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虛空的虛空>

作者:霞步思  於 2018-1-8 02:3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傳1: 1-18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言語。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從今天起要分享《傳道書》,而《傳道書》一開始就申明: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由此使我們知道,《傳道書》的作者是所羅門。而他自己沒有用所羅門王的身份來自稱,而自稱為傳道者,這是因為在他作王之後,離開了神和他父親的教訓,去寵愛外邦女子和拜偶像,所以在晚年時,他痛定思痛,悔悟前非,也感到自己不配被稱為所羅門王。但所羅門悔改后在聖靈的感動下,就以傳道者,意是召集人的身份作成此書。在書中所羅門寫下他心腹之忠諫,以他過去親身失敗的經歷,警告世人要洞察日光之下虛空的生活,都是因人離開了日光之上的真神。因此他告戒人只有回到神面前,敬畏神遵守祂的誡命,才不會虛空,並且有永恆的價值。所羅門還要借著自己親身的經歷和觀察告訴人:一個沒有神或是離開神的人生,就是虛空的人生。人若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人才不虛度此生,且能坦然去見神,這就是《傳道書》寫作的目的。在第一章中,所羅門開宗明義講述他對人生的看法,他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這是整卷書的總題:凡事都是虛空。接著他問: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然後他就說: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結論是: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那麼今天我們知道虛空的人生誰能滿足呢?但願我們都知道,虛空的人生惟有神才能滿足,所以虛空還是滿足,取決於我們與神的關係。今天我們若敬畏神,愛祂,我們的人生就不再虛空,而且能夠得到真正的滿足和快樂!阿們!


<虛空的虛空>

讀經「傳1: 1-11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言語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從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耶路撒冷的王所羅門,他身為一國之君,享受一切的榮華,他又是個有名有利、有權有勢的人,可是他在這裡,也就是在他晚年回顧人生的時候,卻感到人生帶給他的只是: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虛空不是指虛無,而是指沒有滿足,是暫時的,就像霧氣或泡沫一樣迅速消散。而虛空的虛空,這是指虛空到了極點。所羅門王一生享盡了許多人從未經歷過的財富、愛情、事業、快樂、尊榮和世上許多的事物,最後卻得出了一個結論:凡事都是虛空。為什麼呢?接著所羅門就說到虛空的原因和實況: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意思是日光之下一切的勞碌,有什麼可以存到永遠的呢?同樣我們今天得著的一切東西,總有一天,不是這一切東西離開我們,就是我們要離開所擁有的一切。因此主耶穌在馬可福音8: 36說: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所羅門又說: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風往南刮,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迴轉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萬事令人厭煩這裡指出在日光之下,不論人、事、物都是不歇地循環往複,一代過去,另一代興起,生活日日如是,循環不息,令人厭煩等等。所羅門享有世間所有的,但當他的心離開了真神,最後剩下的就是虛空的虛空。同樣今天人若失去神的生命,人若沒有永生的盼望,不管如何大富大貴,一日復一日的生活還是永遠得不到滿足,所追求的反會令自己厭倦。但願我們都要將這道理存記於心,並要仰望在日光之上的神,這樣我們的人生才不會是虛空的虛空,而是有真正的滿足!阿們!


<人生的虛空>

讀經「傳1: 12-18我傳道者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王。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這段經文中,所羅門說到人生的虛空。首先他提及自己在以色列作過王,他當時還是作王,他專心用智慧查究天下事,便知道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他就說: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這裡用捕風形容人生的虛空是非常的貼切,我們誰能抓住風呢?抓住了又有什麼用呢?這就告訴我們,人生盡都是勞苦,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儘是愁煩。所羅門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  ;   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這裡的智慧和知識,是從人而來的智慧,知識或哲學。而所羅門發現他智慧愈多,就愈增添他的愁煩。他對知識的了解愈多,便有愈多的憂傷。由此可知,人的智慧和知識並不能給人的心靈帶來真正的滿足。同樣今天人心靈的空虛,並非由於他沒有學問知識,而是因為他有太多的學問和知識。我們看到有些哲學家或文學家,都是死於自殺。當中包括大哲學家海明威等,還有文學家三毛等,都是自殺而死的。所以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這句話是真實的。因此人只有回歸到神那裡,才能尋得真智慧、真理和人生的目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明白,人若離開神,一切的追求都是徒勞無益,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人生的虛空和愁煩。我們若心中有神,敬畏祂,愛祂,就能得神的賞賜,使我們的一生受用不盡!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3: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