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下20:1-26」「在那裡恰巧有一個匪徒,名叫示巴,是便雅憫人比基利的兒子。他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份,與耶西的兒子無涉。以色列人哪,你們各回各家去吧!'於是以色列人都離開大衛,跟隨比基利的兒子示巴。但猶大人,從約旦河直到耶路撒冷,都緊緊跟隨他們的王……。」在撒母耳記第二十章中記載了,當大衛回到耶路撒冷后,猶大人和以色列發生許多無謂之爭,這時有個匪徒士巴出現,並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份,與耶西的兒子無涉,以色列人哪!你們各回各家去吧!」這些原本來歡迎大衛王的人,竟棄了大衛,轉去跟隨這個出自便雅憫,比基利家的示巴。而為了肅清示巴的叛亂,大衛以亞瑪撒取代約押為元帥,一方面處罰約押不聽王命,擅自殺了押沙龍,另方面是拉攏從前押沙龍的跟隨者。可亞瑪撒未能在王的限期內完成使命,結果喪生在約押之手,這也與約押的嫉妒有關。接著約押率軍追趕士巴,遁入亞比拉城。城被包圍將要撞毀,這時幸有一聰明的婦人,憑她的智慧說服約押,又勸同城的人協力將示巴殺死,將他的首級交給約押,最後亞比拉城得免被毀。而從十二章起一直到本章末,是大衛犯罪后所受的管教,他經歷了許多艱難和痛苦。但從大衛重新返回耶路撒冷看到,人犯罪后神的管教是嚴厲的,但對於肯認罪悔改,並樂意接受管教的人,神是滿了憐憫。為此,願我們今天在受管教時,不可灰心或埋怨,要忍耐並感恩,因神是富有慈愛憐憫的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