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8:1-22」「耶和華對我說:「你取一個大牌,拿人所用的筆(或作「人常用的字」),寫上瑪黑珥沙拉勒哈施罷斯(就是「擄掠速臨,搶奪快到」的意思)……。」在以賽亞書第八章中,因前一章提到以馬內利的兆頭時,說:「在這孩子還不曉得棄惡擇善之先,你所憎惡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見棄。」所以本章的開首以賽亞就說:「耶和華對我說:'你取一個大牌,拿人所用的筆,寫上瑪黑珥沙拉勒哈施罷斯」,這意思是:「擄掠速臨,搶奪快到」,就是預言懲罰快要臨到耶路撒冷。後來以賽亞與他的妻子同室,她就懷孕生了一個兒子,耶和華就叫以賽亞給兒子「起名叫瑪黑珥沙拉勒哈施罷斯。因為在這小孩子不曉得叫父叫母之先,大馬士革的財寶和撒瑪利亞的擄物,必在亞述王面前搬了去。」接著耶和華將對猶大的審判告訴以賽亞,並說這是因他們「厭棄西羅亞緩流的水,喜悅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因此神就要實施審判「必使大河翻騰的水猛然衝來,就是亞述王和他所有的威勢,必漫過一切的水道,漲過兩岸;必沖入猶大,漲溢泛濫,直到頸項。以馬內利啊,他展開翅膀,遍滿你的地。」可見雖然有審判,但以馬內利的恩典卻沒有離開猶大。所以先知以賽亞就說:「列國的人民哪,任憑你們喧嚷,終必破壞;遠方的眾人哪,當側耳而聽!…因為神與我們同在。」然後神就對先知施以指教:「不可行這百姓所行的道「。而百姓的道就是:「同謀背叛」。但神要求先知:「不要說同謀背叛。他們所怕的,你們不要怕,也不要畏懼…。」然而卻有很多人在這樣的事上跌倒。神又命令先知將他記錄在羊皮紙或蒲草紙上的預言捲起,封印收藏,他的門徒則作這事的見證人,好在預言成就的日子用作證。最後先知警告百姓,如果離棄神的話語作為準則,而去求問交鬼的和行巫術的,希望藉此有轉機或得指點,結果「必被趕入烏黑的黑暗中。」同樣今天人若離棄基督、神的話語和教導,也要面臨滅亡的結局。 為此,願我們今天不但要以猶大悲慘的結局作為警誡,還要向以賽亞學習,呼籲人悔改歸向真神,使他們不被趕入黑暗的結局中。而我們在任何危機和難處中,都要來信靠神,來等候祂,以馬內利的神必要拯救我們!阿們!
<西羅亞緩流的水>
讀經「賽8: 5-8」「耶和華又曉諭我說:'這百姓既厭棄西羅亞緩流的水,喜悅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因此,主必使大河翻騰的水猛然衝來,就是亞述王和他所有的威勢,必漫過一切的水道,漲過兩岸;必沖入猶大,漲溢泛濫,直到頸項。以馬內利啊,他展開翅膀,遍滿你的地。」這段經文是神借著以賽亞先知所說的重要預言,更是來自於神的警告!很可惜,當時亞哈斯王以及百姓還是「厭棄西羅亞緩流的水。」而這「西羅亞緩流的水」,是供應耶路撒冷的飲水,水源來自基訓泉,泉水出自神的供應。所以「厭棄西羅亞緩流的水」,就是厭棄神的供應,厭棄倚靠神。而「這百姓厭棄西羅亞緩緩而流的水」,不倚靠耶和華,卻「喜悅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這「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就是亞蘭與以色列,這代表人的辦法與籌謀:二國聯合。可是神的百姓寧可喜悅這種方法,而不依靠神。「因此,主必使大河翻騰的水猛然衝來,就是亞述王和他所有的威勢,必漫過一切的水道,漲過兩岸;必沖入猶大,漲溢泛濫,直到頸項。」大河代表亞述,亞述先征服以色列和亞蘭,最後入侵猶大,神的地。 猶大之所以淪落至此,實在是咎由自取。猶大不該當亞蘭王利汛和以色列王比加聯手攻打猶大首都耶路撒冷時不信靠神,只想到投靠亞述,依靠亞述的威勢,乞求亞述出兵解決危機。神就使他們所倚靠的大河翻騰的水猛然衝來,這是他們自食其果。猶大棄絕了真正想拯救保護他們的神,卻選擇了那看似幫助他們但卻會吞吃他們的亞述。結果使亞蘭首都大馬色的「財寶」,和撒瑪利亞的「擄物」,這兩者均指猶大,必遭亞述洗劫一空(8: 4)。然而正當黑暗權勢在掌權時,但神的能力就要臨到,帶來神的同在:「以馬內利啊!祂展開翅膀,遍滿你的地。」這是神的心意,祂要帶來平安和拯救。但很可惜,這個信息在當時除了先知以賽亞以外,沒有人聽。今天神與人同在的心也沒有改變,投靠祂的人雖然處於動蕩的世代,但仍可因神的保守而得平安。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聽神的話,經歷祂的同在。並要喜愛「西羅亞暖流的水」,這樣我們就能享受以馬內利的甘甜,得到神同在的平安!阿們!
<神與我們同在>
讀經「賽8: 9-10」「列國的人民哪,任憑你們喧嚷,終必破壞;遠方的眾人哪,當側耳而聽!任憑你們束起腰來,終必破壞;你們束起腰來,終必破壞。任憑你們同謀,終歸無有;任憑你們言定,終不成立。因為神與我們同在。」從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
因著耶和華的「以馬內利啊,祂展開翅膀,遍滿你的地「這個信息,以賽亞就從信心中看見,儘管敵人喧嚷、計劃、同謀,最終必被毀滅,因為神沒有廢棄祂與人同在的諾言。因此他就向列國宣告:「列國的人民哪,任憑你們喧嚷,終必破壞;遠方的眾人哪,當側耳而聽!…因為神與我們同在。」這也是以賽亞的預言,亞述要攻打猶大,但因神與猶大同在,所以不至於滅亡:因為水只會淹至「直到頸項」。因此即使列國再怎樣喧嚷,也不能永遠滅絕神的百姓猶大,因為神仍是與我們同在。而「神與我們同在」不單是一個寶貴的應許,它同時也是一個信心的呼召,呼召我們在危機中站穩在神的應許上。所以以賽亞在「神與我們同在」的呼召下,就向列國發出如此的宣告:「列國的人民哪,任憑你們喧嚷,終必破壞…因為神與我們同在。」這也表達了以賽亞的信念。那麼為什麼以賽亞在當時的局勢中,對神有這樣的信念呢?原因就是,他相信「神與我們同在」這句話的真實和能力,所以他就能對當時的整個局勢,有堅定依靠神的信念。可見以賽亞不但相信以馬內利,並且已經活在了以馬內利的真實中,這就是以賽亞與當時人最大的分別。又因為以賽亞在以馬內利的光照之下,看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又看見祂的榮光充滿全地。所以在神的榮光下,這世界上不論有多少亞蘭,多少以法蓮,多少亞述,或者其他比這些更令人畏懼的力量,都會「終必破壞」,終歸無有。那麼今天我們是否活在以馬內利的真實中?是否經歷「神與我們同在」?可惜的是,今天我們常常將以馬內利掛在嘴邊,可是當我們遭遇危機時,我們心裡是否真會相信神與我們同在?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是否真的會相信神會幫助我們?但願我們在遇到危機時,或處在艱難的環境中,都要相信「神與我們同在」,祂會幫助我們,因為神不僅是曾經與我們同在,而是現在和將來都一直與我們同在!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