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15: 1-13」「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在羅馬書第十五章中,使徒保羅繼續勸勉信徒要彼此接納,他說:「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而「我們堅固的人」,就是那些在真理和信心上較穩固的人,保羅用「我們」表示他是與上章中那些,「信百物都可吃」的人同列。但使徒提醒堅固的人,不要輕看那些軟弱的人,而是要去擔代他們的軟弱。也「不求自己的喜悅…」,就是不要只照自己的見解按自己所喜歡的去行,而是要按別人所能領受的程度,使他們得益處,被建立。「因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這樣我們就當效法基督。因此使徒保羅就講了對信徒的願望:「但願賜忍耐、安慰的神,叫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並且引舊約的經文預言外邦人將會仰望神,稱頌神。而現在主怎樣接納猶太人和外邦人,信徒也當彼此接納。最後保羅祝願:「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借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這裡使徒說,神是使人有盼望的神,祂要因信徒的信,將各種喜樂平安充滿信徒的心,使他們大有盼望。可是今天有許多信徒缺少喜樂和平安,原因就是不真正認識他們所信的神。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真正認識我們所信的神,祂不只是救贖人的神,也是使人大有盼望的神。神不只關心我們將來的歸宿,神也因我們的信,將諸般喜樂平安賜給我們!阿們!
<不求自己的喜悅>
讀經「羅15: 1-4」「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首先說:「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那什麼叫做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保羅就說:「不求自己的喜悅。」就是不以自我為中心,不求自己的益處,在凡事上首先考慮「軟弱」的人的感受。也就是「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這裡的「鄰舍」通常是指別人,但在這裡是指那些「軟弱」的人。而「益處」是指屬靈生命的益處,「建立」也是指屬靈生命的建造,就是要「軟弱」的人更加認識主,更加順服主,更加愛主。接著使徒說到另一個「不求自己的喜悅」的原因,「因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如經上所記:'辱罵你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在這裡保羅引用一句舊約經文,就是詩篇69: 9來說明,主耶穌如何甘願承受人們對祂的敵意和辱罵,這正是證明祂不求自己的喜悅。然後保羅說:「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這是提醒我們,聖經里所記載的一切都是為了教訓我們,使我們生出忍耐、得到安慰、得著盼望。今天我們透過聖經,不僅看到基督不求自己的喜悅,為了我們得造就,願意忍辱犧牲。我們身為主的門徒,豈不更當效法祂的榜樣,不求自己的喜悅嗎?為此,願我們都要效法基督,不求自己的喜悅,惟求使別人得益處,建立德行!阿們!
<效法基督耶穌>
讀經「羅15: 5-7」「但願賜忍耐、安慰的神,叫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一心一口榮耀神……。」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繼續前一段經文的主題:彼此接納,他就向神發出祈願:「但願賜忍耐、安慰的神,叫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一心一口榮耀神、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與神。」可見信徒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是神的心意,而且神是一位給我們力量彼此同心的神,我們就當順服神,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這「彼此同心」並不是說,信徒對道理和事物不可有不同的看法,乃是說不堅持自己的看法,在愛心裡顧到別人的益處。這需要有忍耐和安慰,而神已賜給我們。而效法基督耶穌,就是以基督耶穌為我們生活的榜樣,以祂的心意為心意,而不是以其他的道理知識為準則。這樣我們就能「一心一口榮耀神,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這就是保羅在此勸勉我們效法基督的目的,就是要一心一口榮耀神!因此保羅又說:「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與神。」因為基督接納我們,所以我們要效法基督,彼此接納,將榮耀歸於神。可是今天我們有許多的時候,不能接納意見不同的肢體,主要原因就是放不下自己的尊嚴。那麼神的榮耀不比我們個人的尊嚴更重要嗎?神的榮耀當然是最重要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效法基督耶穌,彼此接納,神就因著我們而得榮耀!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