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閑暇時光有什麼用

作者:晴天娃娃1  於 2016-2-18 14: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曾任美國副總統的亨利·威爾遜,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當他還在搖籃中牙牙學語的時候,貧窮就威脅到了他的生存。從10歲開始,小亨利就離開家,在外面當了學徒工。在這段長達11年的學徒生涯中,他每年只能接受一個月的學校教育。
  
  11年的艱辛工作之後,亨利終於得到了1頭牛和6隻綿羊作為報酬。他把它們換成了84個美元,然後精心算計著怎麼花銷,當然大部分他都用在了學習上。因此他成了學識豐富的人。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他是一個非常善於在「閑暇時光」里尋找學習機會的人,比如在21歲離開農場之前,他已經讀了上千本書。
  
  辭去學徒工工作后,亨利徒步到了100英里之外的馬薩諸塞州,在內蒂克市,他開始學習皮匠手藝。在此期間,他曾經風塵僕僕地走到過波士頓,參觀了邦克希爾紀念碑和其他歷史名勝,但整個旅行他只花費了1美元6美分。以這種方式度過自己21歲的生日後,亨利帶著一隊人馬進入了人跡罕至的大森林,在那裡採伐圓木。每天,他都會在天際第一抹曙光出現之前起床勞作,一直到星星出來時才休息。這樣夜以繼日地辛苦勞作了一個月後,亨利獲得了6美元的報酬。
  
  在那樣的窮途困境中,亨利從來不讓任何一個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悄悄溜走,他像抓住黃金一樣緊緊地抓住零星的時間,不讓哪怕一分一秒無所作為。他的朋友們說: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深刻理解閑暇時光的價值。
  
  又經過12年的努力,亨利到了政界,並很快脫穎而出進入國會。
  
  小故事大道理:機會的本質不是等待,而是在等待之中不斷進取。記住:真正懂得把握機會的人,即便在閑暇時光也是能夠發展自我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4: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