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一個姑娘,在北京讀民辦大學。到北京后,她就一直頗受表姐的照顧,表姐隔三岔五就會喊她一起吃飯,還經常帶她出入高檔消費場合,把自己不穿的名牌衣服都送給了她。時長日久,姑娘就融進了表姐的圈子,認為那才是正常的生活。
姑娘的表姐是一位富商的情婦,住在亦庄的別墅區,平日里香車華服,過得十分舒適,交往的也都是同自己身份差不多的女子,還有外表光鮮的野模,或是四 五線的小明星。姑娘常常跟著表姐泡吧、搓麻將,漸漸學會了喝酒玩骰子。北京對她來說,就是酒吧里的五光十色、度假村的溫泉和鬧哄哄的麻將桌。姑娘就安心地 待在表姐的圈子裡吃喝玩樂,羨慕著表姐和她的閨蜜們的生活,盼望自己哪天也遇見一個有錢人。在這個二十歲姑娘的心目中,家境不夠好的女孩只有兩條出路,要 么就嫁個有錢人,要麼就傍個有錢人,否則日子簡直沒辦法過下去。
另一個姑娘,也是北漂,曾在我供職的公司做過前台,每月拿兩千多塊的薪水,和老鄉一起租住地下室。工作之餘,姑娘最喜歡去動物園的服裝批發市場淘廉 價衣,再就是窩在出租屋裡用二手筆記本看電影。在這樣的生活里,姑娘變得很悲觀,總是抱怨北漂的日子看不到未來。有一次跟姑娘閑聊,我建議她學點東西提升 一下自己,好為以後的升職做準備。聽了我的建議,姑娘特別感激,她告訴我,自己平時和老鄉們待在一起,大家經常用家鄉話聊天,討論最多的就是老家的事,再 就是哪兒能買到便宜衣服,從來沒人跟她講過該如何提升自己。
兩位姑娘的經歷讓我十分感慨,也開始檢討自己的生活圈子。因為我發現,有時候圈子真的很重要,它能決定你的生活態度與人生方向。有一陣子,我感覺特別忙亂,做事很沒效率。經過觀察我發現,原來那陣子自己交往的都是「窮忙族」,人人喜歡熬夜拖沓刷微博,卻把要事都擱在了最後;還有段時間,我迫切地想要買房子,但那時我並不具備買房的經濟實力。後來我才知道,自己的這種心態來自於圈子裡的群體壓力,因為圈子裡的每個人都在強調購房的重要性,潛移默化中我 也受到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