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47: 1-9」「(可拉後裔的詩,交與伶長。)萬民哪,你們都要拍掌!要用誇勝的聲音向神呼喊……。」詩篇四十七篇是可拉後裔的詩,用途是交與伶長。本詩篇與四十六和四十八篇是相連的,在詩篇四十六篇中,因他們經歷了神的同在,神成為他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他們在得勝仇敵之後,就向神歌頌。所以本詩篇是一篇得勝的讚美詩歌,因此詩人一開始就發出讚美的宣召:「萬民哪,你們都要拍掌,要用誇勝的聲音向神呼喊。」詩人並道出了為何如此「呼喊」的理由:「因為耶和華至高者是可畏的…。」接著詩人說到「神上升」,這是表達當他們遭遇危急患難時,神好像從天上下來幫助他們。而如今神使他們得勝了仇敵,他們就向神拍掌、呼喊、吹角、歌頌神,就好像是送神上升,回到天上的寶座一般,這是對神最準確的稱頌。接著詩人重複說:「你們要向神歌頌,歌頌…。」足見讚美是不會過份的。之後詩人再次向他們道出讚美的理由:「因為神是全地的王,你們要用悟性歌頌」。這表示他們歌頌這位「全地的王」不只是有激情,而是因真實的經歷了神的幫助,他們就能以心靈和誠實歌頌神!而這位神正是亞伯拉罕所信靠的那位神、祂是那位至高神!這首詩不但是昔日以色列凱旋勝利之歌,也是向普天下萬民宣召,一同來高聲歡呼,萬口一心歌唱讚美神!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一起來,全心全意,以心靈和誠實,拍掌加誇勝的歡呼,向神獻上最好的讚美和敬拜!阿們!
<萬民哪,你們都要拍掌!>
讀經「詩47: 1-5」「(可拉後裔的詩,交與伶長。)萬民哪,你們都要拍掌!要用誇勝的聲音向神呼喊……。」從這段詩篇中我們看到,詩人向萬民發出讚美的呼籲:「萬民哪,你們都要拍掌!要用誇勝的聲音向上帝呼喊…。」這是何等歡欣的場面,不但是拍掌、誇勝的呼喊,還有角聲,這表達了一種真誠、雀躍的稱頌。「因為耶和華至高者是可畏的,他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這裡說到神是至高者,祂是唯一的主宰,獨一的真神,此外神也是可畏的,再有神是活神,是上升的神,是榮耀的神!有如此充分的理由,任何心存敬畏的人都不可能無動於衷,必會立即熱烈響應詩人的呼籲,開始熱情地讚美神。神的子民必在神的面前歡呼、歌唱,讚美我們的神,並借著詩歌、禱告讚美神。整卷詩篇都說到要讚美神,在聖經其他很多的地方都講到要讚美神。因此讚美神在我們基督徒的生活中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如果我們能夠在神的面前,讚美祂,我們就能因著讚美而得著得勝的能力!但我們要謹記,我們的讚美必須發自內心,這才是真正的讚美,否則全無意義。所以讚美神不是隨便憑己意的亂吼亂叫,更不是模仿別人呼喊的語氣。而是知道我們讚美的是這位「全地的大君王」!這不只是強調神的得勝、祂的治理,更強調祂絕對的王權與尊榮!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更深的認識這位偉大的神,這樣我們就能發自內心拍掌,用誇勝的聲音讚美神,把榮耀歸給神!阿們!
<你們要用悟性歌頌>
讀經「詩47: 6-9」「你們要向神歌頌,歌頌!向我們王歌頌,歌頌!因為神是全地的王,你們要用悟性歌頌……。」從這段詩篇中我們看到,當詩人看到眾人的歡呼后,再次發出歌頌的呼籲:「你們要向神歌頌,歌頌!向我們王歌頌,歌頌!」這裡詩人四次說到「歌頌」,就是要提醒他們不要停止歌頌,歌頌一次是不夠的,而是要向神再一次歌頌,向王再一次歌頌。「因為神是全地的王」,所以你們就要歌頌祂,並且要繼續不斷的歌頌祂。由此可見,歌頌不是只有激情而已,而是因著他們真實的認識神是至高可畏的,神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神賜給他們美好無比的產業,他們就能真心的向神歌頌!但詩人在這裡加上一條必需的原則: 「你們要用悟性歌頌「。那怎樣才能用悟性歌頌呢?就是首先要領悟「神是全地的王,」這樣才能用悟性歌頌。所以真正的歌頌是帶著悟性的,因為知道神作王了!同樣今天我們歌頌神,不但要用心靈,也要用悟性,就是因認識「神是全地的王」而歌頌祂!這樣的歌頌就不會是鸚鵡學舌,或是慣性的、例行公事、有口無心的歌頌。可是今天我們最欠缺的就是悟性的歌頌,所以詩人說:「因為神是全地的王; 你們要用悟性歌頌,」正點出我們的問題。若我們心靈里真的領悟,真的完全相信「神是全地的王」,我們對神的歌頌,才是真心的,是神最看重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因為神是全地的王,」我們就要用悟性來歌頌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