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129: 1-8」「(上行之詩。)以色列當說:'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詩篇第一二九篇是一首上行之詩,上行者代替以色列,以第一人稱單數來回顧歷史。以色列早在建國初期,就一直受到敵人的迫害。所以詩人說:「以色列當說:'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卻沒有勝了我…。」這裡「從我幼年以來」,是指從雅各全家下埃及以來,就被埃及人苦害。後來以色列民出埃及又進到迦南,他們同樣經常遭受仇敵的蹂躪,創傷斑斑,好像扶犁的,在以色列人的背上扶犁而耕,「耕的犁溝甚長」。不只如此,他們又被擄至巴比倫,好像被惡人的繩索所捆。可以說,苦難從來沒有停止過。然而詩人在絕望的痛苦回憶中,並沒有看重這些苦難。他看到的卻是:「耶和華是公義的,祂砍斷了惡人的繩索」。他深信在任何的環境里都有神隨時的救護。雖然「敵人屢次苦害我」,結果「卻沒有勝了我」,因為神永遠是以色列得勝的保障。接著詩人說:「願恨惡錫安的都蒙羞退後。願他們像房頂上的草,未長成而枯乾…。」以此來表明抵擋神和祂選民的人,必不長久,即使強盛也是暫時的,很快就會歸於無有,如同很快就會枯乾的房頂之草,就連行路的人都不會為這些抵擋神的人祝福。今天我們也可能會遭遇到惡人的苦害,如同在我們背上扶犁而耕。這時,願我們都要深信神是公義的,祂必會救我們脫離惡人的繩索,並要使惡人蒙羞退後!阿們!
<以色列屢遭敵人苦害>
讀經「詩129: 1-4」「(上行之詩。)以色列當說:'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在這段詩篇中,詩人說到以色列屢遭敵人苦害:「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卻沒有勝了我…。」在這裡詩人將敵人苦害他們重複了兩次,可見敵人的苦害給詩人留下深刻的記憶,也顯示以色列人所經歷的苦難,時間跨度之長,受苦的程度之廣。然而敵人的攻擊雖然兇殘,次數眾多,但詩人宣告說:「卻沒有勝了我」。我們綜觀以色列歷史,看到以色列人一直處在滅族的危險里。在埃及法老王就想消滅以色列人,但是法老陰謀沒有得逞。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後來被擄到外邦,直至今日。迦南七族、亞述帝國、巴比倫帝國、羅馬帝國、希特勒的納粹帝國都是以色列的敵人,他們都曾誓言要毀滅以色列這個民族,雖然以色列人在這些敵人的手裡,受盡各種苦難:「如同扶犁的在我背上扶犁而耕,耕的犁溝甚長。」但敵人沒有勝過以色列民族,這個民族至今仍然存在,而那些敵人卻消失了!因此詩人又宣告說:「耶和華是公義的,」就是宣告神與以色列民有立約的關係,神與以色列民族所立的聖約,故此神必為他們「砍斷了惡人的繩索。」今天撒旦也會不停的攻擊苦害神的兒女,但撒旦是無法勝過我們的!因為公義的神必會看顧、保守、拯救祂的兒女。為此,願我們今天都不要怕仇敵的苦害,因公義神必保守、拯救我們!阿們!
<願恨惡錫安的都蒙羞退後>
讀經「詩129: 5-8」「願恨惡錫安的都蒙羞退後。願他們像房頂上的草,未長成而枯乾……。」從這段詩篇中我們看到,詩人在受盡敵人的苦害后,他祈願公義的神使恨惡錫安的人,都蒙羞退後。而恨惡錫安的,就是那些迫害以色列人的敵人。因為錫安是聖殿的所在,所以恨惡錫安的,也就是與神為敵的,所以神必使他們蒙羞而退。接著詩人又祈願這些人像房頂上的草,還未長大就枯乾。當時在中東一帶,房屋頂是平的,因此房頂上會長一些草。但是這些草都不長久,一因紮根不深,另一因中東一帶熱風吹襲,這些房頂上的草就「未長成而枯乾」。其結果就是:「收割的不夠一把,捆禾的也不滿懷。」這是說到他們毫無所獲。而以色列的敵人,原以為打倒神的百姓,就可以打倒神,打倒神就能掌握一切,就以為人定可以勝天,誰知到頭來卻是一無所獲!最後詩人說:「過路的也不說:'願耶和華所賜的福歸與你們。我們奉耶和華的名給你們祝福。'」在舊約的時候,在收割時,路人經過別人的田邊看見你在收割,都會大聲祝福對方的豐收。而以色列的敵人因他們歷代以來所作的殘忍之事,不但得不到人祝福,更沒有從神而來的福。如果沒有從神而來的福,人只有世福,而那不是真福,只是過眼雲煙,轉眼就會消散。因此這些「恨惡錫安的」人,雖然暫時會得利,卻終必成為無有!但願我們今天都能有這樣的看見,並要相信神一定會作出公義的判斷!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