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狗兒也耐不住這麼耗著,常有冒險撲進的衝動,翊兒知道危險來了,如果有一條狗冒死衝進來,自己只得與牠肉搏,另一條就無法分身去防,勢必兩條狗都會撲在自己身上,那不被大卸八塊才怪了。翊兒緊張了,正想著黑狗靠了近來,趕緊揮竿一刺,隨即掉頭又去打另一側的黃狗。這一打明白啦,現在的危險是以一敵二啊,要一對一勝算不就多了嘛,想到此來了主意,那就是拼著冒險也要先打跑一隻。
他想先將黑狗幹掉,黑狗吃過虧進攻沒黃狗凶。可翊兒想去打那黑狗,黑狗卻躲得遠遠的,夠都夠不著,於是又改變主意先打黃狗。
翊兒將竹槍對準黃狗的頭部舞起一道道圈圈,讓黃狗眼花繚亂,只得步步後退。黑狗見翊兒只顧對付黃狗,便慢慢向他側面靠攏過來。翊兒竹槍對著黃狗,斜眼瞅著黑狗偷襲的來路,突地雙眼放光,原來為救竹海慌亂中投出打黑狗一下的竹竿,正在黑狗的腳下橫著哩!這個機會豈能放過,翊一聲大吼、跨步向黃狗一刺,黃狗沒料到如此,一個滾翻就往後避,翊抓住空隙,轉身就將手中竹槍向黑狗張著的大嘴奮力擲去。這次黑狗沒那麼幸運啦,距離近看的准力道猛,竹槍直插狗嘴,只聽黑狗「咕嚕」了幾下,便仰面朝天在地上痛苦地滾了起來。翊兒顧不得黑狗的死活,因為他已經感到一股騷氣襲來,知道黃狗已趁機撲來了。迅急跨步撈起地上的另一支竹竿,回首便向身後一掃,竹竿「啪」一下就打在了黃狗撲起的身上,黃狗撲來的方向因此而被帶至翊兒側面,翊嚇出一身冷汗,只慶幸回掃及時沒被黃狗撲著。
現在翊兒和黃狗是一對一啦,只可惜是沒想到的一對一近身肉搏。那黃狗雖被打了一棒,卻不是要害,一撲落空馬上前腿一按,直立側身又向翊兒按來。黃狗舉起前爪一下子比翊兒還高,翊剛顧得從狗身旁移步立起,狗就已經排山倒海般壓了下來,急切中翊只來得及將竹竿端起胸前護身,轉眼就被黃狗壓在了地上。翊兒覺得恐怖和絕望了,雙手奮力向壓著的黃狗推去,不料一下推空,只聽黃狗在頭上「嗷」地一聲慘叫,然後拔腳就自己跑了。翊兒看著黃狗逃跑留下的一路血跡,才知自己臨機護身用的竹槍,被黃狗那一撲自己扎進了狗腹之中,自己算是僥倖揀回一命。
黑狗死了,黃狗跑了,無賴嚇的溜了。翊兒將跑來的冬梅和秋鳴一下抱住高興的叫道:「我們勝了,開心吧?沒把你們嚇壞吧?瞧,還掛著淚珠呢!」說著用袖子去擦冬梅的臉。「夏哥哥,我知道你一定會勝的。」「哦!為什麼?」「因為危急關頭哥哥總會想出辦法,不然我們就不能從半仙那兒逃出來啦!」眾人聽秋鳴這麼一說,又都笑了。「夏哥,真對不起啊沒能幫上你,我們那時都給嚇傻啦,那狗這麼大啊!從來沒見過。」馬隆紅著臉道。「就是,就是,太突然了,又要護兩個妹妹,又要防那惡狗,我都一時沒了主意,幸好夏哥臨危不慌,我們才逢凶化吉,夏哥,我服了你啦,你以後就作我們的頭吧。」重陽聽馬隆說了開來,趁勢也表白道。
「這大的狗我也沒見過呵,見竹海倒在了地上,只是想要救他,沒想卻同惡狗打了一仗。」「夏哥,謝謝你又救我一命。」「竹海,我才要謝你哩,不是你削好的竹竿,我怎麼能贏啊。」「夏哥,你打那兩隻狗,我看得膽戰心驚,你可得把打狗的功夫傳給我,下次我就會幫你一塊打啦。」馬隆道。「嘿!你們不知道,我是被逼急啦才想出的辦法。我舅舅只教我站樁,翻跟斗,一點本事也沒教,說我年紀小,只要打好基礎就行。」「夏哥謙虛,我看你把那竹竿揮舞起來有聲有色,一會東,一會西,攆得兩隻狗亂竄,就是拿你沒辦法,你呀,才真有幾分將軍的模樣,不像我們只能嘴裡說說。」重陽贊道。「這一仗打得不像打半仙那麼順,只因毫無準備,等紮營休息,我們不妨合起來練練,下次再遇上就不慌啦,對不對?」「好好好,我贊成,我贊成。」
從此三人一到晚上紮營,便拿著竹竿你來我往地研究著打狗的棒法。碰到集市中拉場賣藝的、搞雜耍賣葯的,那是場場必看,偷著學個一招兩式的。幾天後終於拼湊出八個動作,把每個動作還都取了個自我欣賞的名字。例如將竹棒快速左右拍打、前跨步逼敵後退,這是翊兒第一次面對兩狗時的做法,取名為『打草驚蛇』。跨步中路刺槍、虛式半迴環、棒從背身返擊,這是翊兒面對兩狗夾擊時的辦法,馬隆說是指東打西,重陽說是指前打后,最後取名『真真假假。』其它『窮追猛打』、『雷霆一擊』、『梅花飛舞』、『花芯吐信』、『翻天覆地』、『飛龍回首』都是如此而來。說起『梅花飛舞』,就是翊兒將棍棒在大黃狗臉前不停繞圈以攪亂黃狗視線的方法,翊兒說太簡單不算數,馬隆說那圈繞得牠心慌發怵,正是好辦法應算上一招,重陽也附和贊成,翊兒就依了他們,取名時,翊兒一眼看見站在旁邊的冬梅,就取了個『梅花飛舞』……。三人要為自己編的技藝取個響亮的名字,說了許多都不滿意,冬梅道:「我們村裡家家戶戶都要準備打狗棒,你們的技藝不也是打狗打出來的嗎?不如就叫打狗棒法吧,又好記又順口。」三人一聽有理,就把手拿的竹竿叫打狗棒,棒法稱著了打狗棒法。
一行人向北又走了幾天,包福提供的食品終於吃光了,更要命是好幾頓吃那野菜魚湯、烤野兔,一點鹽味也沒有,個個都食欲不振。翊兒同大家商量不再吃魚和兔啦,每個人都拿碗缽重展技藝討飯去吧。有道是蓋百家被福澤綿延,吃百家飯長壽平安嘛。這天大家來到一個小鎮,正逢趕集,這可是討食的好機會。於是確定了會合地點后便分散開來幹活。冬梅、秋鳴跟翊兒一路逛去,「啊,鹽!哥,那個雜貨鋪賣鹽!」翊兒順冬梅指的方向望去,可不,鹽口袋與干辣椒、鹹菜、大蒜、姜等在櫃檯下擺了一排,那雪白的鹽放在靠路口正顯眼。三人走近一看,插著的牌子寫著十個錢一斤,翊兒望著鹽吞了吞口水、嘆口氣:「太貴啦,我們可一枚錢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