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不參加比賽的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Hilary Hahn)

作者:FOUR_RUNNER  於 2015-11-30 06: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音樂欣賞|通用分類:音樂欣賞|已有1評論

生於1979年,長著一張芭比娃娃臉的漂亮女提琴演奏家希拉里。哈恩,憑藉刻苦努力得來的精湛演技,在古典音樂界獲得了廣泛的認可。聆聽她的演奏,確實感覺與眾不同。不像另外一些演奏家的外露風格,她演奏時很少有表情變化,也沒有過多的肢體語言,使得聽眾可以集中全部精力去欣賞那美妙的琴聲。今天領導不在,聽過JOSHUA BELL演奏的西貝柳斯小提琴協奏曲之後,再聽了她演奏的的門德爾松的小提琴協奏曲,最後又聽了她演奏的肖斯塔科維奇的小提琴協奏曲(演奏這首曲子絕對是個力氣活,敬佩她的體力之強),感受微信公眾號《橄欖古典音樂》中提到那些她的演奏特色,果真名不虛傳。因為我極其有限的欣賞水平,根本寫不出來那樣的評語,索性把它的內容轉載過來與群友一起欣賞。

「人們太容易被技巧所吸引,而忽略了音樂本身。我希望觀眾能清醒地離開音樂廳,彷彿品了一杯香茗,而不是一大桶甜膩的冰激凌,得到的是滿足的回味而非膚淺的興奮。」——希拉里·哈恩「

出生在美國的哈恩有一頭東方人般的烏黑亮發,碧藍的大眼睛又如淺海般清澈,因此外表靚麗的希拉里·哈恩還經常是歐美高端主流雜誌《Vogue》、《Elle》等的封面人物。

【外界評價「百年一遇的奇才」】
希拉里·哈恩是21世紀美國湧現的新一代天才小提琴演奏家。她4歲不到開始拉琴,從5歲起連續7年接受小提琴教師雅夏·布洛茲基的指導。11歲那年,希拉里·哈恩就已經和巴爾的摩交響樂團合作,其後多次與全美各著名樂團展開合作。1995年,她還遠渡重洋到德國,與指揮家羅林·馬澤爾一同演出。她在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伴奏下演奏貝多芬協奏曲,當場震驚德國樂評人,被慕尼黑《南德國日報》贊為「僅一世紀才見到一次」的小提琴奇才。

下面就是那段令德國音樂界折服的演出片段,

Hilary Hahn: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5/5) Rondo

【獨特的個人風格】

可以說,希拉里·哈恩應該是當今頂級演奏家中辨識度最高的一位。她的揉音沉穩細膩、不急不躁,音色上面纖細與厚重並存,即便演奏最富炫技性的段落,也不使人覺得咄咄逼人,而更多地表現出極具控制力的冷峻。所有她稍微釋放出的暖意都會讓人感受到她富有哲思琴聲下的幽默。在激情熱辣風格大行其道的當下,她的演奏彷彿是用最為纖細銳利的銀針刺破幕布,釋放出純凈奪目的光彩。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E Minor OP.64 (Full Length) : Hilary Hahn & FRSO


【不參加比賽的小提琴家】
有人說,真正有實力的人是不需要參加比賽的。的確,比賽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證明自身的實力,而哈恩正是這樣一位不用比賽,照樣能證明自己實力的小提琴家。她沒有參加過任何比賽,之前甚至也沒有任何大獎排名。

【巴赫情結】

希拉里曾說巴赫的作品是「保持自己演奏真誠的試金石」。相對於20世紀來說,當代擁有獨特風格和個性音色的演奏家並不多,對巴赫這種「老古董」情有獨鐘的人就更少了,更多人們是在演奏一些大眾喜愛的音樂——連他們的音色都是取悅於大眾的,因為這些人的思想本身就被同時代的這種聲音同化了。而希拉里•哈恩是個例外。這位1979年出生的小提琴家,在成「家」的時候其實也才20歲出頭,而她帶給人們的印象首先就是巴赫。

哈恩跟Sony公司簽約的第一張唱片是巴赫的獨奏曲,這樣做顯得非常特立獨行,也並不是一般人敢嘗試的。她的這一決定曾受到許多好心人的勸說,但她自己卻十分有把握,因為她就是練著巴赫長大的。哈恩的出現也的確重新喚起了人們對巴赫的熱愛。

Hilary Hahn - Bach Sarabande (HD)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qxw66 2017-8-23 06:34
巴赫其實是制高點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6: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