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前4: 1-21」「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秘事的管家……。」在哥林多前書第四章中,使徒保羅首先提醒哥林多信徒,被他們擁戴的領袖,當以他們為基督的僕人和為神奧秘事的管家。而神對祂僕人的要求,就是要他有忠心。所以保羅告誡他們不要論斷各領袖:「時候未到,什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祂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保羅又指明效法人「不可過於聖經所記」,聖經由始至終都高舉神,而哥林多信徒高舉人,結果就造成分裂。保羅就用連續反問喚醒信徒:要將眼目轉向神,要知道一切恩典都是從神領受,要知道人若自誇就等同否認神的賜與。而哥林多信徒以為「已經飽足了,已經豐富了「。但保羅說:「我想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為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接著保羅提到他所經歷的各種痛苦,但他在受苦中仍忠心到底。所以保羅就「求」哥林多人效法他。之後保羅要打發提摩太到他們那裡去,而哥林多教會有人以為,保羅自己不敢到哥林多,所以才打發提摩太去。因此保羅警告這些人,不要隨便論斷人,自高自大。最後保羅說:「你們願意怎麼樣呢?是願意我帶著刑杖到你們那裡去呢?還是要我存慈愛溫柔的心呢?」他似乎說,這全在乎你們。同樣今天我們如何作工、如何生活為人,都關係到我們將來如何蒙神的對待。為此,願我們今天行事為人都要效法基督,這樣我們就必得著神的賞賜!阿們!
<做神忠心的管家>
讀經「林前4: 1-5」「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秘事的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告訴哥林多信徒,也是今天的我們,為什麼不可論斷神的僕人,因為他們是「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秘事的管家。」這裡的「執事」不是指教會中選出來的執事,而是指受神委託事奉神的人,也就是基督的僕人。這樣的僕人也是神奧秘事的管家,神奧秘的事,指福音的真道。管家的職責就是持守福音的真道教導人。而神對管家的要求是:「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忠心」就是指明白主人的心意,並遵照去執行。因此忠心的管家用不著理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只求能得著主人的稱讚和信任。所以保羅說:「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這裡的「論斷」是審問、究責之意。保羅不但不懼人的論斷,他自己也不論斷自己,因為他自己的判斷未必準確。這裡的:「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不是指稱義得救而是被證明沒有錯。所以不能以為自己沒有錯就是對的,因為人的的判斷未必準確。「但判斷我的乃是主」,只有主的判斷才是絕對準確的,因為主「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裡得著稱讚。」可見今天我們是否忠於所託,在主的眼中一目了然。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按神的心意做忠心的管家,這樣在我們的主回來時,我們必能得著主的稱讚!阿們!
<我們成了一台戲>
讀經「林前4: 9-13」「 我想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為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說:「我想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為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保羅講這句話的背景是:當時的羅馬城有一個圓形的競技場,節目開始時,先讓各組勇士彼此角斗。最後的壓軸戲,則將已判死刑的囚犯放進競技場,與兇殘的野獸搏鬥,直斗到死,以娛觀眾。這就是保羅所講的將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而 「 神把我們明明放在末后」,表示這台戲是神導演的,保羅不過是一忠心的演員,他順從神的旨意,站在供世人和天使觀看的地位。而觀眾看到的是,保羅被人咒罵,就為人祝福,被人逼迫就忍受,被人毀謗就善勸…。世人覺得這是不可理喻的。而使徒能這麼做,就是因神的大能在罪人身上所做的更新工作。因此一台戲就是一個公開的見證,不但在世人眼前作見證,而且還有天使在觀看。同樣今天我們的一生,就像是一台戲。而神就是我們的最佳導演,聖經就是最完美的劇本,我們都是演員。但對演員來說,重要的不是得到觀眾的讚許,而是得到大導演的認可,也就是在審判之日能在神面前站立得住!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聽從遵行神的話,這樣我們無論處在怎樣的環境中,都能靠著神的大能,使我們成為最美的一台戲,給世人及天使觀看!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