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120: 1-7」「(上行(或作「登階」。下同)之詩。)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他就應允我……。」詩篇一百二十篇是一篇上行之詩,自本篇至一百三十四篇,題注都有「上行之詩」。這是以色列民一年三次往耶路撒冷朝聖,在路途中所唱的歌,他們一起到錫安朝見神!也是登上聖殿台階敬拜神所唱的詩,故又作「登階之詩」。而這十五篇詩又可分五組,每組三首都說出了朝聖者三重不同的經歷:苦惱 ,信靠,和救贖。本篇為一首感恩詩,詩中未提朝聖的事,但感恩應是上聖殿還願的原因。在這篇上行之詩中,詩人首先說:「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祂就應允我」,詩人感謝神應允了他的祈求。那詩人遇到什麼急難呢?他說:「耶和華啊,求你救我脫離說謊的嘴唇,和詭詐的舌頭」。可見這個急難是指「說謊的嘴唇」和「詭詐的舌頭」。接著詩人問:「詭詐的舌頭啊,要給你什麼呢?要拿什麼加給你呢?「答案是:「就是勇士的利箭和羅騰木的炭火。」可見他恨不得將它刺透、燒盡!最後詩人說:「我寄居在米設,住在基達帳棚之中,有禍了!我與那恨惡和睦的人許久同住。我願和睦,但我發言,他們就要爭戰。」而「米設」和「基達」都是外邦的地名,在那裡沒有人會遵行神的律例,因此只有爭鬥、沒有和睦。今天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也到處充滿爭鬥、使用暴力,沒有和睦。但願我們屬神的人不要陷入世人敗壞的風氣中,我們要追求和睦,要分別為聖,為主作見證!阿們!
<上行之詩>
讀經「詩120: 1-7」「(上行(或作「登階」。下同)之詩。)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他就應允我……。」在這篇詩中我們看到,題注是:「上行之詩」。在接下來的十五篇也稱為上行之詩。什麼叫作上行之詩呢?意思就是往上走,好像台階一樣,需要一步一步的走上去。所以這十五首詩是告訴我們,一個屬神的人,本來是在遠處,是離開神很遠的,現在一步一步的走,直走到耶路撒冷,直走到神的殿中,並且住在神的殿中,在那裡稱讚神的名。在這篇詩中詩人遭遇急難,就是他看見自己是「住在」一個罪惡的環境中,而他又常被罪惡的環境所影響。因此他求主說:「耶和華啊!求你救我脫離說謊的嘴唇,救我脫離詭詐的舌頭」。「我寄居在米設,住在基達帳棚之中有禍了!我與那恨惡和睦的人許久同住。」可見詩人首先知道自己的處境,並且求告神,這就是他上行的開始。今天如果我們落在世界裡面,與主遠離,裡面還沒有感覺,這乃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光景,可是今天有許多信徒就是在這種光景裡面,這樣你能上行嗎?不能!如果我們要起來上行,我們先在自己裡面有一個醒悟,看見我們今天已落在世界裡面,並要在神面前悔改,這樣我們才能上行。我們今天信主的人,罪得赦免了,也蒙了重生了,那麼我們就可坐下來了,在這裡等上天堂了?不是的。為此,願我們在信主之後,都要往上走,直等到我們在基督里,與神有了完全的聯合!阿們!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
讀經「詩120: 1-7」「(上行(或作「登階」。下同)之詩。)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他就應允我……。」在這篇上行詩中,詩人首先說:「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他就應允我。耶和華啊,求你救我脫離說謊的嘴唇和詭詐的舌頭。」在這裡詩人兩次求告「耶和華」,表明他看到了神對他的應許,相信神必救他脫離說謊的嘴唇和詭詐的舌頭。那麼神要怎樣對待詭詐的舌頭呢?詩人用比喻說到它的結局:「勇士的利箭和羅騰木的炭火」。「勇士的利箭」是古代軍事上最快速的武器,在遠處就可以取人的性命。「羅騰木的炭火」是指這種木材,易燃,而且耐燒。這讓我們看到,說謊與詭詐雖然在這個世界沒有人能制服它,但是它必要受到神的審判,就是火湖的審判!因詩人看到神要審判惡人,又看到自己和惡人同住為伴,所以他說:「我寄居在米設,住在基達帳棚之中有禍了!…。」但詩人仍憑著神的應許,祈求神拯救他。今天在這墮落的世界,最危險的謊言就是人認為自己說的謊話是真的,這個世界最危險的詭詐就是人認為自己的詭詐是誠實的。因此這個世界沒有和平、「和睦」,人不斷的製造爭戰、紛爭、吵架等。小到家庭,大到國家,人與人時刻準備著要打起來。但願我們每一個屬神的人,今天不但要反省自己並悔改,還要時常儆醒禱告,靠主勝過謊言和詭詐,更要像詩人那樣呼求神說:「耶和華啊,求你救我脫離說謊的嘴唇和詭詐的舌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