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翊兒向馬隆、重陽幾人講起三人的奇遇,讓他們羨慕死啦。翊兒問他們想不想學啊,那自然願意啦,翊說:「好,你們也得交學費,不過這學費不是錢,是河邊的大鵝卵石,越大越好,只要你們能搬的動。」幾個人當夜就跑到不遠的伊河邊搬大鵝卵石,重陽心最誠,找了一顆特大,一路歇了好幾次才抱進了關林牆裡。
翊兒就將剛學的長棍按著路數練了一遍然後道:「師傅說我雖然路數對了,但力氣不足,長棍比我們那打狗棒的短棍功夫費力多啦,沒有足夠的手勁、腕勁和臂力是顯不出長棍的威風和霸氣的,他要我找些不同大小的石鎖練習舉重,石鎖找不到,所以我讓你們找大鵝卵石來代替,大家明白我的意思了吧?」「明白啦、明白啦!」翊兒、馬隆、重陽、竹海從此又多了一個項目,練習舉鵝卵石。
第二天又一個突然的事情讓大家詫異不已,那好端端、萬頭鑽涌的南門外集市,被一群荷槍持刀的兵士封鎖啦。許多來趕早集的小商小販和採買東西的城裡人被堵在集市外,有的去看城牆上貼的布告,有的找封鎖集市的士兵們罵爹罵娘,還有的三、五一群圍著『嘰嘰喳喳』議論該如何辦。翊兒幾人趕到時,他們幫工的幾家小攤主正聚在一起唉聲嘆氣,「瞧,我的面都準備好啦,要拉回家,豈不全瞎啦。」「你的面還可以自己煮麵片吃哩,我做包子的餡料可不能放呀!拉回家自己吃豈不是吃錢嗎?」「行行行,你們還可解決,我的面是做烤餅的再發酵就變酸啦,我總不能賣烤酸餅吧?」
翊兒忙問賣面片的老闆怎麼回事,老闆氣憤地道:「昨日娘子得了點病沒來成,心想今日把生意補回來,沒想封了集,說是要將此集改建成軍營。這軍營哪兒不能建呵,偏偏要佔集市的地方,你說氣人不氣人。」翊兒聽言就去看布告,這才明白,原來是蜀後主降魏後來至洛陽一直住在驛館里,有位大臣上奏晉公說應該給蜀後主建個專門的館舍加以優待,這樣一來好為吳國皇帝做表率,二來又顯示魏央央大國之氣概。因這是讓天下歸心、早日一統華夏的建言,當即為晉公採納。
在何處建館舍呢?城裡人多地少,城外有地可是管理難,若讓蜀後主溜回了蜀地那可麻煩啦,於是才決計將晉公大將軍府幾千虎賁軍呆的軍營改建為蜀後主的行館,還取了個揶揄蜀後主的名字,稱作安樂窩。軍營很大按說建安樂窩也用不完,又有大臣說乾脆連吳帝投降后的安樂窩也建在那裡,免得到時麻煩。蜀後主與吳帝來了可限制未得允許只能在城中活動,若有問題將四門一關,就不怕出狀況啦。蜀後主的安樂窩佔了晉公衛兵的營地,晉公的虎賁武衛軍營又不能離皇宮太遠,由此才想出將南門外集市改建軍營的主意。布告上要求集市商家及從業人員另擇它地開集。南門外都是村莊,要到關林才有一片空地,翊兒幾人找地點搭窩棚時就已搜尋過,看到此翊兒突地靈光一閃,若將集市遷往關林,這可是壞事變好事啊!他跟馬隆、重陽等一商量,人人都同意,再向各自幹活的老闆們一說,他們也覺方便不少,就是不知在那兒生意會怎樣。
「去吧去吧,那裡四面八方都是村莊,只要有人去,一定會有樣學樣,一傳十、十傳百,都去那兒趕集。」「那地方大小跟這集市差不多,離南門也不遠,離來趕集賣農產品、山貨的村莊又近,集市不遷那兒,還能遷更遠的地方嗎?」幾人一鼓動,那幾個老闆抱著試試,就讓他們幫著推車往關林走。走了幾步,翊兒說等一等,拿了一根燒過的木炭條,跑到原集市大道上寫了幾個大字便又回來,叫道:「快快,先到先佔好地方。」「哥,你寫的什麼字喲!」「集市改在關林。」「哈哈,聰明聰明。」「人們看了那幾個字,恐怕還以為是官府的主意哩!
這賣面片的、賣包子的、賣燒餅的三家首先到達,就佔據了大道入關林東南角最旺要地,當他們升起爐火、鋪開板桌、吆喝著賣面片、包子、燒餅時,其它聞訊的人們才陸續到達。等到人越來越多,集市規模形成時,那些來得晚的人一見關林如此熱鬧,自然就在此買賣起自己的東西來啦。不用說,賣面片包子燒餅的三家人賺了大錢,作為獎勵,從此不只包吃飽,也給他們工錢了。後來三家聯合在所佔位置請人夯土建房就辦起了關林集市最大的小吃館。
讓翊兒幾人始料不及的是,關林變成洛陽最大的集市,又召引了許多同行乞兒的到來,他們有樣學樣,也沿著關林圍牆搭起了十餘個窩棚,昔日冷冷清清的地方,入夜便突地熱鬧了,幾人為此又結交了不少朋友。在關羽墓前射箭舞棍舉鵝卵石練本事自然也保不住秘密,這些新來的乞兒誰不想有點本領喲,於是紛紛跟在後面練。翊兒的打狗棒法本就是為乞兒們防身想出來的,所以到也想的開,來者不拒,但言明練好練壞全看自己的造化。
這一日關林沒集,翊兒幾人幹活的小吃館早早關了店,大家就提前回了自己的窩棚,人還未到,就聽不遠的新搭窩棚里傳來哭叫聲,這事可是新奇,一幫人便循聲溜去看究竟、湊熱鬧。這一看非但沒熱鬧可尋,反讓大家氣憤不已,原來一個二十餘歲被稱為朗一哥的惡人,帶了兩個十幾歲的半大小夥子正在挨門挨戶討要保護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