人:「這豈不是你們偏心待人,用惡意斷定人么?」這「偏心待人」是指在教會中對不同等級的人施予不同的待遇。「惡意斷定人」指按著外貌待人,是出於邪惡的看法。而且歧視窮人與神的心意完全相反,所以緊接著雅各說了相當重要的話,叫他們聽清楚:「我親愛的弟兄們,請聽,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國嗎?」既然神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願意將救恩賜給他們,信徒怎可因人外表的貧窮而輕看他們?再有偏待人與最大的誡命不相稱,所以雅各說:「經上記著說:'要愛人如己。'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但你們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為犯法的。」在此雅各把偏待人的罪視為犯了最大的誡命,那就是「愛人如己」,也是觸犯了律法。今天我們雖不會僅按人的衣著華美或簡樸的貌待人,但若將外貌引伸到為學識地位上來說,我們就會因著其他的因素而偏待人,就如:身份、學歷、職業、面貌身態、文化背景、政治理念、習性、子女的成就等等。今天在這個世界上按外貌待人是很普遍的現象,無論在商場,在職場,當人穿名牌衣服時,對方就會點頭哈腰,反之卻是不屑一顧。但我們信主的人千萬不要被這世界的虛榮所影響,以致我們按外貌待人。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好好地省察自己,是否受世俗的影響按外貌待人?若是,就要趕快悔改,並且不可輕看按外貌待人的罪,而是要按「愛人如已」的教導去行,因這是眾律法中的最大誡命!阿們!
<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
讀經「雅2: 12-13」「你們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就該照這律法說話行事。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在這段經文中,雅各提醒信徒:我們都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這「使人自由的律法」,意指律法的主要目的是將人引到基督那裡,而基督卻釋放人、使人得以自由,故律法的本意不是要捆綁人,乃是要使人得以自由,所以稱之為「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是指我們將來在基督台前的審判,基督徒將來必要按各人本身所行的「受審判」。因此我們今天說話和行事都要十分小心謹慎,我們的說話和行事都該按「照這律法」,就是基督的律法而行,我們就不可再以人的外貌待人,重富輕貧,從而偏待人。接著雅各警告我們:「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這裡的「憐憫」,就是指要「愛人如己」。我們若不肯憐憫別人,表明我們裡面並沒有耶穌基督愛的生命,神必要按公義,而不是憐恤的原則審判我們。神若要按公義來審判我們,有誰能站立得住呢? 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夠靠自己的力量掙脫罪的捆綁,也沒有一個人能夠離開罪而躲避死亡。所以每一個罪人,都要在神的面前呼求祂的憐憫。今天我們既然蒙了神的憐憫,使我們脫離了定人罪的律法,我們就要以憐憫待人。一個信耶穌的人,如果對神憐憫沒有任何反應,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如果我們今天憐憫人,到了基督審判台前審判的時候,基督也會憐憫我們,就沒有審判臨到我們,這就是「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今天我們若輕看貧窮的人,就是不向他們施憐憫,將來我們站在基督審判台前的時候,基督也不會憐憫我們。由此可知,那不憐憫人的別想在受審判時蒙憐憫!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常常想起神的話:「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並要存憐憫的心,行憐憫的事,而我們今天憐憫人,對於將來的審判是誇勝的!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