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3: 1-22」「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在傳道書第三章中,所羅門察覺到:「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並以一連串的對比來闡述他的察覺,就是「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這裡所羅門列出28個「有時」,而這些都貫穿在我們的一生當中,我們人生每樣際遇都有「定時」,全是照神的命定,按著祂的美意來安排。接著所羅門就問:「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什麼益處呢?」他的答案是:「我見神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可見益這處就是神使人在勞苦工作中受磨練、造就。所羅門又說:「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神的偉大,祂的全能,祂的智慧,祂的聖潔,祂的憐憫,祂的慈愛,這些都是人無法測度的。但神將「永生」放置人心中,使人能渴募祂、認識祂的計劃和祂手的作為。而神一切的作為都具有永存的價值,任何人都不能修改或變更神的作為。我們只需存著敬畏的心,領受並享受神的恩賜。而且神的作為,早先就有,現今也有,將來還有。而神將今世審判的事託付給人,是要試驗他們。人若泯滅公義和公平,只按肉體行事,就與動物靠本能行事無異。人和獸的身體都是用地上的塵土造的,但人和獸不同之處在於,人裡面有神吹進的生氣,使人成了有靈的活人。所以人死後肉身要歸於地,靈則往上升歸於賜靈的神,獸的屍體與氣息一起被埋入地。人活著時,若徒然擁有尊貴的身份,而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最後所羅門總結說:「故此,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份;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這是告訴我們,今天人可以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這是他的分。而死後卻不能看見自己生前的光景。但神要我們不單看今日的事情,也要看死後所要面對神的審判。那我們是否有把握將來見神時,能得到祂的賞賜呢?但願我們都要好好思想這個問題,並要趁著現在,為將來的賞賜做預備!阿們!
<凡事都有定期>
讀經「傳3: 1-10」「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在這段經文中,所羅門告訴我們他的觀察所得:「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所羅門曾很努力地去探討人生,然後發現都是虛空。但他現在認識到,不僅生命不在人手裡,就是萬務也不在人手裡,並用了十四個對比,說出人生所有的經歷,也表明人生不會永遠是快樂,也會有痛苦,所以人生有生也有死;有栽種也有拔出;有哭也有笑;有拆毀也有建造…。然而人生各樣遭遇都按著時期發生,萬事背後都有神的時間,有神的安排。我們接受這樣的生命規律,不是任由命運擺布,也不是宿命論。宿命論是相信命運已經註定,沒有人能夠改變。但是神會自由選擇,會適時調整我們的人生,來成全祂的旨意。所以我們的年日掌握在神的手中,不是宿命論,也不是聽天由命,因為神能改變祂的計劃,會改變祂的心意,祂會後悔,這是聖經說的。而且神的決定會和我們的態度互相影響,如果我們悔改,祂也會改變,聖經上一再說到摩西不斷向神懇求,改變了神的心意。因此我們的年日在神的手中,這不是專制地預定好一切,祂會決定要怎麼做才是對我們最好,我們有這樣一位神看顧我們,是多麼的有福!而所羅門在說完人所有的經歷后就問:「這樣看來,作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什麼益處呢?」意思是,人不能保住自己勞碌得來的東西,那他的勞碌又有什麼意義呢?但所羅門隨即就給予答案:「我見神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可見神借著人的勞苦,要使我們的生命在受到經練后,得著造就。 因此神在我們人生不同階段,給我們不同的際遇,目的是為造就我們。雖然有些事情不是我們現在或今生可以完全明白的,但我們相信在我們的生命中,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的,因凡事都有定期,因神掌管一切。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在神面前存有這樣的信心,並要敬畏神,順服祂在我們生命中的美好的計劃,更要靠著神的恩典去度過每一天,用我們的生命去見證神,榮耀祂!阿們!
<神將永生安置在人心裡>
讀經「傳3: 11-14」「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永生」原文作「永遠」)。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在這段經文中,所羅門說了一番極有智慧的話:「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他又籍神所造萬物的美好,指出人類不是絕望的,因為神「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永生原文是永遠。所以神把永生,或者說是永恆、永遠的觀念放在世人心裡,使人與生具來便對永生有一份渴求,這也是人與其他萬物根本的分別。其他的動物,就如貓狗、猴子等等,牠們有肉體的感覺,卻沒有永生或永遠的觀念。只有人類有永生的觀念,這是人類的獨特之處。正因為我們有永恆的觀念,故此只有永恆的事物才能滿足我們。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永恆呢?宇宙間只有神才是永恆。這就是說,只有神才能滿足我們的心靈,其他什麼也不能。所羅門在傳道書中道出十大虛空,事實上人世間不只有這十大虛空,還有許許多多虛空的事物。人若沒有神,他的心靈就如缺了口,永遠也填不滿,這就是人心靈空虛的原因。人要有滿足和快樂,他必須回歸到神那裡,認識祂,敬畏祂,愛祂,因惟有神能把人心靈的缺口填滿。今天我們雖不能完全認識神的作為,世上還有很多奧秘的事物神未曾向我們打開,然而這一切,就是要我們敬畏神。而神創造人之時,賦予人最大的禮物就是,人有追尋「永遠」的心愿。神將這心愿賜予人,就是叫人不要過分陷溺於人世間可變的事物之中,而是要藉此尋找神、認識祂、與祂相交。因此所羅門在此勸告世人,要人運用自己的天賦去認識神,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為此,願每一個人今天不但要認識,人不是只有今生,還有永生,以及在永遠中的生命怎樣,要看今世怎樣生活。並要悔改歸向神,更要熱誠的敬愛神,謙卑在神面前,接受祂的帶領,這樣我們的人生就有意義,也能進入神那美好的永恆里!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