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前13: 1-13」「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在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中,使徒保羅把上一章說的「最妙的道「,就是本章所講的「愛」詳盡述說。保羅首先講到愛的重要性,他說:「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這是告訴我們,不論我會說、知道、能作、肯舍什麼,若沒有愛,不過是鳴鑼響鈸,只發聲卻沒有生命,也算不得什麼,更是無益。接著保羅談到愛的各種表現:「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這就是愛的真諦。然後保羅說到愛的永恆:「愛是永不止息…。」說明一切恩賜都終必停止,歸於無有,惟有愛是永存的。保羅又以自己作比喻,說明恩賜是孩子的事,不單說方言,就連先知講道也是孩子的事,惟有憑愛心行事,才是生命的長大成熟。保羅又用鏡子的比喻,說明屬靈奧秘的事,有好些是我們現在不能透澈明白的。但當我們與主面對面時,就會全面而透澈的認識。最後保羅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因此我們今天都需要信、望、愛這三樣,但神借著聖靈澆灌在我們生命中的愛,是最大的。將來我們進入天國與主同在時,我們的信和盼望都已經成了事實,但是在天國里 「愛」是不會止息的, 因為「神就是愛」,有神的地方就一定有愛。為此,願我們都要記住:「其中最大的是愛」,愛超越一切的恩賜,因為愛是永不止息的!阿們!
<愛的真諦>
讀經「林前13: 1-8」「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論到愛的真諦,愛是超越「信心」與「先知講道」的恩賜,也凌駕於那種「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燒。」那什麼是愛呢?愛就是生命的表現,我們信了主的人,就有了神的生命,而神就是愛。所以愛就是神的生命在我們裡面,顯明在人身上。因此真愛的表現是:「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忍耐就是我們為更遠的目標而恆久等待。恩慈就是慷慨施出,不嫉妒就是不因別人有成就而嫉妒他。不自誇不張狂就是不自我吹噓,自高自大。還有愛是:「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不作害羞的事就是不作不合基督徒體統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就是不求自己的權益。不輕易發怒就是被人激怒時不爆發脾氣。不計算人的惡就是不與人算舊帳。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這是講到罪,愛不是沒有原則的包庇、溺愛罪惡,愛的界線是真理。接著保羅說:「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這裡的「凡事」,也是不包括犯罪,不合真理的事。所以在合真理的情況下,神吩咐我們盡一切力量對人包容、相信、盼望及忍耐。最後保羅對這一段落總結說:「愛是永不止息的…」。就是說一切的東西都會停止,但愛會永遠長存!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認識愛的真諦,並要依靠神完全的愛去愛人!阿們!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讀經「林前13: 4-6」「……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愛,他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而這幾節愛的經文,是許多人常常引用的,然而這句「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卻常被人忽視。因為在人固有的觀念里,愛就是愛,愛里怎麼會有不喜歡?以致於太多的人認為,對不義之言行的不喜歡、恨惡,不是愛的表現,是與愛背離的,卻不知不喜歡不義才是真正的愛。因為主耶穌就是真理,所以一切與主耶穌相背離的言行,就是不義。一切背離主的教導的言行都當是基督徒所不喜歡的。因此一個真正活出愛的人,必定棄絕一切不義的事,也為別人所行的不義感到難過。必定是只喜歡真理的人,不僅喜歡自己行真理,也為別人所行的真理感到高興。由此可知,真正的愛是在真理里,愛是聖潔的,不是盲目的,是有原則的。故此基督徒不要在乎那人是不是自己喜歡的,只要他的言行是合乎真理,我們都喜歡。使徒約翰說:「愛你們是為真理的緣故」。可見愛和真理是一致的。因此一個不認識真理的人,是完全不懂得愛的人,也是沒有資格談論愛的,因他的愛是屬於濫愛和錯愛。可是今天有許多信徒,不分真理謬誤,統統都要去愛,去包容,去和諧,要知道這不是愛,是背離了愛的真理。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知道,基督徒的愛是:不喜歡不義的愛,只喜歡真理的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