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誰來加厚信息時代的文化土層?

作者:春飛野  於 2015-8-15 15: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一曲江湖|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主流文化的建設者不必過分沉溺文化鄉愁、傷感於「吾道衰也」,也不能以和大眾文化劃清界限來標榜自我,而應為整個社會的文化水位劃定警戒線,並擔任守護者

  新技術當真是最偉大的「改變者」。如果以山峰為喻,從山腳的村歌社鼓,到山巔的陽春白雪,不同層次、不同人群、不同類型文化構成的群落,拼貼出文化中國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時代的到來,為文化的層巒疊嶂架起了高速索道,不必費力攀爬,便可悠遊其間、覽盡風光。

  打開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個完整的文化微縮景觀: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懷黨」;既有痛心質問「傳統文化怎麼了」,也有娓娓道來「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國」;既能看到古典樂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種「非主流」、「腦殘體」……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價值偏好和審美趣味,他們是文化景觀的觀看者,也是文化風尚的製造者。

  然而,新技術的生死時速,是否也會縱容「所見即所得」的膚淺,帶來「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亂象?已經有人痛心於文化空氣的日益稀薄,甚至認為中國正在進入文化上的「小時代」。圖書館修得越來越好,好書和讀書人卻越來越少;實體書店和報刊亭逐漸凋零,城市正在失去文化之肺;地鐵上的「低頭一族」,看的不是書報而是手機……商業和消費主義沖刷之下的大眾審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裸露出乾涸的河底。難怪有人疾呼,從電腦和手機中拯救我們的閱讀吧!甚至有人說,拔掉網線,關閉手機,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實上,翻閱近幾個世紀的文化史,幾乎每一次技術手段的升級,都會引起人們的文化焦慮。尼采曾對報紙的出現怒不可遏,認為這意味著忙亂、廉價的「短暫之物」取代了「永恆之物」。海德格爾以哲人姿態發問:技術化的時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還有精神家園?美國學者羅斯扎克更是一針見血:相比在黃昏時分去附近的咖啡館,網路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嗎?

  這樣的感嘆固然有其價值,但放寬視野卻會發現,從印刷術的普及,到聲光電的傳播,再到信息技術的興起,任何一次傳媒工具的重大變革,都會帶來文化話語權的轉移。新中國「17年文學時期」全國僅發表長篇小說200部左右,誰又能想到如今某一文學網站號稱有123萬個作者,其中很多以每天1萬至3萬字的速度寫作?正是報紙、影像、網路等技術手段的普及,讓人類的文化空間拓展了而不是枯萎了,讓知識和文化更能服務大眾而不是被一小群精英所壟斷。      

  哲人的憂思,倒是從另一個角度給出了歷史的慣例:越是缺少文化話語權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擁抱新的文化場;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話語權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們的網際網路,微博是近6億網友鼎力支撐的輿論廣場、微信是無數中產白領激情互動的文化領地。有人做過統計,在當代中國,活躍在網上的知識分子只是知識界的表層,更龐大的群體基本不在網上發聲,比例甚至低於領導幹部。在抱怨新技術讓信息碎片化、文化表淺化的同時,誰願用理性的思維、專業的智識、人文的情懷,主動涵養席捲天下的網路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遠流長,乃是取決於「最低水位」,誰來為時代的文化河床築土培基,加厚信息時代的文化土層?

  正如學者所說,當代中國正在「共時性」地經歷著傳統、現代與後現代。對於有數千年文化的中國來說,信息化和技術時代帶給我們的衝擊更為猛烈,產生的問題也更加複雜。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反映在文化領域,將使我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註定要面對傳統與現代並存、高雅與「低俗」共舞的現象。對大眾審美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主流文化的建設者固然不必過分沉溺文化鄉愁、傷感於「吾道衰也」,也不能閉關自守、以和大眾文化劃清界限來標榜自我,但更應該防止文化上的劣幣驅逐良幣,為整個社會的文化水位劃定警戒線,並擔任守護者。「士志於道」曾經是中國文化和中國文人的光輝傳統,一代代士人無不「以天下風教是非為己任」,為時代的文化河床築土培基,理應是當代文化人的歷史使命。

  古人云,「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不論時代如何變遷,技術條件如何升級,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懷不會改變。我們要做的,就是以更積極的態度、包容的氣度、淵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時代的文化土層。通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終走向「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4:17

返回頂部