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為何習總如此關注扶貧工作?

作者:專屬丶小馨  於 2015-10-18 09: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1016日上午,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國將繼續大幅增加扶貧投入,用精準扶貧鞏固中國特色減貧路, 未來5年讓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此外,中國將發揮好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等國際減貧交流平台作用,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更加 有效地促進廣大發展中國家交流分享減貧經驗,與世界各國攜手消除貧困,實現共同發展。40多年來,扶貧工作已然成為習近平工作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從地方到 中央,他在扶貧工作上花費的精力最多。習近平為何如此關注扶貧工作?為何數十年如一日的將扶貧工作放在心中?佛語曰:一切諸果,皆從因起。今天學習大軍就為大家解讀其

其因一:出生註定。一個人的秉性與幼年所受的家庭教育,家庭出生背景有著密切關係,父母的為人處事、言行舉止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出生於紅色革命家庭的習近平,深受其父親愛民赤子情懷的影響。習近平在其父習仲勛88歲壽辰的拜壽信中寫道:您是農民的兒子,您熱愛中國人民,熱愛革命戰友,熱愛家鄉父老,熱愛您的父母、妻子、兒女。您用自己博大的愛,影響著周圍的人們,您像一頭老黃牛,為中國人民默默地耕耘著。毛澤東曾說過:習仲勛是一個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習仲勛深知人民群眾的力量與疾苦,他時常鼓勵、敦促乃至命令孩子們走近人民,與人民不離不棄、 同甘共苦。中國共產黨乾的就是讓貧苦群眾翻身得解放、得幸福的活,黨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人民群眾一直受苦難,一直被貧困折磨,做為紅色革命家庭出生的 習近平理所不答應。習仲勛的一言一行和所受的黨的教育,深深地影響著習近平,使他邁開腳步,堅定的走進群眾中去。

其因二:經歷註定。一次不平常的經歷,就會造就人的一生。當習近平決定下鄉成為一名知青時,他的一生便與人民群眾結下了不解之緣。7年的知青經歷,培養出了習近平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他在《我的上山下鄉經歷》中說道:上山下鄉的經歷,使我增進了對基層群眾的感情。對於我們共產黨人來說,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公僕,時刻將人民群眾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在陝西梁家河,生活艱苦,連吃一塊肉都艱難,為有飯吃,他與社員一道打井、打壩、修公路;他帶領大家開挖沼氣池,使村民用沼氣照明、做飯;他在村裡創建鐵 業社,為村民增加了收入。他帶領梁家河的人民群眾齊心協力,發展生產,改變了家鄉的面貌。7年的知青經歷,7年的同甘共苦,讓他與梁家河的人民群眾結下深 厚的情誼。同時,也讓習近平深切的認識到人民群眾當時的貧苦生活,中國當時的現狀與國情——擺脫貧困是人民群眾過上富足安樂生活的唯一道路。窮過苦過,更 知消除貧困的迫切,這段吃苦的人生經歷更加令他舍不下人民群眾,也更加堅定了習近平幫助群眾擺脫貧困的信念與追求。

其因三:區域註定7年知青經歷收穫的信念種子,隨著習近平邁步在中國土地的每個角落,無論是1981年,人均收入 不到150元,渴望改變、渴望富裕的貧困縣河北省正定縣,還是1988年仍是中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唯一的沿海貧困地區的寧德,曾經橫亘在 他眼前的就是貧困這座大山。貧困二字如魔咒般禁錮著人們,長期以來掙不開,逃不出,使人民群眾深受其害。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發表的演 講中說道:25年前,我在福建省寧德地區工作,我記住了中國古人的一句話: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至今,這句話依然在我心中。終於,1982年的河北正定迎來了善為國者的習近平,他常常下鄉訪貧問苦,跑遍了所有村莊。正定人民群眾的哀愁與疾苦,習近平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三 年的正定歲月,在習近平與正定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摘掉了高產窮縣的帽子,書寫了精彩的正定翻身記19886月,到任寧德后,習近平更是馬 不停蹄,3個月走遍了閩東的九個縣。他進村入戶,訪貧問苦,曾兩度深入重災村九仙村,也曾頂著烈日劈著雜草,走進壽寧縣下黨鄉崎嶇的山路。寧德區域的整體 貧困,讓他深深思索,於是一部偉大的作品誕生了,書名《擺脫貧困》。他用實踐告訴大家如何才能實現發展擺脫貧困。《弱鳥如何先飛》一文中,他用弱鳥來形容貧困的閩東,他希望閩東的黨員幹部、人民群眾思想解放、觀念更新,要有先飛的意識,要有飛洋過海的藝術。這樣,也可達到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 如今弱鳥先飛的觀念對閩東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40多年來,習近平的足跡遍布中國大江南北的貧困地區,正如他所說的:我到過中國絕大部分最貧困的地 區,包括陝西、甘肅、寧夏、貴州、雲南、廣西、西藏、新疆等地。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人民群眾的一絲一發 牽動著習近平的心,貧困一日不消除,習近平一日無法安下心來。他一心為民的家國情懷早已深深融入骨髓里。

其因四:問題註定2020年是中國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在此次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習近平說: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現有人掉隊。未來5年,我們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是中國落實2015年後發展議程的重要一步。一直以來,貧困問題束縛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為解開貧困這副沉重的枷鎖,中國人民為此奮鬥了30多年。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到今天,中國終於實現了6億多 人口的脫貧。而後的5年,中國將致力於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作為這場扶貧攻堅戰的總指揮,習近平明確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找到貧根,對症下藥,靶向治療。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仍有1000多萬貧困人民居住環境惡劣,等待搬遷;有上千萬家庭喝不上乾淨的水;20多萬的人用不上電,中國的扶貧攻堅戰任務艱巨。每個領導都能象習近平那樣心貼著貧困群眾,堅持中國制度優勢注重抓六個精準,解決問題才有希望。

其因五:品質註定。習近平的心裡不僅裝著中國人民,他還時時刻刻關注著全球的貧困人民。訪美期間,習近平深切感受到各國人民對未來有著共同夢想:世界和平、社會安寧、生活富足。此次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習近平說道: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使命,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全球性挑戰。未來15年,對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都是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凝聚共識、同舟共濟、攻堅克難,致力於合作共贏,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為此他提出了四點倡議:著力加快全球減貧進程;著力加強減貧發展合作;著力實現多元自主可持續發展;著力改善國際發展環境四個著力,層層遞進,相輔相成,只為一個目標——共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幫助,中國經驗,中國方案,中國聲音,以及一帶 一路、亞投行、絲路基金等一系列的戰略舉措,為著是合作共贏。習近平為全球的扶貧事業辛勤耕耘著。他親民愛民,同情弱者,追求公平,倡導正義,他用博大 的胸懷、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正直品質,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國有擔當、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人的一生總有我們無法割捨的東西:血濃於水的親情、相濡以沫的愛情、互助互進的友情。而對於習近平而言,最讓他難以割捨的是對困難群眾的那份真情、深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10: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