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2: 1-26」「我心裡說:來吧!我以喜樂試試你,你好享福。誰知,這也是虛空……。」在傳道書第二章中,所羅門因之前發現智慧和知識都不能讓他滿足,所以他又試試喜樂和享受,結果發現它們也是虛空。所羅門又「指嬉笑說:這是狂妄;論喜樂說:有何功效呢?我心裡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體舒暢,…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份。」所羅門費盡心力,用娛樂、用酒、工程、家業、享受、財物、音 樂、妃嬪等來滿足自己。但他所得的結論卻是:「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這一切既不能使所羅門感到滿足,於是他「轉念觀看智慧、狂妄和愚昧。在王以後而來的人還能作什麼呢?也不過行早先所行的就是了…。」屬世的智慧雖然優於狂妄和愚昧,看起來不同,但結局都一樣,都必遭遇同樣的死亡命運。那麼智慧人何必比別人更有智慧呢?屬世的智慧既然找不到人生的答案,豈不「也是虛空」!所羅門只要心中能夠想到的他都做過了。論到權勢,他是王,論到智慧,他超越古今中外一切的人,論到富貴榮華,更是無人能及,但他最終得出的結論卻是:「這也是虛空。」所羅門又轉到勞碌的工作,發現所有的工作都沒有令人滿意的回報,所以感到絕望:「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不但奮鬥到終點的成功人士是虛空,奮鬥過程中的人也是虛空,都不能讓人得著長久的滿足。神要我們在地上知足常樂,不要追求過多的物質和肉體的享受,因為那些都是虛空。最後所羅門說:「神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惟有罪人,神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 神所喜悅的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這裡說罪人徒勞無功,凡他勞苦所得的都要歸給別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但願我們今天都要行在神的旨意中,凡事討祂喜悅,這樣我們就能得著屬天的智慧、知識和喜樂,也能得著永遠的滿足!阿們!
<享樂的虛空>
讀經「傳2: 1-3」「我心裡說:來吧!我以喜樂試試你,你好享福。誰知,這也是虛空……。」在這段經文中,所羅門想嘗試世上各種的享樂包括美酒等,所以他心裡說:「來吧,我以喜樂試試你,你好享福。誰知,這也是虛空。」 在此他認為喜樂和享受福氣值得一試,可能會使自己快樂,肉體享受,誰知他經過試驗后的結論是:「這也是虛空」。所羅門又「指嬉笑說:這是狂妄;論喜樂說:有何功效呢?」這「嬉笑」就是狂歡大笑,又鬧又笑。所羅門認為這種過分的尋樂可能會使自己滿足,他就找喜劇演員來宮中表演,他常常看得捧腹大笑一場,但不久仍然失去興趣。這「喜樂」就是歡喜快樂,這是人的慾望得到滿足而有的愉悅感覺。他想:如果人能夠享受到足夠的喜樂就會滿足,但事實卻不如此,所以他懷疑喜樂的用處有何功效呢?這個問題讓我們明白,即使最大的喜樂也不能填補人內心的虛空。所羅門接著又說:「我心裡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體舒暢,我心卻仍以智慧引導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所羅門又想借酒的力量試著使肉體得到放鬆而暢快,但他的理智使他受到節制,不致放縱醉酒,讓自己陷入到酗酒無度的景況,因他知道這是愚昧的行為。所以他小心翼翼地想借酒探索真相,他想找出人在世上一生當行何事為美?那世人要從哪裡才能找到當行的美事呢?今天每個基督徒都知道,這美事只能在《聖經》里找到。《聖經》告訴我們:「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同樣在這世上人找不到真正的喜樂,惟有在神那裡才能找到,因為在祂「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祂「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為此,願我們今天不但要明白在世上決不能得到真正的喜樂,在罪中享樂的結果必是虛空,甚至會招致痛苦與毀滅。惟有按神的旨意生活,才能得到真正永恆的喜樂。我們還要讓聖靈引導,做當行的美事!阿們!
<物慾的享受都是捕風>
讀經「傳2: 4-11」「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從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所羅門用酒不能尋到喜樂后,繼而就追求物慾的享受,他說:「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在此我們看到所羅門動的大工程是: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修造園囿,挖造水池,他認為這些可以滿足他的居住和飲食的慾望。所羅門另外還:購置仆婢、牛群和羊群,聚斂財富,召集歌手,在後宮增添眾多妃嬪,成為耶路撒冷最顯赫的君王。而所羅門在追求物慾享受和歡樂的同時,仍不失智慧,他依然清醒的回顧說:「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它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份。」可見他完全是活在肉體的情慾與眼目的情慾之中,他認為這是他從勞碌中所得的份。那麼他的內心滿足了嗎?沒有!他最終得出的結論卻是:「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所羅門用盡他所有能力去尋找物慾的享受,結果卻是「捕風」。風吹過時,我們能感受到它,卻不能牢牢地抓在手裡。也許你今天會說:「別人所追求的可能是捕風,而我所追求並得到的大業,大名,大財…,這些都能使我盡情的享受,我也滿足了。」但請你記住,你能享受多久呢?你知道自己還能活幾年?所以當你將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會嘆息,愁苦,因你的手抓不住任何一件你曾擁的東西!因此當有一天你回顧往昔時,就會發現都是虛空、捕風、毫無益處。除非你相信耶穌,接受祂做你的救主,這也正是傳道書要教導我們的,我們要悔改歸向真神,接受基督,這是最重要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不要一味地追求世上短暫的物慾享受,而是要追求永恆的事,並要記住惟有在基督里,我們才能得著真正的,永久的滿足!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