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春夏秋冬》 寫在三國后的故事 (79) (長篇歷史演義武俠小說)

作者:九曰久  於 2015-12-24 12: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長篇歷史演義武俠小說|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關鍵詞:春夏秋冬, 歷史, 小說, 朝天門

第四天,禹和阿嬌出了洞,兩人除了獲得人們的祝福、還看見許多寨眾在搬家,一問,原來水面猛漲家宅將淹,人們不得不往山上遷移。禹新婚燕爾的面色一下黯淡起來,自己來治水,水沒治好卻一頭投入了兒女魚水之歡中,慚愧啊慚愧!

      阿嬌看見愛郎煩躁的神情當然明白其究里,當禹將自己治水的難題向阿嬌一一述來、詢問如何才能將此情通告天庭時,阿嬌心中七上八下面臨了痛苦的抉擇。

      我愛大禹,就因他是人間的英雄、佩服他以拯救民間疾苦為大任的豪氣。治水既是他的人生目標,作為妻子怎能不幫他呢,要將天門山為害之事通告天廷、只有自己才可做到呵。望著禹殷切盼助的目光,好罷,天下事民間疾苦為大,這婚前的誓言丈夫要做、妻子也要做。阿嬌將大禹帶回居住的山洞,拿出一隻寶盒輕按機關,只見盒中頓時豪光四射照亮全洞,內里一顆碩大晶瑩潔白的寶珠吐露出耀眼的光芒。這是我下降人世時母后給我的信物,是我有急事時與她聯絡的工具,因為只能使用一次,所以用前要慎重思考、舉行儀式,將心中所思所求默禱於天,寶珠感應了我們的真誠,就會飛上天庭將我們的要求與希望轉達。禹聽完心中的憂鬱頓消,高興地抱起阿嬌轉了好幾個圈才放下,謝謝自己美麗賢惠、善解人意的好妻子,並代天下遭受水患的成千上萬百姓表達敬愛之意,謝謝阿嬌將唯一的機會讓給了拯救民間疾苦的大事。禹即刻出洞傳檄巴蜀各地,明日彙集於巴州朝向天門之靈地、舉行盛大的祭天祈神儀式。

      禹與心愛的妻子阿嬌在洞中度過了他們新婚而甜蜜的第四天。阿嬌看著意氣風發的丈夫,內心卻翻江倒海,她沒敢說當那寶珠飛天後,自己便要被母後接回天庭與愛人永遠分離的命運,天機不可泄啊!

    按照東夷族的傳統習俗,祭天祈神儀式只能由男人主事,第五天阿嬌只得忍痛伴丈夫來到水邊,揮手送夫去那朝向天門山之翹岩靈地。看著漸遠的小船,阿嬌忍不住呼道:侯人兮猗!愛郎,我等著你啊!這可是神州大地有史可查流傳下來的第一首情歌。

      巴蜀中人聽說是為重開天門而作的盛典,這可是人們多少年的心願,於是萬船雲集,不但巴州上擠滿了人,兩邊水中也泊滿了各式舟船竹筏,翹岩兩邊水岸還插滿了寫有巴蜀各地地名的五彩龍牙旗及旗幡,旗后擺有祭案供來者燒香頂禮。一時間,只見蒸騰的煙霧徐徐上升,將巴州襯托得如仙似幻,真像一艘急於東行的航船。當然在翹岩最前沿那才是祭祀的中心,這是大禹祈神的地方。祭案上擺放著阿嬌那熠熠生輝的通天寶珠,一對紅燭高燒,寫有玉皇大帝、如來佛祖、太上老君的接引旗幡迎風飄揚。禹沐浴后披一身七星玄色罩衫,整冠束髮,儀態莊重虔誠,跪拜上天仙、佛、道三界神靈后,又行敬酒祈福儀式,然後拜讀祈神祭文,念畢將文稿置於通天紅燭中燒送上天。

      儀式進行了二十幾天,那祭案上的寶珠突然一聲呼嘯、白光一閃向天飛去,人們聞聲無不仰頭觀視,但見那寶珠越變越大,似球、似盤、又似碟,旋轉著、升騰著,慢慢又越變越小,最後消失在了西邊的天際。阿嬌的通天寶珠帶著大禹每日的祈禱和囑託報信去了,巴蜀水陸兩岸萬民不由齊聲歡呼!

      王母得到小女的信息,見說的全是下界因天門山堵塞水路、巴蜀大地變成一片水淹澤國、庶民苦不堪言、急盼天廷救助的奏報。王母娘娘想小女長大也知疼愛天下庶民了,當即轉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接報嚇了一跳,斥責太白金星道:你們日日巡查都說天下太平,天底下發生如此嚴重的災難,不是地上人君奏報,朕幾乎還被你們矇在鼓裡,可惡可惡,快快查出此天門山的來歷,找出補救之道報朕處置。太白金星挨訓,只得找來北斗七星、二十八宿,一起去翻閱成山的歷年經卷,終於在東南西北四天門修繕記中查到出處。

      太白金星向玉皇大帝奏道當年動工建築天庭四天門時,遺留了一對備用的天門,完工後因無處存放,被負責監工的巨靈神送下了天界,巨靈神在人間尋訪存放地時,見天府之國好大一個聚寶盆獨獨東邊缺了一個口子,於是想作好事,用這一對天門去將那缺口修補堵住。開初因投放有偏差,兩門還有一間隙可通水,水淹巴蜀的毛病未暴露出來。不料兩片天門在天上染了仙氣,在人間朝夕相處動了情,終於千枝萬藤連在了一起,是以造成今日水淹巴蜀之局面。難的是當日投下的兩片小小天門,在人間巨長成了兩座高大無比的山峰,再要移動是驚天動地難之又難了。此事事關天底下萬千庶民生計,故懇請大帝誠邀如來佛祖與太上老君共商此事善後。

      玉皇大帝登基以來還從未遇見這麼難的事,沒法,只好發帖邀佛祖與道祖率得力之士共赴巴州會商解決之道。

      禹和萬千巴蜀人民祭神祈禱儀式進行到七七四十九天時,終於一片祥雲伴隨著五彩霞光罩落巴州,上天仙、佛、道三界齊齊蒞臨,駐蹕巴州對岸的南山。當然事前太白金星遵旨託夢給大禹,告知天庭已接受眾生的祈願不日蒞臨,因移除天門山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為策安全,望將雲集巴州之舟船庶民儘速散去各安全之地暫避。

      然而世上總有膽大之人冒險留了下來,所以終得一窺天門山搬移的全貌而將情形傳說下來。因大禹祈神在巴州朝向天門的地方,大禹祈神成功自又成為巴蜀中人茶餘飯後引為驕傲的美談,人們就將此地稱作了巴州的吉祥地——朝天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9 15: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